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孔融荀彧 - 团宠万人迷在三国 - 格格物心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65?孔融荀彧

65孔融荀彧

◎宝贝徒儿不要哭◎

马车缓缓行驶。

一路上,师徒俩谁都没有开口说话,气氛有些沉闷。

马车最终停在府邸侧门。

孙灵一下车就注意到,府邸大门和侧门处都有士兵把守。

他们身披甲胄,手持长戟,如同泥塑木雕般挺立着,面无表情,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肃杀之气。

在她前脚刚踏进孔府门槛的瞬间,其中一个如同雕塑般的士兵,眼神立刻活络起来。

快步跑向远处,显然是去向某人汇报了。

好在,府邸内部暂时还没有士兵明目张胆地进驻。

孙灵和孔融脚步不停,一路疾行,穿过庭院回廊,径直来到府邸最深处的内室。

孔融亲手关上厚重的木门,又仔细检查了窗棂。

时间紧迫,孙灵开门见山:“师父,魏公如今权倾朝野,地位已成定局,无法更改了。您就不要再做徒劳无功的事了。”

孔融语气带着固有的坚持:“老夫并非贪生怕死之人。匡扶汉室,维护纲常,这是老夫的使命!”

话虽如此,他眼中也闪过一丝无奈。他又何尝不知局势艰难?不过是尽己所能,求个问心无愧罢了。

孙灵道:“光喊口号没有用。魏公手握重兵,您有什么?除了一身傲骨、一张能言善辩的嘴、一支犀利的笔,您还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力量能阻止他?”

“死很容易,活着才难!”

“相比起死守着那个早已名存实亡的汉室,把心血和学识用在真正利国利民的地方,比如大兴教育,不是更有意义吗?这天下还有多少人吃不饱穿不暖?多少人因为愚昧无知而白白送命?多少人想读书却根本没有机会?”

“朝代更叠就像车轮滚滚向前,不是我们个人能阻挡的。这个道理,您难道不明白吗?听我一句劝,好不好?”

她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哽咽,“您若是一死了之,有没有想过……我该怎么办?”

说到最后,孙灵的眼眶已经通红,晶莹的泪水在里面打转,仿佛下一秒就要滚落下来。

孔融看着爱徒泫然欲泣的模样,一股尖锐的刺痛猛地攫住了他的心脏。他一生刚直,不畏强权,却唯独见不得宝贝徒弟伤心落泪。

什么汉室、什么使命,在徒儿滚烫的泪水面前,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好了好了,乖徒儿,别哭!”孔融的声音瞬间软了下来,带着一丝慌乱和心疼,“为师答应你,答应你就是了!”

孙灵一听,那蓄满眼眶的泪水竟神奇地收了回去。她脸上立刻绽开明媚灿烂的笑容,像乌云散尽的晴空:“那我们说定了!您赶紧向朝廷请辞,跟我回江东去。那气候好,正适合养老。您想搞教育,弟子全力支持您,我们就专心教书育人,再不掺和那些朝堂争斗了。”

孔融看着孙灵瞬间由悲转喜的脸,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时心软答应了什么。他张了张嘴,想反悔,可看着徒弟那亮晶晶充满期待的眼睛,话又咽了回去。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啊!

他只能无奈地摇头苦笑:“唉,老夫这一世英名,竟被你这小丫头片子三言两语就忽悠了去!”

孙灵心里偷偷乐开了花,早知道眼泪这么好使,她早就用了,何必费那么多口舌。

成功劝说了孔融,孙灵回到许都的魏宫。她没等曹操开口询问,就主动迎了上去,大大方方地交代了行踪:“魏公,我刚去孔夫子府上了。”

她神情坦然,语气平常:“想着许久未见,正好向他请教些儒家经典。我对那些学问还挺感兴趣的。”

曹操听了,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并未多说什么。

孙灵一时也猜不透他的心思。但看目前的情形,曹操对孔融还只是严密的监视,似乎还没到立刻动手的地步。加上孔融已经答应了她的请求,孙灵心里悬着的那块大石头,总算稍稍落下了一些。

曹操这次回许都,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孙灵的册封仪式。

仪式一结束,他便带着孙灵启程返回邺城。

途中,车队经过荀彧在许都的府邸。

孙灵怎会放过这个探望的机会?

她立刻转道去了荀彧的府上。

同孔融府邸一样,荀彧的府门外也有士兵把守,戒备森严。府内的人出入都有士兵跟随监视,寻常人等根本无法靠近。

或许是曹操早有吩咐,士兵们见到孙灵,非但没有阻拦,反而恭敬地让开道路,任她畅通无阻地进入府中。

荀彧正恹恹地靠在病榻上看书。

随从进来禀报:“大人,凉州牧孙大人前来探望。”

他一听,心头剧震,握着竹简的手猛地一松,“啪嗒”一声,竹简掉落在床上。

他很喜欢孙灵,无论是当初她化名华梦灵时,还是后来得知她是孙策之妹后。这些年,每逢年节,他都会精心准备礼物,并附上长长的书信。

身为长辈,他在信里总不免絮絮叨叨,写满好几卷竹简,字字句句都是关切。

而孙灵的回信,往往只有寥寥数语,简洁明了。

此刻,乍闻她竟专程前来探望病中的自己,一股巨大的、难以置信的狂喜瞬间冲昏了他的头脑。

当看到那个用世间所有美好词句都难以形容其万一的人儿出现在门口时,荀彧只觉得脑中一片空白。

他下意识地就想下榻迎接,一条腿刚探出床沿,却因卧病太久有些发软不听使唤,身体失去平衡——

“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