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惊心动魄的沙尔克比拼
对整个欧洲的球迷来说,上赛季的欧冠冠军在小组赛中和德甲矿工沙尔克04上演生死战是场重头戏。
所以沙尔克04的主帅率领球队刚出现在米兰城机场,就收获无数关注。
赛前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向朗尼克提出一系列犀利的问题。
“请问您如何看待这场比赛的重要性?”
朗尼克看着这位提问的《米兰体育报》记者,回答带着几分德国人本性中特有的严谨:
“我们在第一回合比赛中有许多机会,并且球员们把握住了这种机会,这次客场作战我们必须做得更好。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做到,明天我们必须确保我们和第一回合的主场比赛一样高效。”
这个回答太鸡贼,说了等于没说,米兰记者不甘心地坐下,《踢球者》的记者举手提问:
“您如何看待球队内的新门将曼努埃尔.诺伊尔在上一场比赛中对阵米兰的超神表现?您觉得他还能在圣西罗主场复制之前的奇迹吗?”
提到这位最近在联赛中逐渐替代罗伊斯成为首发门将的得意弟子,朗尼克脸上露出了笑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诺伊尔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球员,对此我深信不疑,但没必要给他施加压力,他只有19岁。
这是圣西罗主场,迪达也是一样优秀,我喜欢看他扑球,他在扑点球上有着出色的表现。”
《踢球者》的记者表示能理解朗尼克的爱才之心,因为看到诺伊尔从门线内离开出击时,他就已经被这位新的小将所折服。
最后,《泰晤士报》的记者提出了一个挑事的问题:“沙尔克能在圣西罗主场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吗?”
“ac米兰是实力强劲的对手,但我们会全力以赴。”
这番话和斯兰蒂娜在赛前新闻发布会上说得大差不差。
德国人也爱嘴炮,前提是有必胜的信心,民族的个性就是这么严谨。
但眼光毒辣的记者们也能从这两个异曲同工的答案中得到一个巧妙的结论:这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残酷比赛。
2005-2006赛季欧洲冠军杯e组小组赛第6轮,ac米兰主场对阵沙尔克04。
寒风呼啸,冰凉却不刺骨,耀眼的灯光照耀着数万人就绪的圣西罗球场。
诺伊尔身着绿色球衣,蓄势待发站在客场球队的球门前,身后的看台上一片红色烟雾缭绕。
记者们纷纷举起摄像机,将这宏大的盛景定格下来。
对电视机前的球迷们来说,最显眼的不是一米九以上的高大身材,而是酷似小熊的可爱外表,金褐色卷绒绒的短发和一双漂亮的冰蓝色的眼睛。
和ac米兰的男模级帅哥们同框,诺伊尔面容有些稍显稚嫩,但他少年老成,神态坚毅,气势丝毫不落下风。
上轮让米兰惨遭滑铁卢的比赛,这位沙尔克小将重新诠释了门将的活动范围,出击时凶悍,扑球时又稳得一批,球迷们戏称“以门将之名,行后卫之实”。
但今天这场比赛的主角显然不是双方门将,和名记者们预测的一样,比赛开始后,双方就展开强势对轰。
沙尔克04攻势凶狠,铲断逼抢完全压过了ac米兰,裁判判罚又比较宽松,比赛一时之间陷入胶着态势。
球员们身体接触不断,互相推搡加剧。
图南站在赛场边,手插在大衣的口袋里,米兰和沙尔克的实力有一定差距,她对这场比赛依旧有不小的担忧:
米兰队长刚刚伤愈,又经历连番作战,一旦在这么激烈的比拼中受伤,后防线无同等实力的球员补位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
毕竟后卫位置的改变很容易造成后防线不稳,造成失球。
这个赛季的大幅度轮换阵容坏处初见端倪:在联赛中,进球数比上个赛季还要多,成绩却不如上个赛季,原因就是丢球太多。
最糟糕的情况不约而至。
第30分钟,马尔蒂尼在回抢的过程中拉伤大腿,无奈之下,图南让在意大利被老妖闪耀的西米奇披挂上阵,改打右后卫,斯塔姆回到中路。
这一番无奈之下的布置被沙尔克主教练看在眼里。
朗尼克顿时压力倍增,转头和身边的助教窃窃私语,“斯兰蒂娜在比赛前发明了什么新战术?”
尽管欧足联一度私底下偷偷资助刊报,力陈女教练在足球比赛中的生理状态,智商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等都不如男教练,但斯兰蒂娜还是以狡黠多变的临场战术指挥让整个足教坛闻风丧胆。
助教也如临大敌:“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可能是此前一直在保密。”
德国人历史上就没发明过“新战术”这个名词,最有名的自由人战术,都是从意呆梨复制粘贴过来的。
唯一的德国人发明战术,还是勒夫的xjb传控,而勒夫现在还在国家队当助教练级。
所以,一根筋的德国人最怕听到的就是谁谁谁又在比赛中灵活调整新战术。
不过没有实战演练,德国人也能靠铁血的日耳曼精神对一切强队摧枯拉朽。
看台上的加油呐喊声传到激战正酣的球场上,极大的鼓舞着米兰球员的士气。
最先打开僵局的是ac米兰。
第42分钟,卡卡中场断球高速突破,博尔东将他撞倒。
皮尔洛主罚任意球,后退,助跑,触球,怪异的球路狠狠打了年轻守门员诺伊尔一个措手不及,也让整个圣西罗球场沸腾起来。
“gooooal!皮尔洛打破场上僵局,将比分改写为1比0,这已经是他近来第4个直接任意球破门!”
然而仅仅一分钟后,保尔森接任意球头球弹地后滚进米兰球门。
沙尔克04将场上比分扳为1比1!
米兰的后防线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