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这几日,姜妧认认真真操办了家宴,像是最后无声的告别。
元日前夕,她写好书信,待墨迹稍干,搁笔,目光愣愣地落在字迹上,有些恍惚。
一笔一划,都是他字迹的影子。
大抵是这三年来,临摹了上万遍的缘故。
姜妧微微敛眸,匆匆收起给老夫人的信,置于几案,顺手拿书压住一角。
她看向书籍,那日,她明明将书送给沈初宜,不知为何又回到谢岑手中。
这几日忙着操办家宴,也没有闲余的时间去过问沈初宜的婚事。她与宋斯年自幼一同长大,自是知道他的为人,沈初宜也是极好的女子。
......
次日,姜妧去寻侯夫人禀报今日家宴之事,行至长廊,却正巧与要出府的谢侯爷和谢岑打了个照面。
“见过公爹,小叔。”她微微福身,温婉行礼。
谢侯爷笑得和蔼,颔了颔首,他对这个儿媳很是满意,谢崇如今在狱,换成旁的女子,怕早就满腹牢骚,生了怨,可妧丫头不仅不怨,反而温婉贤淑,将府中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原本不信什么冲喜之说,如今细想,妧丫头已十八,一直未嫁,与谢崇可不正应了那句“天赐良缘”?
谢岑不动声色看向她,她眉梢眼角都是笑意,很是乖巧,目光却一直没有看向自己。
谢侯爷与他迈步向前行去。
姜妧也沿着长廊离去。
拂过他的寒风,继而拂过她,慢慢吹散了一切。
谢岑脚步蓦地顿住,刺骨的寒风掠过他,乌丝晃了几晃。
“岑儿?”谢侯爷见他停下步伐,疑惑唤。
谢岑微微偏过头,她的身影一点点没入拐角阴影之中,消失不见。
—
入了夜。
府内张灯结彩,热闹不已,许氏的禁足也结束了。
花厅,摆开了数桌美酒佳肴,欢声笑语一片。
许氏酿的酒,真的很好喝,姜妧思及过会儿要离开,不敢贪杯,生怕误了计划。
“大嫂嫂。”谢姝瑶拿着糖糕小跑过来。
姜妧温柔摸了摸她脑袋。
老夫人不知是不是思念谢崇,借酒消愁,多饮了几杯,有了几分醉意。
“老祖宗,您可要当心身子啊。”许氏劝慰。
侯夫人给姜妧使了个眼色,“妧丫头,快将老夫人扶回屋里歇息。”
“是。”姜妧起身。
一路上,寒风瑟瑟,老夫人拄着拐杖,脚步略显蹒跚,声音透着岁月摩挲后的沧桑——
“昨儿个夜里,我恍惚入梦,见崇儿回了家门。你与他相伴左右,琴瑟和鸣,好一幅和乐景象,你还有了身孕。”
老夫人微微仰头,望向隐在云层后方的弯月。
“妧丫头啊,我这心里好不踏实,也不知崇儿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老夫人握上姜妧的手慢慢向前行去,背影很是落寞,像是两个被抛弃了的人。
“等从灵谷寺回来,我便着手制些婴孩衣物,为你与崇儿的孩子早早备下,我这把老骨头,指不定哪天就制不动喽。”
拐杖一下一下重重杵在地上,伴随着老夫人的声音,渐渐飘远。
直至静和堂,老夫人房内隐隐传来姜妧的声音:
“祖母,大郎已有二十五,做事自有思量,您啊,莫要操心太多,应当好好享子孙福。”
老夫人的对谢崇的爱,让姜妧觉得好生压抑。
老夫人躺在榻上,浑浊的眼眸被岁月蒙尘。
“妧丫头所言极是,祖母如今啊,也别无他求,只心心念念盼着崇儿能回家,与你和和美美地把日子过下去。”
姜妧喉咙微微发紧,哑了哑。
待明日老夫人醒来,寻她不着,也不知会不会大怒。
老夫人拍了拍她手,“娶妻当娶妧丫头,温婉贤淑,端庄持重,崇儿能娶到你,可真是他前世修来的福气哟。”
姜妧笑得很乖顺,替她掖好被褥,熄了烛火,屋内只余下一片昏暗。
只听见老夫人还在念念有词,像是在对谢崇倾诉,又像在自我呢喃——
“崇儿,你该回家了。”
“回来后好好待妧丫头,这孩子自从进了咱们家门,可受了不少委屈。”
“她本应风风光光嫁入好人家,却因冲喜之事进了咱侯门。她不怨不艾,还把府里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样的媳妇,打着灯笼都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