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番外之经年二三事(二) - 浮世清欢 - 小醋包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浮世清欢 >

第三十二章:番外之经年二三事(二)

第三十二章:番外之经年二三事(二)

孟飞一回身就见这两少爷都撅着屁股朝里面看呢,他心里骂了一句,急慌慌的拉着这两小少爷坐进了船舱里边,那几个小子笑的很是隐晦,连忙划桨将船头调转了过去。

看了这么一出,李舒衡也没心思去河中湿地了,心里一直挂念着他哥床底下的那本图画书,他咬着手指,费尽脑汁的想这两个男人怎么还能这样,若是能的话,那么他跟攸宁……

想到这儿,李二少爷的脸色登时就变了个色儿,也不敢看身边这人了,浑身就跟被火烧了似的。

方攸宁趴在船边上,把手放进了水里划着玩儿,六子一脸紧张的坐在方攸宁身边,两眼紧紧的盯着水底下,唯恐打里面伸出一个水鬼爪子把少爷给拽下去。

孟飞头上顶着荷叶,没一会浑身就被汗浸湿了,他伸手撩起了身上的汗衫露出了结实的上身,小麦色的上身跟一张略黑的脸就跟不是一个人似的,他伸手放在眼上看了看远处,回身对这两小少爷笑道:“马上就到岸边了,两位少爷再忍耐一会。”

李二少爷看这孟飞越看越顺眼,李舒衡打小就是个喜美厌丑的,他瞧六子这小子虽然不顺眼,但六子这模样他是没话说的,他府里的家仆虽说不上丑但都没能入了他的眼,这孟飞虽然一看就不是安分的主儿,但起码瞅着顺眼。

李舒衡当即就开口问了句,“姓孟的,你愿意跟我回府吗?”

孟飞拿着一个莲蓬在手里把玩,听这小少爷一问,手一抖,这莲蓬就掉进了水里,他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儿把方攸宁给逗笑了。

“二少爷,这可使不得,我娘可就我这一个儿子,我要是跟你走了,她不得心疼死。”孟飞笑嘻嘻的回他。

李舒衡轻哼一声,也不再问了。

没一会几人就到了岸边,那三个拉车正在大树下仰面睡着呢,李舒衡上前就把三人给叫醒了,临走,李舒衡从荷包里掏出了一块系着红绳的玉,随手就扔给了孟飞。

“这玉是旁人送的,小爷我不稀的戴,就赏给你了,要是喜欢就留着,不喜欢就拿去当了,若是当可别被人骗了,这玉能买一座宅子,你可记住了。”

孟飞一听,捧着玉的手都颤了,他当即就跪了下来,对李舒衡磕了三个头,“谢谢二少爷了。”

李舒衡看他跪在地上,又看六子站在方攸宁身后不卑不亢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抿着嘴一句话也没说,转过身就上了黄包车。

再说这边,方婉晴在府里已经急的坐不住了,派了人去李家问,都说攸宁没去,他们家二少爷也是一早就出门了,现在还没回来呢。

“小姐,您别急了,我已经让人在城里各处找了,少爷也不小了,自然有分寸,您就别急了。”刘石站在她跟前好生劝着。

方婉晴两手握在一起,锦帕被她绞在手里,她两眼中尽是焦急,顾自说道:“听阿远说,近日城中不太平,那山上的土匪又时常下来,我千叮咛万嘱咐,攸宁这孩子怎么就不听呢,唉……这万一要是被那匪给绑了去,我这……我这可怎么活啊。”这说着说着,一双美目上就蒙上了一层水雾。

刘石笑了,宽慰她,“小姐,您忘了,咱家少爷的干爷爷,封老爷,他儿子不就是匪么,就是东山上的那个,这要是按辈分算起来,咱们两家还算是有亲戚呢。”

经刘石这么一说,方婉晴也有了印象,“你说的是那个小子吧,长的可精神了,前些年给封老爷拜寿的时候我见过一次,这都多少年了,这会儿一准都长成大孩子了,要说有关系,咱家攸宁还得叫他一声叔叔呢。”

刘石在一边笑的两眼都眯起来了,连声应道:“可不是么,这以后要是有机会,就让封老爷找个机会,让这叔侄儿两见一见,也好联络联络感情不是。”

方攸宁和李舒衡这一进程就被自家的家仆给围住了,李舒衡被管家给一路“押回”了家里,方攸宁则是被一群家仆哄着劝着朝家里去了,路上方攸宁随口问了句,“外公可是在家?”

这小家仆倒也实在,张口就说:“回少爷的话,老爷去望湘园了。”

方攸宁一听,顿时就让人朝望湘园去了,这些个家仆也不敢不听,其中一个跑着回去禀告小姐,其余的都陪着方攸宁去望湘园了。

望湘园。

“你们父子两啊,还真是一别就是半年,这一见了面儿,就恨不得把半年的话给说完。”柳姨娘端着冰镇的果子打屋子出来了,她笑盈盈的看着亭子里坐着的这三人说道。

方老爷子坐在一边埋头吃着桌上的菜,他可是真真的半个月没碰荤腥了,其他的都丝毫不理会。

封纾笑的开心,他看着面前这半大的小子心里很是欣慰,“三儿,今晚就住下吧,等明儿让攸宁那个臭小子也过来,你俩好像还没见过吧,嘿嘿,那臭小子比你坏多了。”

这少年一头利落的短发生的是明眸皓齿,他这眸子的颜色罕见的很,说金色但又不是纯金色还透着一丝丝棕色,这普天下有这般眸子的找不出十个来,眉目间是掩不住的傲气,虽未长大,但棱角已分明,就连方老爷子都说这小子以后定是干大事的人。

“干爹,今儿我就不住了,我得赶快回绺子里去,下次下山,我一定多陪您。”他说完这话,看了看天色也不敢多待了,待日头偏西,这回去的路可就难走了。

封纾也不敢多留他了,让柳姨娘给他带了些平日里用得着的物件,又装了些点心,临走柳姨娘不知有心还是无意,把方攸宁上次放在这儿的几本书都索性给塞到他包袱里了。

三儿虽识字,但这山上都是一些粗人,好在三儿懂事平日里也读些书,每次来他都写上一些字,柳姨娘看了心里很是欣慰。

方攸宁刚走到望湘园门口,就见打里边走出来了一个高高瘦瘦的少年,这少年出了门就朝旁边拴着的马儿走去,方攸宁看他手里拿的那个包袱,只觉眼熟,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是在何处见过。

这少年上了马,牵起缰绳就要走,他不经意的朝方攸宁这边一瞥就跟方攸宁对上眼了,两人大眼瞪小眼了好一阵,谁也没说话。

马儿不耐烦的嗤叫了几声,这少年收回视线,牵紧了缰绳,回过身来又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这小少爷,他笑了笑,转过身去,扬着马鞭就朝外边去了。

方攸宁在原地愣了好大一会,才擡腿走进去,等进了后院,就见自家老爷子正背着自己胡吃海喝呢,方攸宁登时就扑了过去,嘴上气呼呼的喊道:“外公竟然背着我吃独食!看我回去就告诉我娘!”

为了堵住自家外孙的嘴,方老爷又让人多做了一些,封纾和柳姨娘坐在一侧笑的好不开心,微风轻轻吹过,带起了满院的花香。

方攸宁吃完就带着六子去房间里边了,今儿玩的可真是恣意,只怕娘亲知道了,明天就让人看住了他再也没法出来玩了,等下一次出来玩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方攸宁走进屋里,一眼就看到了放在柜子上边的那个“藏宝盒”,他伸手抱了下来,放到了桌上,一旁的六子有些不解,“少爷,你怎么把它拿下来了?”

方攸宁打开锁,掀开看了看,用手随便扒拉了几下,他小声嘟囔道:“再过几天就是舒衡的生辰了,我也不知道该送些什么好。”说完,他就把盒子给盖住了,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托着腮皱起了眉。

六子正替他想着呢,就见方攸宁重重拍了一下桌子,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怎么一回事呢,方攸宁已经窜出了房间,他只得赶紧跟上,边跑边责怪自己不该走神。

方攸宁一路跑进了封纾的书房,这地方是旁人的万万不能进来的,就连柳姨娘平日里也不来,但方攸宁绝对是个意外,这望湘园里边边角角就没他不能去的地方。

推开门,方攸宁径直的朝一旁的架子上走去,凭着记忆,他走到左边第二个格子处,伸手朝里面一探果真摸到了一个冰凉的物件。

他心中一喜,果然没记错,还在这儿呢,他拿出放到掌心,不禁美滋滋的笑了,这块玉他可是好久之前在封纾书房里看到过一次,他记得封纾那天在看这玉,一看他进来就把这玉给塞进格子里了,虽然是惊鸿一瞥,但这玉的样子却深深的印在了方攸宁脑海里。

六子看着方攸宁掌心这块玉,心头没由来的一阵恐慌,那玉通体呈碧色,玉体冰凉透亮,只不过这眨眼的功夫,玉的颜色却渐渐的变了,里面就跟注了水一般,渐渐的朝血色变去,那颜色红的让人心惊,但也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方攸宁将玉塞进袖子里拉着六子神不知鬼不觉的又回了屋子,方攸宁在房里小睡了一会,就被方老爷给叫了起来,爷孙俩迷瞪着两眼,一前一后的走出了这望湘园,回去的路上,方攸宁哈欠连天,这一天实在是乏了。

回到家里,方攸宁一看这满桌子的素菜,登时就撂筷子回房了,六子唯恐他半夜饿着,端了一盘点心才跟过去。

方攸宁脱了衣服就上床了,夜里风凉,六子唯恐冻着攸宁,就将窗户掩了一些,正要去外屋,就被访友给叫住了。

“六子,你过来。”

六子向来是听话的很,方攸宁让他过去,他便过去,规矩的站在床前,“少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