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第36章
第036章第36章
“二爷,教孩子识字算术这事真不是我一时兴起。你看,大虎并不笨,他能想出这种办法来记忆就证明他不笨,他只是不认字不会写,所以只能用这种古早甚至繁冗的办法来记事。读书识字最重要的应该是开民智,启民力。不能读书的千千万万孩子里,有多少是笨的,如果他们能写能算,将会产生多大的能量?我也不知道能教他们多久,那就能教多久就教多久吧,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多教他们一些知识。”
温澜清喝尽一杯茶后放下空杯,道:“不必如此麻烦,你可以在当地找一个会写会算的人,由他来教,你提供你能提供的,包括你想教会孩子们的东西。”
“欸?”沈越眼睛一亮,一捶手心,“还得是你啊,二爷!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沈越兴奋地擡腿就要走,但又很快想起他来这的真正目的,他冲温澜清道:“二爷,你说,这事儿……”
温澜清知道他想说什么,道:“你若开散馆,倒也没必要非得是有功名在身之人,更何况你教孩子也不是冲着功名去的,你同孩子们的父母说清楚便成。想开在哪儿谁人来教,最好也找墨龙镇里正商议一下。”
得了他这句话,沈越便知道这事稳了,开心地站了起来冲温澜清连连道谢,“我知道了,谢谢二爷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我这便不打扰了,告辞。”
沈越前脚刚走,同温澜清一块骑马出去的那个汉子便走了进来。练家子耳力好,方才他在外头把他俩在里头的对话听了个七七八八,这汉子一进来便道:“二爷,你没同沈郎君说你今天是去干嘛的?”
温澜清今日这趟出门,为的便是前两日沈越交给他的水泥方子上的配料。
想要备齐这些东西在墨龙镇基本不可能,其他东西倒还好解决从临镇运来即可,铁矿渣就须得温澜清亲去临宾县县衙一趟。
温澜清是朝廷派下来处理水患的,有便宜行事的权利,哪怕他与县令同为七品官员,但临宾县县令还是矮他一等,需得听他的吩咐行事。一般情况有什么事温澜清写一份信件让人送过去即可,不过要动上铁矿这事,哪怕温澜清自己就是工部的,为防横生枝节,还是得他亲自过去同郑县令说一声。
巧的是,临宾县治下就有铁矿在开采,弄个十几二十袋的铁矿渣不成问题。
铁矿渣这东西其实用处不大,它就是冶铁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一般都是填埋处理,不过就算这玩意儿没啥用,也不是谁来拿都能拿走的。毕竟朝廷对铁矿从上往下管控都十分严格,若不是温澜清亲自出马,郑县令也不敢给。
也正因为温澜清这一趟,这事儿才算是成了。
郑县令保证最迟五天,这二十袋铁矿渣一准送到墨龙镇,同时间,沈越要的水泥配料表上的其他东西,也会陆续到达。
跟着温澜清一块去的这个汉子就是当初同他一块赶回京城温府处理温秉正生病一事的那个侍从,他是墨龙镇上为数不多知道温澜清与沈郎真正关系的人。临宾县县衙来回一趟都得三五个时辰,温澜清为了能当天去当天回,天不亮就出发不说,一路快马加鞭颇为辛苦,为的就是帮沈越去办事。这样的事儿,怎么能不同人家说呢?
温澜清看了自己这名侍从一眼,道:“东西能到便成,其他的没必要多说。”
这位汉子听了都忍不住摇头。
沈越回屋前先去一趟烘羊毛的那间屋子,因为屋里放了好几个炭盆,怕出事,沈越出门前特意交代下人一定要盯紧屋里头的情况避免走水,还给这间屋子特地开了个小窗,防止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进去的人中毒昏迷。
而官邸的下人们也没偷懒,不仅帮他看着炭火,还怕炭烧完灭了,时不时还往炭盆里添点木炭,让这间屋子一整天都保持暖烘烘的状态,导致沈越一进去这间小屋子,差点儿被里头的热浪熏得一个倒仰。
沈越都惊了,“这炭烧得也太足了吧?”
后头的下人害羞地挠挠头皮,“哥儿你不是说想让羊毛快点干么,我就想多加些炭,总能干得快一些。”
沈越:“……也行吧。”
得力于这位下人的尽心尽力,这一天的炭烧下来,沈越晾在屋里头的那些羊毛干了七八成,估计再烧一晚上,明天差不多就能用了。
羊毛烘干,下一步就是想办法将羊毛纺成线。手工纺羊毛线的办法沈越是真的会,因为他小时候住的那村子不少老人闲暇时光就会干这个,他姥姥也会,沈越将这个技术学了个八九不离十。
手工纺羊毛线需得准备几样工具,一个是纺缍,也叫羊毛缍,毛刷两把,哦,还有最重要的东西,羊毛。就这些,没了。不过毛刷不是大家常见的那种刷是,是专用的,专门用来梳理羊毛的刷子,沈越在这儿是没看见过,说不得也要找人做。
为此,沈越连夜画了羊毛刷的图样,还把纺缍也画出来了,不过这两样东西都好做,一般手艺人看一眼图纸就能做出来了。沈越打算将这些东西都交由木匠宋师傅来做。
如果羊毛量大的话,就可以上纺线车,纺线车效率会高上不少,但制作难度相对也高出不少,沈越顾忌以宋师傅一人之力哪怕能完成,也要用上不少时间。不过纺线车是个好东西,虽然知道暂时实现不了,但他还是画了出来。
夜深的时候,忍冬像往常那般伺候着他家越哥儿上床睡觉,等他把帐帘下了,吹了屋里头的其他蜡烛,举着一盏灯走出屋外刚将屋门关上,就听里头沈越“啊!”叫了一声。
“越哥儿!”
这一声把忍冬吓得差点没把手里的灯给打翻,他一把推门进去,磕磕撞撞地跑到沈越床前一把掀开帘子,就看见他家越哥儿坐在床上,一脸“我怎么没早想到呢”的模样。
忍冬气喘吁吁问道:“越哥儿,你这是怎么了?”
沈越这才朝他看去:“忍冬你怎么这么喘?”
忍冬却道:“越哥儿你刚才叫什么,吓了我一跳!”
沈越这才道:“我刚刚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我怎么就没早想到呢!”沈越一脸懊恼,他捶捶脑袋,“也是,这东西都快被取代完了,我又离开学校太久,平日都用不太上,一时想不起来也是情有可原。”
忍冬道:“越哥儿你想起什么了?”
沈越看向他,道:“黑板!我想到黑板和粉笔了!论便宜和重复利用,没有比这两样东西更性价比高的了!”
忍冬听得一头雾水:“黑板?”
沈越想解释,但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只道:“算了,等做出来了你就知道了。我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怎么同你说。”
忍冬:“……”
忍冬:“行吧,越哥儿,你要真没什么事,那我走了?”
沈越朝他摆摆手,“去吧去吧,我没事,你别瞎紧张。快回去休息,明日还一堆事情要忙呢。”
忍冬便道:“那越哥儿你也早些休息。”
再三确定沈越没事儿,忍冬才再次将帐帘拉好退出屋外。
第二日起来,沈越第一件事便是去看羊毛彻底烘干没有,确定羊毛已经干透,他才叫下人将炭盆都撤走。
吃早饭的时候,听到温澜清与吴文榕一大早便出去了,他写的那一条条防疫举措今日起正式开展,他俩估计也有一堆事情要忙。
等沈越出了官邸才知道今日墨龙镇人有多热闹,尤其是发放能预防疫病的药汤那处,镇上老百姓已经排起了长龙。
沈越先去他租下来做木工户的那间屋子,才到门口便看见大虎他们和木匠宋师傅,宋师傅不知道从哪弄来一根木棍,在妻子和儿子的帮助下,就这么撑着这根棍子便是来到了这儿。
这根棍子还不是现代大家常见的拐杖,只能说是简易版,宋师傅只是在木棍的另一头打上一条横梁,用来卡在腋下,便于行走。
而且宋师傅并不是上次沈越看见的一副邋遢的样子,他显然是用心的打理过了,衣服虽然穿旧了却整齐,人也显得精神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