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115章 - 穿书之我成恶毒男配啦? - 九真大吃货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115章第115章

第115章第115章

沈越此次受邀前来,其实还有一个目的,那便是想请岳子同帮忙介绍京城附近一些适合建工坊的地方。

但试行拍卖结束后,天色已晚,大家纷纷离去。看着岳子同一直送人离开没个停歇的时候,沈越便犹豫着要不要提,结果等人都站到岳子同家的大门外,眼见都要走了,沈越还是没将此事说出来。

他正想着要不还是改天再与岳子同说说这事,结果站在他身旁的温澜清等岳子同直起腰身,便道:“子同,越哥儿想在京中找个地方做些营生,这几日在京中寻了好些地方没有找到合心意的,不知子同可有推荐?”

岳子同正愁不知道该怎么好好答谢沈越呢,一听温澜清这话自是忙不叠道:“不知越哥儿是想做什么营生,开一家多大的铺子?我家世代都在京中住着,别的不说,这片地儿,哪里适合做什么买卖,哪里适合消遣游玩,哪里适合喝茶用饭吃酒住宿,就没有我不知道的。只要越哥儿你说,这京城东南西北大小各铺子门脸,我哪怕手上没合适的,我也能给你找到合适的。”

沈越先看了温澜清一眼,才对岳子同道:“子同,我其实想开一家工坊,不需要开在城里,只要是在京城周边,有路可至便行。”

岳子同道:“越哥儿想开一家做什么的工坊?需要多大的地方?”

沈越道:“我想做玻璃。”

“玻璃?”

温澜清、岳子同都是头一回听说这个东西,两个人听完不由相对一眼。岳子同略一思忖,道:“这玻璃与琉璃,有何不同?”

沈越道:“做出来的成品很像,但玻璃比琉璃的制法要简单得多。需要搭炉子高温烧制,原料也好找,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我现在也只是有这个想法,真要将工坊开起来,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事儿。至于工坊要开多大,我觉着有个一两亩地的大小应该够了。”

温澜清这时道:“若是如此,越哥儿不若等朝廷那边建水泥场的地儿定下来了再去安排此事不迟。届时若是朝廷那边需要用人了,你这不就忙不过来了么?”

沈越道:“我也想到这处了,只是现在我闲着也是闲着,四处去看看也无妨,说不得真能找到什么好地方呢。”

温澜清知道他自有成算,便不再多言。

倒是沈越忍不住说了一句:“也不知道朝廷那边什么时候才能将这事儿定下来,老是这么吊着,我干什么都犹犹豫豫的。”

温澜清道:“我会多去打听。”

沈越眼睛一弯,朝他笑道:“那便谢谢二爷了!”

一旁的岳子同:不是,你俩是不是忘记我还在这儿了?

尽管不想打扰他们二人,但岳子同还是得出声道:“除了此事,越哥儿可还有什么用得上我岳子同的?”

沈越摆手道:“没有了,就只有这事儿。”

岳子同道:“那越哥儿便等我一二日,我叫人去打听打听京城附近可有这样的地方,一有消息我会派人去通知你。”

沈越道:“那便麻烦你了。”

岳子同道:“不必客气,越哥儿所说的拍卖一事,可真是助我良多。越哥儿找我就为这点子事,我如何能不尽全力而为。”

别过岳子同,沈越带着忍冬与温澜清三人分别坐上马车后,沈越在马车摇晃着行驶的过程中,问坐在他对面的温澜清:“二爷不问我什么是玻璃吗?”

温澜清看着他道:“你若想说,自会告诉我。”

沈越笑眼盈盈对他道:“二爷就不好奇吗?”

温澜清静静地看着他,须臾之后方道:“好奇,所以我等你来说。”

沈越支着下颌笑道:“那得看看二爷想问什么,我才能知道要说什么。”

温澜清看着他,却不再言语。

一旁忍冬被他俩的哑谜给闹迷糊了,他们是说的玻璃吧?为什么他觉得说的又不止是玻璃呢?他俩到底是在说什么啊?

忍冬表示听两个百转千肠的聪明人说话真累!

回到温府后,温澜清送了沈越一段,三人行至一个岔路口后沈越停下脚步,转身对温澜清道:“二爷,就送到这儿吧,不用再送我了。”

温澜清依言停下脚步,道:“好。”

沈越看了看他,道:“二爷,你不回去?”

温澜清对他道:“你先走。”

沈越看着他,忽然露出一笑,道:“那我便走了,二爷,晚安。”声音一落,他干脆地转身离去。

“忍冬,走吧。”

“哎!”

提着灯笼的忍冬对温澜清匆匆行了一礼,便快步跟上走在前头的沈越。

温澜清站在原地看他越走越远,却没想到这个从来都是大步走开的身影却突然停了下来。

温澜清看见沈越转身回头,似在等待跟在后头的忍冬,又似看了他一眼,待忍冬跟上他了,沈越才继续往前走去。

回到松涛院的时候,不染已经早早在院门外等着了,一见温澜清便迎了上来。

不染道:“二爷,我知道你是同越哥儿回来的,便没去门口迎您。你刚是去送越哥儿了吧,怎么回来这么快?”

温澜清走入大开的院门,头也不回道:“只送到半路,越哥儿便叫我回了。”

不染在后头将院门关上,并道:“二爷是要先歇会儿,还是去净身?”

温澜清道:“净身。”

不染道:“哎,那我这便去将热水给您备上。”

温澜清推门进入屋中,他看了一眼点着灯的屋子,这才觉得有些疲惫地坐在一张椅子上,刚合上眼睛想闭目养神又因思及什么,眼睛一睁人又站了起来。

温澜清举灯走到书房,将书案上的蜡烛点了,加水磨墨,用红檀木镇纸将纸张压住,提笔将笔尖蘸满墨汁后,先用楷书写下清舍二字,左右看看觉得太过端方,又换了新纸用隶书写,又觉得不满意。

温澜清足足换了将近五种字体,一再对比之后,最终还是觉得草书最为满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