第五十三章《迈尔斯教授讲世界历史:希腊史》(2)
138.科林斯大会的最终决定在地米斯托克利的激励下,参加科林斯大会的各城邦决定同仇敌忾,决定抵抗外邦人的入侵。他们认为希腊联盟中的各邦国应该摒弃前仇,团结起来,仇怨实在解不开,那就等到大战之后解决。除非军力薄弱,向波斯人投降,否则战利品的1/10都要献给德尔斐的阿波罗神殿。
会议决定由斯巴达指挥联盟军队的陆军和海军,雅典本想坚持争夺指挥联盟国家海军的权力,但是出于爱国和维系各邦稳定之心,最后决定放弃。
最后讨论的一个问题是,究竟在何处率先给予侵略者一击。联盟决定在坦佩谷集中一支精兵,以阻遏波斯军队的前进。他们的这个决定受到在科林斯的塞萨利信使的影响——因为塞萨利人总体上是反对阿雷乌阿斯诸王公的(第126条)——他要求同盟军在奥林波斯山的峡谷地带掩护塞萨利,并且保证塞萨利人会全力投入到希腊人的共同事业中来;但他们也警告联盟,如果他们不同心勠力抵抗侵略者,他们就会因为自保而与波斯帝国联手。
139.在坦佩谷与温泉关的希腊驻军联盟向坦佩谷派遣了1万名重装步兵,雅典的分遣队由地米斯托克利率领。塞萨利履行他们承诺,派遣了大量骑兵加入进来。希腊军队刚刚在坦佩谷的峡谷地带驻扎,就传来说波斯帝国打算通过远处的内陆地区进入塞萨利的情报,从马其顿直攀奥林波斯山。因为波斯属国马其顿驻守在北边同样的关口,使得希腊人扼守第二个关口已经变得不太现实。因此联盟放弃了守卫坦佩谷的计划,坐船回到科林斯。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薛西斯到达此处时,发现谷口大开,也没有遇到任何防御力量(第32条)。
不幸的是,波斯人的兵锋没有在希腊北部边境的关隘受到阻拦,而那时塞萨利的力量正掌握在爱国一派的手中,现在整个塞萨利地区的兵力都在壮大侵略军中的希腊部队。希腊似乎注定要经历这些不幸的遭遇,以及城邦和党派自私的行为,进而让自己成为外邦人奴役的工具。
军队从坦佩谷撤离之后,整个希腊北部地区都直接暴露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科林斯随即决定,军队驻守温泉关(passofthermopylae),并在此地准备对波斯军队发动一次反攻。作为温泉关守军的掩护,会议还决定联盟的舰队应该驻守在埃维厄岛的北部,因为这里可以控扼小岛与大陆之间狭窄的海峡通道。科林斯会议上的这些决定,在收到波斯军队已经抵达奥林波斯山的北麓的情报后,立即被执行。
140.波斯陆军进抵温泉关,海军舰队驶抵阿提密西安波斯军队从塞尔马继续向前推进,攀上奥林波斯山,顺着一条穿过覆盖山顶的森林,横穿塞萨利,最终在马利亚平原(malianplains)驻扎,恰好就在希腊驻扎的温泉关的前方。波斯人的这次进军总算没有遇到什么波折。
在波斯舰队主力从塞尔马启航前,10艘轻快的桨帆船被派遣到距离海岸一百英里处探路。在塞披亚斯岬附近,波斯船只遭遇了3只希腊守卫舰。有两只守卫舰连同船上的人员不幸被俘。第一个被俘虏的希腊人被带到舰首,那恰巧是一个俊美异常的男人,被杀死祭神。这似乎来自于波斯人把抓到的第一个俘虏杀死作为牺牲的传统。
西阿苏斯(sciathus)的哨兵点燃了烽火,通知停泊在阿提密西安的希腊船只已经发生的事情。情报传到舰队的恐惧让希腊人赶紧扬帆起航,从埃维厄海峡撤退到哈尔基斯,他们想着此处海峡极其狭窄,波斯舰队船只数量太多难以通过,他们的优势难以发挥。
紧跟10只先锋舰之后,波斯所有的三层桨战船组成的舰队全部开往马格尼西亚(magnesia)的塞披亚斯岬,一天就驶出了130海里。(37)现在舰队距离海岸仅咫尺之遥,近陆的船只系在海岸边上,剩下的在锚处摇摆。但是,就在此处,波斯的所有的船只突然间遭到了风暴的侵袭,三天三夜之后,风暴才最终平息。最靠近海岸的船只因为有缆绳的保护而得以保全,但是离得较远的船只都被礁石撞成碎片。400艘三层桨战船损失掉了,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商船和船员因此消失。
波斯人的大灾难极大地振奋了希腊人的士气,他们坚信这是诸神的旨意,是诸神在保护他们。这给予他们极大的勇气,哈尔基斯的希腊船只又重新扬帆起航,返回到阿提密西安;在风暴中幸存下来的波斯战船只能停在马格尼西亚南部风平浪静的帕加塞湾休养。
现在,希腊与波斯水陆军终于要面对面地交锋了。波斯舰队尝试穿过阿提密西安海峡,而波斯陆军努力清除温泉关的希腊守军。双方的大战即将在温泉关拉开帷幕。
141.温泉关战役(前480)
温泉关见证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时刻,它的名字因与忠诚爱国与严明的军纪联系在一起而名垂青史。当时,那是一个狭窄的堤道——在随后的千百年里,河流的沉积物让这个地方大为改变——一边是险峻的山峰,另一边是海洋和沼泽地,中间的道路不能让两辆车并排通过。山脚下有很多温泉,关口因此而得名。
根据在科林斯大会(corinthiancongress)上的决定,希腊人要在此处率先给波斯军队一击。斯巴达王列奥尼达(leonidas)带着300斯巴达战士与主要来自阿卡迪亚、科林斯、特斯匹伊(thespiae)和底比斯的6000联盟军队扼守关口。(38)斯巴达的300名战士是前些年国王列奥尼达亲自挑选出来的护卫,他们每个人家中都有一个儿子,因此,即使在战斗中发生意外,也不用担心自己绝后。列奥尼达采取的防范措施——斯巴达王的护卫队基本上都是由身强体壮的年轻人组成——我们因此而判断,当他率领这支军队从斯巴达出发时,已经意识到自己怀着的是一种绝望的希望。
驻扎在关口的底比斯人其实心里并不乐意。他们因为对雅典心存敌意,所以倾向于与波斯交好;但是,当列奥尼达想考验他们对希腊事业的忠诚,命令他们在温泉关同希腊各邦联合御敌时,他们也不敢不从。
总体而言,这并非一支遏制波斯进军的主力部队;当时恰逢全体希腊人都在准备奥林匹克运动会,尤其是斯巴达人,都在为纪念阿波罗神的盛大节日仪式做准备。在大军压境之际,希腊人不是推迟举办这些活动,而是让这少数的兵力孤立无援地在温泉关抵御波斯军队直至节日过完。希腊人的行为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对宗教的虔诚以及对举办神圣节日和仪式的专注。
但是,在温泉关的希腊人现在出现了分歧。伯罗奔尼撒人建议撤退到科林斯地峡进行防守,但是福基斯人和洛克里斯人坚持守住温泉关。如果采纳伯罗奔尼撒人的建议,就意味着整个希腊中部会像希腊北部一样被拱手让给侵略者。最后,列奥尼达决定所有的人坚守温泉关,他们不仅仅是为伯罗奔尼撒人战斗,更要为温泉关以南的所有希腊人战斗。
没有舰队的配合,薛西斯只能从正面仰攻关上的希腊人。(39)在发动进攻前,薛西斯还要求希腊人放下武器,立即投降。列奥尼达轻蔑地回答道:“来吧,我等着你!”他的士兵们也像他一样坚定。战役开始前,某个想吓唬关上守军的人对一个斯巴达战士说,波斯弓箭手射出的密集箭雨“能遮住太阳”,这个斯巴达战士听后,平静地答道,“那正好我们可以在阴凉地里杀个痛快”。
连续两天被军官鞭笞着前进的波斯战士都一直在尝试突破关口,但是屡战屡败,就算波斯大王1万最精锐的不死军顶上去无可奈何。薛西斯指望他们速战速决,但是这支著名的卫队从斯巴达前线上如潮水撞到山崖一般退却。
但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希腊人却上演了一曲叛国大戏,这个人的名字叫埃彼阿提斯(ephialtes),又称“希腊的犹大”,他让防守隘口的战士们的英勇搏斗变成了徒劳。在列奥尼达侧翼的山上有一条贯通的小路,通过这条小路,一支军队可以被带至希腊人的后方。小路经过山顶的地方由福基斯人把守。埃彼阿提斯向薛西斯指出了这条小路,并在他的指引下,波斯总督海达尔尼斯(hydarnes)率领一支波斯军队悄悄地来到福基斯把守的地方。当福基斯士兵觉察到敌人靠近时,立即撤退了一段很短的距离,准备寻找有利的位置作战。但是这一行动也让这条小路向波斯人敞开,他们一边不停地试图驱赶希腊人,一边匆忙地直奔目标。
当列奥尼达得到波斯人从他们身后的山上下来的消息后,大吃一惊。他意识到隘口再也守不住了。他的盟军,除了底比斯人,都获准在抓住有利机会下撤退至安全的地方。列奥尼达与他的300名同伴,却毫无退意。誓死守卫隘口,是斯巴达的荣誉及法律赋予他们的使命。此时,列奥尼达还在考虑另一件事。不久之前,德尔斐的皮提亚曾给斯巴达人一条神谕,要么斯巴达,要么她的国王,两者的其中之一要在波斯人手中毁灭。列奥尼达想到了雅典的国王科德鲁斯(第77条),决定用自己的一死来换取整个城邦的安全。
第二天,他们被庞大的波斯军队包围,斯巴达勇士以令人绝望的英勇拼死一搏,但最终众寡悬殊,他们战至最后一人。自愿留下的700名特斯匹伊人也全部牺牲。被列奥尼达斯强迫留下的底比斯人,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在其同胞与波斯人酣战时,他们全体投向了波斯人。尽管薛西斯饶了他们的性命,身上却被薛西斯烙了波斯大王所属物的印记。
按照亚洲战争的习俗,列奥尼达的尸体被严重毁坏,他的头颅被砍下来,躯干钉在十字架上暴尸。
142.战争的纪念与枝节
温泉关一战在随后千百年的希腊历史上一直激荡回响。当斯巴达王列奥尼达和他的勇士们倒下的那一刻,他们的功绩便注定会光耀千秋。他们是希腊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是整个希腊的荣耀。为了纪念这场战争,人们在昔日的战场上竖立了纪念碑让后世景仰,喀俄斯岛的抒情诗人西蒙尼德斯创作的赞美碑文和墓志铭简要地讲述了他们战斗的故事。其中一条铭文是纪念所有参战的伯罗奔尼撒人的,它“可原谅的夸张”告诉人们“这里的4000人是怎样抵挡3万万人的”;另一条是专门纪念牺牲的斯巴达勇士的,它写道:“异乡人,你若到斯巴达。请转告那里的公民: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誓言!”(40)关于阿里斯托德穆斯——300个参战的斯巴达勇士的两个幸存者之一——的故事,可以让我们了解埃夫罗塔斯河畔的军国主义国家其内部生活是怎样的。这个人和他的一个叫作欧律托斯(eurytus)的同伴在希腊营地的最后一天的关键时刻因为害眼病而没有参加战争。欧律托斯知道他们现在处在这样一个境地都是因为叛徒埃彼阿提斯的告密,他吩咐自己的奴隶为他披上铠甲,然后引他到战场上去,与他的同伴们慷慨赴死。但是阿里斯托德穆斯没有这么大的勇气,他没有上阵杀敌。当他回到斯巴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理睬他;人们管他叫作懦夫,斥责他在战争中的行为。一年之后,在普拉提亚战役中,他不顾一切地暴露自己,通过壮烈一死洗刷掉了自己身上的耻辱。
从这场战役中幸存下来的另一个士兵的命运,也让我们看到斯巴达人对于战争和士兵的态度。一个叫作潘提铁斯(pantites)的士兵本身没有任何过错,因为得列奥尼达的命令外出办事而免于牺牲。但是,当他回到斯巴达的时候,生活已经变得令人无法忍受,最终上吊自杀。(41)143.阿提密西安海战(前480年)当列奥尼达和他的勇士们温泉关英勇地战至最后一刻的时候,希腊联盟的海军舰队也同样英勇地在阿提密西安阻遏庞大的波斯海军进入埃维厄海峡。希腊海军在此地集结了400多艘战船,其中雅典的战船就有200艘,第一天战斗后调来的后备战船也计算在内。(42)雅典的一部分战船上配备的人员是他忠实的盟友普拉提亚人——她没有自己的海军。军舰上承载的士兵有6000人左右,每只战船负载约200人。尽管斯巴达仅派出了10艘战船,但是舰队的总指挥还是由斯巴达人欧里利拜德斯(eurybiades)担任,因为希腊联盟拒绝雅典的领导。这也表现出了较小的海上城邦对最近崛起的海上强国雅典是多么的嫉妒,同时也说明了斯巴达作为希腊人的天然领导者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即使不久前波斯舰队遭受了一场巨大的灾难(第140条),这给了希腊人新的希望和勇气,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仍然对与一个实力比自己强大许多的对手作战感到恐惧。埃维厄人害怕这些怯懦的论调会动摇军心,就去找斯巴达指挥官欧里利拜德斯,请求他让舰队在埃维厄岛的前面停留几天,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把自己的家人和财产转移到波斯人够不着的地方。
但是,埃维厄人的请求没有得到欧里利拜德斯的回应,他们只好前去找地米斯托克利。通过30塔兰同的贿赂,他们得到了希腊应该在阿提密西安作战,且不要把埃维厄岛变为异邦人的战利品的保证。地米斯托克用了他从埃维厄人得来的贿赂的一部分,贿赂了欧里利拜德斯和科林斯舰队的指挥官,从而兑现了他的承诺。地米斯托克利随后把军舰带到阿提密西安,在这里做好了迎战波斯舰队的准备。
波斯舰队的指挥官们仗着自己的舰船在数量上占优势,就想着派遣一支分舰队绕着埃维厄岛进入埃夫里普海峡(euripus),截断希腊的退路,进而一举歼灭所有的希腊舰队。有200艘战船被派去执行这个任务,但在绕埃维厄岛行进的途中全部搁浅,又被一场激烈的暴风雨所摧毁。与此同时,一个波斯的逃兵告诉希腊人波斯人想要一举全歼希腊舰队并派遣分舰队削弱希腊舰队的计划。希腊人下定决心进攻,至少要检验一下自己的战斗力及掌控战船的技巧。随着夜幕降临,两军暂时放弃交战,胜负未分。
第二天,来自雅典的海军援兵大大鼓舞了希腊人的士气,他们还带来了波斯的分舰队在埃维厄岛附近遭到风暴袭击的消息,虽然如此,胜负之数,仍难预料。第三天,波斯舰队率先发动攻击,他们摆成新月形的阵式,想要包围希腊舰队。然而在两天的交战中,双方的舰队都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损毁,谁都没能取得决定性的优势。然而,当天晚上,曾在温泉关附近的哨所履职的哨兵乘坐快船到来,告知阿提密西安的希腊舰队列奥尼达已经战死,温泉关已经被攻陷。再在这片水域逗留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希腊海军决定在敌军之前撤离,回到海峡。
这次撤离由科林斯舰队打头阵,雅典断后。在海军依次穿过海峡时,地米斯托克利在一处风景秀丽处靠岸,然后让跟随他的人在石头上刻上字,他希望那些在波斯舰队效力的希腊人能够看到。铭文的大意是劝告这些希腊人不要与自己的同胞为敌,但是如果他们因为恐惧而不得不这样做,那就“倒着打”。虽然这些铭文不能让伊奥尼亚人脱离波斯舰队,但是他认为至少会让薛西斯感到不那么舒服,对他的那些希腊附属国产生戒备之心,从而在将来的战争中就不重用他们。(43)穿过埃夫里普海峡之后,整个希腊的海军力量都环绕在苏尼海角,应雅典人的请求,停靠在雅典附近的萨拉米斯海湾(gulfofsalamis),等待着事态的发展。
144.波斯试图劫掠德尔斐神庙
在希腊人从阿提密西安撤军不久,薛西斯的海军和陆军都开始逼向雅典。随着波斯军队朝着福基斯进发,城邦的居民们纷纷在周围山区或是科林斯海湾附近的洛克里斯(locris)城镇附近寻求安身之地。村庄和神庙被抛弃,随后被异邦人放火烧毁,而这都是在与福基斯人有世仇的塞萨利人的教唆下完成的。
靠近德尔斐的时候,薛西斯派遣了一支精锐的分遣队来搜掠财宝,因为关于此处阿波罗神庙中存储珍宝的精彩描述打动了他;然而他自己却和主力部队继续朝着阿提卡进发。异邦人逼近神殿的消息传来,在神殿的守护者中引起了骚动。人们不知道该如何来保护这些神圣的宝物,他们只好去请求神谕的指导,阿波罗通过神谕说他会照顾好自己的。现在德尔斐人不担心宝物的问题了,却要为自己与家人寻找安全的处所。他们渡过科林斯湾,把自己的妻儿送到伯罗奔尼撒半岛;然后再把自家的财物藏到附近的洞穴里;这之后,大多数男人都去德尔斐后面的山中寻找避难所。根据阿波罗的预言,一个名叫阿瑟瑞托斯(aceratus)的人和60名其他的人留在这座城市内。
希罗多德断言,当时出现的一个预兆,让留下来的人相信,阿波罗将要兑现自己的承诺了。一直挂在神殿最深处的神圣盔甲竟然自己走到了神庙的前面,似乎是阿波罗神在指挥它前去杀敌。据说随后出现了一件更神奇的事情,当异邦人靠近德尔斐的时候,忽然一个雷暴在他们头顶炸响,大块岩石忽然从帕纳塞斯山上滚落下来,直接向他们碾去,从他们队列之间犁出了宽阔的大沟;看不见的大量人马的战斗声从附近的雅典娜神庙中传来。异邦人被这些异象吓坏了,转身逃走了。当地百姓认为这是阿波罗神在为他们战斗,开始变得胆大起来,纷纷从他们的藏身之处跑了出来,前去追击逃跑的异邦人,杀伤甚众。在追杀敌军的时候,看不见的力量帮助了德尔斐人,那些侥幸逃脱的波斯人说他们被两个巨大的武士追赶,在他们奔逃的时候,成列地消灭他们。德尔斐人坚信这两位幽灵武士就是他们前代的英雄,为了表示敬意,德尔斐人为它们建造了圣祠。(44)神灵保护神庙的传说后来在希腊人之间广为流传,而且大多数人坚信这就是事实。(45)第十三章薛西斯入侵希腊:萨拉米斯(前480)145.雅典被雅典人放弃上章我们已经讲到,波斯的分遣队前往劫掠德尔斐神庙遇到一些异象,那时的波斯主力部队继续通过维奥蒂亚。在这里,所有的维奥蒂亚人都加入波斯大军(46),他们在这之前就已经许可马其顿在他们的城镇驻军,又千方百计地表现自己为波斯帝国效劳的意愿。
雅典人希望联盟军队可以在维奥蒂亚与波斯一战,但是这一提议最终不了了之;而伯罗奔尼撒人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家园,他们开始筑造一条横穿科林斯海峡的长墙以抵御波斯人的进攻,在疯狂恐惧的驱使下,他们日夜不停地在工地上劳作。阿提卡即将被抛弃给外邦人。
雅典人对这一做法颇为不满。他们已经抢在危机之前去德尔斐请求神谕的支持。(47)使者得到的第一个回复异常地令人沮丧,神谕指示说雅典会被外邦人占领。他们不愿意带着这样一个坏消息回到祖国,便手拿橄榄枝,在阿波罗神前哀求,祈求给他们一个好一点的消息:雅典娜没能缓和奥林匹斯主神的怒火,即使她经常向他祈求,并给予他良好的建议。
我再一次用坚定得不能再坚定的言语告诉你。
当仇敌无论怎样触动刻克洛普斯的界限,所有人都待在神圣的西塞隆山避难所里面,深谋远虑的宙斯将此作为雅典娜祈求的补偿;木墙会继续保护你们和你们子孙的安全。
要偃旗息鼓,人马静待。
但是你们要背对敌人,随后撤退。
然而你会在战斗中遇到他,这一天总会到来。
神圣的萨拉米斯啊,
当男人们散播种子,或者你得到大丰收的时候,女人们的子孙将要毁灭。(48)使者带着这条神谕回到雅典,马上引起了人们对神谕含义的大讨论。大家对“木墙”的寓意有不同的解读。一些人认为德尔斐的女祭司是在指点雅典人去山林中寻求庇护;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们应该保卫雅典卫城,在很早的时候它是被栅栏围绕的;还有一些人认为神谕是在暗示他们要在船中作战——很明显战船就是“木墙”。
但是如果“木墙”真的指的是船舰,那么,“神圣的萨拉米斯啊……女人们的子孙将要毁灭”又是什么意思?它似乎在预示着灾难。地米斯托克利认为“木墙”就是指雅典战船,至于“神圣的萨拉米斯”这条短语的意思,如果说神要降祸于雅典人,那应该说“不幸的萨拉米斯”了。很明显,神谕说的是波斯将会大祸临头,而不是雅典。(49)大多数雅典人同意地米斯托克利的解读,他帮助他们在关键时刻制定了新的行动方案。首先,老人、女人、孩子和奴隶都被安置在不同的安全的地方——埃伊纳岛、萨拉米斯和特罗曾(troezen)。特罗曾在希腊争取自由的这场战争始终展现出了高贵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她接受了大部分无家可归的难民,像自己的同胞一样照顾他们,甚至为这些人的孩子提供上学的费用,还允许他们可以随意采摘所看到的水果。(50)这是一场匆忙的逃亡,因为一个异象警告过他们情况紧急,万万不能浪费时间。生活于雅典卫城的城市守护神已经抛弃了这座城市。因为按照女祭司所说,虽然食物已经供奉在祭台,但是没有任何神灵来享用。希腊人认为诸神的离去预示着危险即将到来,雅典人要赶紧离开注定毁灭的家园。(51)男人把妻儿老小安置在安全的地方后,都涌进战船,然后加入到停泊在萨拉米斯的联盟舰队之中。阿提卡地区的所有村庄、农场,连同他们的首都,都被抛弃给外邦人。
146.波斯人火烧雅典城
雅典人并没有因为举家迁移而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不久,一位使者带来消息说异邦人已经在他们通往维奥蒂亚的路上烧毁了特斯匹伊和普拉提亚的城邑。因为底比斯人对薛西斯说,这个地方的公民曾与他作对。波斯人蹂躏了阿提卡大片的田野。
这个消息被证明是真的。经过跨过赫勒斯滂浮桥后的4个月的行军,薛西斯终于带着父亲10年前怒火来到了雅典,因为雅典人通过援助波斯叛乱的臣民以及把波斯使者扔进地坑里羞辱了他的父亲。但是他发现,除了卫城的寥寥数人,整座城市都已被抛弃了。这里有几处避难所,是用木桩和木板围起的栅栏,以此表明神谕中所说的“木墙”就是指雅典卫城而不是舰队。这里已经被波斯人包围,这些人还想顽强地保卫这个地方。他们仅仅是在和命运抗争。整个阿提卡都要作为战利品落入外邦人的手中的这条神谕必须要实现。堡垒很快被波斯攻陷,所有的守卫者都被消灭。雅典娜神庙和高地的建筑都被付之一炬,萨迪斯被烧之仇算是报了。当薛西斯派遣的使者把雅典城被烧的消息带到苏萨城,城里波斯人的愉悦难以形容。(52)147.希腊的将军们在萨拉米斯召开会议当波斯人大肆蹂躏阿提卡、火烧雅典城的时候,以希腊爱国一派为中心的舰队正停泊在萨拉米斯岛前。曾在阿提密西安激战过的希腊舰队,现在因大陆及各岛屿城市的54艘战船的加入,实力进一步增强。此时,联盟舰队战船的数量共接近400艘,大部分是三层桨战船。
当时希腊联军的海军总指挥仍然是斯巴达的欧里利拜德斯,当海军集合完毕后,他把所有的希腊将军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会,商议御敌之策。和以前一样,各方的意见很难统一,尤其是伯罗奔尼撒人想要撤退到伯罗奔尼撒半岛,依靠地峡的天然优势来抵御波斯,万一战况不利,他们还可以通过陆地撤回;如果萨拉米斯作战,一旦失败,他们马上就会沦为阶下囚。(53)大多数人都投票赞成在地峡一战。地米斯托克利为这个决定感到悲哀,他回到自己的船上。在船上,他遇到了自己的老师及好友尼西菲卢斯(mnesiphilus),那是一个思路清晰的爱国者。在听到会议的决定后,尼西菲卢斯建议地米斯托克利直接去找欧里利拜德斯,告诉他一旦军队离开萨拉米斯,他们在陆地也不会有任何退路,告诉他一定要尽力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把舰队留在这个地方,为希腊人的共同事业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