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老臣拙见,还请殿下指点!
有了钱财,朝堂和各郡县才能顺利运转下去,实行对整个大秦的掌控;
有了钱财,朝堂就可以兴修水利驰道等惠及军政和民生的工程,让大秦更加强大,百姓更加受益;
有足够多的钱财,朝堂才能安然度过连绵大雪这样的天灾,才能在灾后实行以工代赈,让大秦顺利恢复元气;
有海量的钱财,朝堂才能启动大运河这样浩大无比,却必然惠及千秋的超级工程,让大秦实现真正的腾飞!
再联想到之前见识过的亩产量高达五六十石以上,堪称祥瑞的土豆,还有等待推广的其余神奇作物,赢政的心中,顿时满满的都是自豪和骄傲!
朝臣们也是唏嘘不已。
大秦国库之前的艰难,他们这些多年老臣都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可是却都没有解决的办法。
直到嬴长青的异军突起,不仅为大秦扫除了内忧外患,也让大秦的国库,逐渐丰盈了起来,才有了大秦如今四处兴修的惠民工程,取消的徭役,以及日渐稳固的民心。
而如今,更是达到了一个他们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地步。
这样的超级神物,一旦推出,必然会引起巨大轰动,财源,绝对是滚滚而来。
更难的是,从太子殿下的语气来看,这种神奇琉璃的销售,主要是针对异国的权贵。
这是真正的化异国的财力来支撑大秦发展啊!
原本就领先的大秦,也必然因此再次拉大和各国的差距,最终达到其他国家加起来都无法比拟的程度。
看着手中晶莹剔透,在阳光下散发这夺目光芒的琉璃杯,还有一直高挂在墙壁上的世界地图,许多朝臣,第一次开始相信起来,有生之年,真的能看到大秦彻底征服整个世界了。
嬴长青这位太子殿下的手段,实在是让诸位朝臣们,没办法不叹服。
能在这位殿下麾下为臣,绝对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殿下,臣还有一个疑问。”。
“那就是这大运河开通之后,每年的维护消耗,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又要如何处置?”
“总不能全靠着这琉璃的收益来弥补吧?”
内史腾尴尬一笑道。
“首先,大规模采用水泥混凝土等新式材料,可很大程度减轻后续维护的需求!”
“其次,如此便捷的航道,可以显着减少商人的运输时间和路途耗费,朝堂从中收取一点过路费用,想必商人们也是会接受的!”
嬴长青淡淡一笑道。
“过路费?”
内史腾的眼神顿时亮了起来。
作为掌管国库的治粟内史,内史腾对于税赋来源十分关注,对于商业,也是花了不小功夫进行研究。
自然明白这过路费,有着极大的可行性。
只不过在这之前,大家都想不到还有这种收入方式,也唯有这位屡屡创造奇迹的太子殿下,才有这样创举了。
“据老臣所知,这群商人,向来以逐利为本性,一分一毫都舍不得多掏,若是大运河需要额外缴纳费用,他们会真心接受吗?”
“老臣拙见,还请殿下指点!”
左丞相冯去疾疑惑道。
其他百官也是跟着纷纷点头。
由于吕不韦等人的原因,大秦官员,对于商人基本没有正面评价,之前太子府自建商队,都引起了不少非议,只不过慑于嬴长青的暴名,没人敢公然提出来而已。
这样的大运河,前期投入何等浩大,就算是有新式材料,维护费大大减少,但是数千里的航程,每年耗费也绝对低不到哪里去。
若是太多,只怕是要把商人吓跑,若是太低,那又是杯水车薪。
“冯相的估测,应该是建立在目前三川到会稽的贸易量之上吧?”
“而实际上,如今的中原到江南,贸易之所以稀少,完全是由于道路交通不便的缘
故!”
“一车物资,从洛阳城出发,想要抵达会稽,需要多次更换陆路和水路等交通工具,来回折腾不说,时间也要长达一个半月以上。”
“商人辛辛苦苦一趟下来,所得基本上被路费消耗殆尽,自然是不大情愿。”
“尤其是纸张、布匹、美酒等物资,不仅路途难走,万一运气不好遇到雨雪冰雹等突发天气,还会损失惨重,甚至会血本无归!”
“但等到大运河开通之后,一切就不一样了。”
“运河的船舶,载重能力至少是马车的百倍以上,顺着运河一路而下,时间也可以从一个半月缩短到七天以内,均摊下来的时间和运输成本,还不到原本的十分之一。”
“而且只要不遇到极端恶劣天气,运河的航运都是又快又稳,即便是一些易碎易腐物品都可以进行运输。”
“许多原本无法送抵关中,珍贵无比的江南特产,就会在咸阳城流行开来,其中的溢价,足以让商人们赚的盆满钵满。”
“同样,关中的特产,运到靠海的会稽,也能获得增值。”
“这一来一往之间,利润是何等巨大!”
“在这种情况下,诸位要是精打细算的商人,会放弃走更快更顺利,一年可以多来回几十次,只是需要多支付一点过路费的大运河吗?”
“这点过路费,跟他们节约的时间成本比起来,根本不值得一提!”
“而且你们都还忽略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