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104章人选 - 始皇大大我们走 - 风羲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4章第104章人选

第104章第104章人选

就在他们这边还讨论着匈奴可能会有的反应的时候,匈奴王帐那边已经是一片混乱,羌渠单于已经濒临愤怒的边缘,自己的孙子被人擒获了,带走的几万将士最后只剩下几百人,先不提那些已经死了的士卒,只说那些活着的,他总不能就这样放弃,还得想办法掏钱赎回来。

最大的一笔金钱出入还是落在他的亲孙子身上,这种大出血和丢脸的感觉已经让羌渠单于不眠不休好几日了,这一天,贾诩和其他逃离的将军终于赶了回来,贾诩这一路上将路线记了个七七八八,在心中默出一副地图来,这一路奔波,他们几个看起来都十分落魄。

到了王帐门口,差一点被人当场打出去,好在那当先的将军反应速度快,从马上一个飞扑落地直直跪了下去,然后放开嗓子嚎啕痛哭。

贾诩都被这人的操作吓到了,更不要说其他人,其余的那几个将军也都快速下了马,然后跟领头的这一位跪在一起,整整齐齐,一起嚎啕。

羌渠单于原本心情就不好,听到这震耳欲聋的噪音,就更加愤怒了,他掀开了帘子,许是力气大了一些,竟将王帐都扯得歪斜了一点儿,那几个将军慢慢地止住了声音,直挺挺地跪在那里,眼圈都是红的,乍一看,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你们这是怎么回事?!”

当先领头的将领叫做伊屠邪,跟在刘豹身边之后有了个汉名叫做刘达,这人出身匈奴贵族,据说十几代前和呼韩邪单于有点儿血脉关系,他跟着刘豹打仗,自然是站在刘豹这一边的,他的家族也还算得力,这次的事情一出,伊屠邪明白自己性命定然是无忧的,但是未来的前途可就不好判断了。

“单于,那些汉人狡诈,左贤王未曾想要赶尽杀绝,他们却是极为阴险,我们撤退时受到了伏击,左贤王被俘获,我等拼死逃了出来,不敢有所隐瞒,所以前来请罪。”

伊屠邪把姿态放得非常的低,其实这一次的事情还真的不是他们的错,因为谁也没料到会出来徐妧这么一个人物,暗地里狠狠坑了他们一次,毕竟,以往的战争要么是在城池前两军对阵,要么换个地方设下埋伏,最阴险的事情也不过是偷营和派人挑拨离间——结果,徐妧她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羌渠单于听了之前送信的人的说法,又参考了伊屠邪的说法,最后确认,这一次刘豹栽了,并非是刘豹本人的错处,这样一来,他还就真得掏钱把刘豹赎回来了。

他慢慢地后退了几步,闭上了眼睛,长叹了一口气,“天不佑我啊,既是如此,便派人去同汉人谈一谈吧。”

他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于夫罗是原本的右贤王,只是长子因为数次战争落下了病根,身子不佳,去年辞去了这个尊贵的位置,而长子的儿子刘豹成为了左贤王,现在的右贤王是他的次子呼厨泉。

南匈奴单于的这个位置被很多人盯着,说实话,他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都是战战兢兢,匈奴是游牧民族,所有人的吃喝都指望着牧马牧羊,只是冬日里牧草稀缺,他们就只能去汉人那里打秋风。今年这种情况尤甚,好几个部族都出现了有人饿死的情况,在这种局势下,他赌了一把。

南匈奴是需要听命于汉人的朝廷的,比方说前中山相张纯反叛,汉灵帝就下旨要求南匈奴派兵平乱,好不容易等到汉灵帝死了,他们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大大地捞上一波,可谁能料到,竟是出了这样的乱子呢?

“单于,不知要派遣何人前往洛阳?”伊屠邪小心地问。

羌渠单于的目光在他们几个身上扫视了一圈,然后看向了一直站在一旁的贾诩,“这位是?”

伊屠邪赶紧给他科普这位甄谋士的来历生平,并且还特别动感情地对将贾诩害到今日这般地步的汉人进行了人身攻击,“这位是甄巧甄谋士,他祖籍凉州武威,以前做过官员,但是因为受到朝廷迫害所以不得不改名换姓地隐匿于民间,他是被人掳掠来的,在得知左贤王的身份后,请求左贤王为他报仇,此人才智过人,是个人才。”

羌渠单于笑了笑,他很快就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转身走回了王帐中,伊屠邪和其他几位将军也站起身,跟了进去,贾诩缀在他们身后,也跟了进去。

“我看甄谋士似乎不精通武学之道,不知是如何从大军之中逃脱出来的?”

贾诩行了一礼,“回禀单于,事发之时,我与几位将军在王帐中商讨如何应对汉军次日的攻击,左贤王那时离营不在,临走前将帐内军事调动交由我等,我等不敢辜负左贤王厚爱,然而战乱一起,大营内人心惶惶,毫无章法,几位将军前去支援未果,挣扎逃离时在汉人枪下救下了我,甄巧万分感念。”

“是这样啊,不知道甄谋士对此次的事情有何看法呢?”羌渠单于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我的孙子我是清楚的,要说他是为了一个女人我是不信的。”

“左贤王并非是沉溺于美色,此事也确有臣下的过错在。”贾诩轻轻吸了一口气,接着说道,“那一日掳掠来的汉人中有蔡邕的女儿,此女精通汉学,左贤王一来是希望能够从此女口中知悉文辞歌赋,二来也是想以此女来要挟汉人。”

“此女毕竟身份不凡,两军相持一时间未有定论,若是真的扯破了脸面,那才是坏了事,是以,左贤王想要迎娶此女,诸般好处想来单于也已经知晓,只是未曾料到有人竟然假冒此女,暗中潜伏进大营。”

“左贤王对此人有所怀疑,所以才离开大营去暗中探访此人的身份,此人名叫徐妧,乃是如今的辅政大臣,益州牧秦政的未婚妻子,此女交游甚广,此次也是领了朝廷的旨意带兵前来,左贤王想要擒获此女,以为要挟,却未能料到,此女居然早就设下圈套,引左贤王入瓮。”

贾诩这样说着,又行了一礼,“这都是臣下的罪过,未能及时劝谏左贤王,也未能及时发现这其中的不对劲之处。”

羌渠单于摆了摆手,“甄谋士此言差矣,你只是谋士,做下选择的始终都是左贤王本人,他若是不愿采纳你的建议,你便是说的再好,在准确也没有半点用处,他若是愿意听你的,你哪怕说的没有一句真话他也会选择去做。”

“如今,事情已成定局,敢问甄谋士打算如何啊?”

“如今,应该立刻派遣使者前往洛阳,赎回左贤王,只是我们的气势绝对不能低,胜败乃兵家常事,汉人朝廷这些年昏聩无能,百姓早有怨言,这一次匈奴出兵,汉人朝廷是十分恐慌的,因为他们两年前才刚刚经历了黄巾之乱,而且现在冀州和青州两地依然有黄巾余孽作乱,所以,他们这个时候是不希望同我们起冲突的。”

“汉人朝廷延续四百余年,早就高高在上,纵然是内囊空了,也要摆好外边的架子,让人觉得他们还如当年汉高祖初建汉朝时那般,乃是天朝大国,赫赫扬扬。”贾诩说着动了些气,他有意将话说得咬牙切齿一些,好完善自己的人设,“经历了桓灵二帝的昏聩之后,朝廷的兵力原就不足,这一次抽调兵马前往凉州已经是在搬空家底了。”

“也就是说,我们想要赎回左贤王,他们也不想要同我们再开战,双方都有利益需求,自然无所谓谁高谁低,是以,单于若是想要派人,应该派遣匈奴贵族前往,以扬匈奴之威严。”

“......既然甄谋士这样说,不如就请甄谋士往洛阳走一趟,将我的孙儿带回来吧,如何?”羌渠单于紧紧盯着贾诩的眼睛,就看到这个叫做甄巧的谋士摇了摇头。

贾诩再行一礼,语气恭敬:“还请单于恕我不能前往,我虽然得左贤王厚爱,为他谋事,为的也不过是有朝一日重新踏入武威地界,将当年害我家破人亡的官员献祭于我家人的墓前,以慰他们的在天之灵。然而,我本身是大汉的子民,朝廷对不起我,百姓却未曾与我有私仇,还请单于见谅。”

他的语气十分平缓,只是听了他的话t的几位将军都露出了不妙的神色,羌渠单于并不信任这个汉人谋士,这一点大家看得出来,让他去洛阳做使者也无非是一种试探,但是甄谋士居然毫不留情面地拒绝了,并且拒绝的理由怎么听怎么不对劲啊。

“甄谋士若真是怀恋故土,一心为百姓,缘何还要到左贤王麾下,看着我匈奴士卒杀了你汉人士卒?毕竟,官员有罪,士卒却是无罪,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贾诩面上没什么表情,他拱了拱手道:“甄巧自从入了左贤王麾下,便知道自己的身份,只是毕竟是故国,有些可以不必去做的事,甄巧还是尽量不去做,毕竟,甄巧此举只是为了私利,并不会动摇单于和匈奴的根本。”

“你倒是胆子大。”羌渠单于意味不明地说,他想了想,“甄谋士今日所言皆是一家之言,听说甄谋士如今孑然一身,很是凄凉,如此,便由我主婚,请甄谋士在我匈奴安家立业吧,如此,百年之后,亦可有人送葬。等到婚后,便由伊屠邪将军和甄谋士一起去往洛阳,将左贤王接回,不知甄谋士意下如何?”

贾诩:......

他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单于,甄巧今年已经六十有八,离入土也没有多少日子了,何必再拖累无辜之人呢?我知晓单于并不信任我,既是如此,还请单于示下,甄巧要如何做,才能让单于认为甄巧没有二心呢?”

羌渠单于这一回倒是发自内心地笑起来,之前左贤王被擒获的那种沉重感一扫而空,“甄谋士是个爽快人,我最厌恶和你们汉人说些弯弯绕绕的东西,我孙儿这一次是栽在那个叫做徐妧的女人的身上,拜她所赐,我匈奴损失极大,既然如此,就请甄谋士替我将那女人擒获,如何?”

贾诩:......

他僵硬着身子,想起了尚在匈奴大营的时候,同徐妧的交流,半晌后,他闭上眼睛,长叹一声,点了点头。羌渠单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让他和其他几位将军一起下去休息了。

给贾诩准备的帐篷不大,里面收拾的却很干净,贾诩简单地梳洗之后,感觉到前景渺茫,徐妧估计早就想到可能会有今天这种发展,所以才会提前和他商量好,若是有机会一定要把她搞到匈奴来。

和徐妧相识至今,贾诩第一次发现,只要是这姑娘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无论其中的过程如何,也无论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羌渠单于这一次要求他把徐妧抓过来,估计也是怀疑在匈奴大营的时候,是不是他和徐妧串通好了的。

按照甄巧这个人设来看,如今的汉人朝廷已经烂到了根上,再加上前不久,汉灵帝才刚刚去世,中原正是一片混乱的时候,在这样的时间点上,甄巧的事情没人会去处理,也就是说,现在能够为甄巧讨回一个公道的,只有匈奴——虽然这个公道是物理上的。

那么,甄巧为了报仇就必须保证自己得到匈奴人的信任,但是信任他的左贤王刘豹被抓起来了,其他人一定会对他存疑,所以,只有他抓到徐妧,才能够再一次获得信任,从而达到报仇的目的。

而且,就算甄巧是骗人的也没有关系,他为了取得信任好知道更多的东西,就一定要抓到徐妧,这么一来,匈奴人是绝对不会亏本的。

但是,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贾诩本人是知道徐妧抓到刘豹之后直接赶回洛阳这件事情的,徐妧回去的这件事情算是保密的,她又是和任红昌同行,就更不会引起人的注意,即便是现在的洛阳许多人已经知道了,但是匈奴这边还不知道,他们还以为徐妧待在凉州没离开呢。

所以,贾诩要怎么在匈奴的地界上,将现在身在洛阳的徐妧抓回来?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觉得这事情真的是难办了,半夜时分,他将白天写好的信塞进了一个小竹管中,然后插在了帐篷外的一棵树上,树干粗壮,上面有着被虫子和鸟儿磕出的坑洞,竹管插在坑洞中,并不引人注目,做完这一切,他就回去睡觉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