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念亦安看着重重纱帘之后那个熟悉的身影,那行走的姿势与挺拔的腰身……是他无疑了。
她本想将他的诗篇随意扔下,但那独特的风格与精妙的词句,本就叫人一眼不忘。若是连这般的诗篇都被她淘汰了,恐对诗云阁和她自己的名声不利。
相同道理,后来的打茶围,更是没有一点理由做手脚让他离场。
她不明白他怎会来厉州,更不明白,为何会进入这条烟柳花巷。
三年了,在这个身影都要自她脑海里消失的时候,那个人却站得如此之近。
“大人,再往前走,就不合规矩了。”丫鬟的声音将念亦安拉回神来。
“抱歉。”
他的声音依然那么温润。若非是记得深刻,念亦安一定不会相信,当年那些绝情之话竟出自他口。
念亦安一拨琴弦,却未成调。
她待弦音散尽,才缓缓开口,似是不识来者:“小女玉娘,敢问公子为何而来?”
纱帘那边沉默片刻,声音依旧沉稳而温柔:“见一美人,已思三秋。”
念亦安轻笑:“公子何必打趣?玉娘从未与公子见过。”
纱帘外似是斟酌词句,过上一会儿才回道:“不见玉娘,三岁难安。若可听得玉娘一曲,人安,心,亦安。”
念亦安听见自己那已尘封了三年的名,眼睫不由得颤动了一下。
浅吸一口气,定下心弦,念亦安便继续问道:“公子自何地而来?又因何而来?”
“自京至厉州,为听玉娘一曲。”
念亦安先是心下一沉。
哪怕相别三年,他依然会选择对她隐瞒。
昔日那份不安竟瞬间浮上心头。
“不和玉娘真心说话的客官,玉娘可不会见第二遍。”
一旁的丫鬟看出念亦安神色有异,只道是她发觉了他的谎言,并未多加揣测。
念亦安却在此刻恍然大悟。
是啊,她早就不是沈府里那个唯唯诺诺如履薄冰的小侍女了。
如今的她,众星捧月,厉州上下的名人雅士都恨不得为见她一面一掷千金,她奏过的曲第二日便会风靡全城,就连手碰过的纸张,都会被众人争相求购。
她早就不是那个需要看沈瑾逸脸色过活的念亦安了。
“公子若不道出实情,日后便不必再来。”她心下大定,语气都变得沉稳下来。
纱帘那侧的人似是听出了骤然变化的语气,又是一番思索,才回答道:“我自请来厉州,实则是为圣上肃清贪腐之风。”
念亦安可不觉得沈瑾逸只是为了皇帝。
如今云周久为官清廉,倒是下面的几个知县手脚不大干净。
速速想过一番,念亦安心下倒有了些猜测。
于是她便不再追问,却换个话题道:“公子之妻守于京内。若令夫人知晓公子刚至厉州便前往诗云阁,是否会算作玉娘的错?”
“她绝无知晓的可能。”
念亦安听得出声音中多出的一丝冰冷。
他对楚妍果真是没有一分感情——甚至是一些厌恶。
这般想着,她竟心软地同情了这女子一瞬,接着便收起那毫无必要的同情心,要了盏酒,细细抿上一口。
“那按公子的意思,我却如同你偷情之人,见不得天日了?”
“玉娘若想让她知晓,我自能立即写信于她。”说罢,他又补充道,“若玉娘想要全城之人都知道,我同样也能立即昭告全城。”
念亦安嗅着酒香,笑道:“公子这般听我的话,倒是出我的意料。真不知,公子这般做,是为了什么?”
那头依然是片刻沉吟:“自是为了能再见玉娘一面。”
念亦安眼中的笑意消失。
她放下只抿过一小口的酒,将手再次置于琴上。
“公子为何要见我?”念亦安声音轻下来,“公子是聪明人,知道我已经听厌了夸赞的套话。”
“若心中有思,自是寤寐思服。”
“心中有思?”念亦安苦笑道,“那公子可知,一整夜思念一个近在咫尺,却又遥在天边之人,要数多少个数才能看见天明?公子可知,日夜所思之人对你视而不见,心碎时的眼泪会有多少滴才会使得眼睛干涸?”
过了许久,那侧才轻声回道:
“我不知。”
“公子若连这都不知,还谈什么心中有思呢?”念亦安闭上眼,心上的死水却泛起浪涛。
“公子,你自小天资聪颖、又身世显赫,无论想要什么,便一定能获得想要的一切。你从未有过什么求之不得的东西。如你这般的贵公子,怎配与我谈论思念?”
那头觉察出念亦安声音的起伏,等了一阵,恰巧在念亦安心浪平息时,才再度开口:“我曾经有只小鸟,它唱的歌极为动听,羽毛光泽而鲜艳,可我忘了,它的双翅能带它飞出我为它精心编制的居所,飞出我的手掌。在那之后,我再也没有看见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