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学法的意义(下)
好,大家注意看,这就是张明楷说的话:“法学是典型的先苦后甜、胜者通吃的长线专业。你们必须经受各种痛苦的经历,无法忍受的人趁早出局。入学第一天你们就应该知道,这个专业要背最厚的书,参加最难的考试,忍受最低的一次就业率,更重要的是,必须在精神上脱胎换骨。法学是成年人的工作,如果不快点毁掉你们的童年,你们怎么真正的成熟!法学是统治者的事业,如果不毁掉你们的平民心态,怎么能进入领导者的行列!法学是研究人性恶的科学,如果不深刻的直面邪恶,你们又怎么能彻底正义。”
通过这段话,我只想教给大家一个道理,公理之下,正义不朽,见过黑暗依旧坚定的站在光里也许这就是学法的意义。
而你们也要知道,一个法律人要死去三次。第一次,是他认识到深信不疑的法律并不代表正义。然后他在自己的正义中复活。第二次,是他为自己谋私的个体那部分死去,剩余的部分在群体的利益中继续存在。第三次,他否定群体,热血再次为群体的个人而沸腾。
这也是我崇尚法律的一个原因之一,法律人即是最热血的也是最冷静的,即是最通透的也是最痛苦的。我们真正追求的法治,是总有人勇敢地站出来保护个体的权利,即使这个个体与民意与舆论背道而行。
我记得有一部电影叫做《第二十条》感兴趣的同学没看过的同学可以下课完去找着看一看,它当中有一句话:“但愿我们所有人都有不沉默的勇气”我们之所以学法不是为了实习律师微薄的工资;不是为了被当事人当成泄愤的工具;不是为了几夜几夜的睡不着觉,背书背到偏头疼,每天为了查案上诉走到鞋底磨平,我们只为一个公道也是为了坚守心中的公平正义。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我希望这句话同学们都能深深记在脑子里。
我记得有一档综艺节目,叫做《令人心动的offer》在第五季中最后一期中,问道每个人心中的法律信条是什么?这个问题非常好,我希望大家也能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刘律说的一句:“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每一个人的信条是不一样的,就像当中的八名实习生所在最后一个课题中表达的信条各不一样,这方面也是我这节课给大家布置的一个作业,这个不需要你们交给我,而是自己想明白刻在你们心里,希望未来有一天,你们从事相关工作时能时时刻刻想着你曾经立下的信条。
对此,这节课也进入尾声,这节课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认知和明白学法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不要进入大学的课堂还说浑浑噩噩的混日子,这个道理大家可能各不一样,有人的很快就能吸收和明白,但有人却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终其一生,但只要坚持,我相信大家最终都能明白意义所在。
好,这节课,下课,从明天开始大家将按照正常课表上课,说完张教授也拿好资料走出教室。
同学们都站了起来,鞠躬回应着张教授今天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