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抄书使人快乐 - 始皇大大我们走 - 风羲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0章抄书使人快乐

第70章抄书使人快乐

盯住郤俭是一件很轻松的活计,反正在荀攸一行人到达汉中前,郤俭连门都出不了,贾诩每天会将一些无关紧要的民生问题告知于他,郤俭只需要将这些通通记下来即可,至于郤俭本人的意愿,并不在贾诩和徐妧的考虑范围内。

郤俭现在住在刺史府后院的房屋里,徐妧打通了两间屋子,确保郤俭能够在不出屋子的情况下解决一切个人问题,她每天给郤俭送三次饭,郤俭每一次都在试图说服徐妧,最后的结果都是以徐妧暴打他一顿作为结束。

“明知道不可能,还要如此有意志力地坚持,我都有些佩服他了。”徐妧从后院往前面走,一边跟系统小姑娘抱怨。

“为了活命,人总是有无穷的潜力等待着发掘的,而且,他现在是还不死心,只是,在没有兵权,甚至连所有的手下都已经被调离的情况下,就算是你帮了他,他能怎么办呢?”

系统小姑娘有些不解,徐妧也不明白郤俭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在郤俭本人有了把柄在他们手中的时候,这位前刺史到底想要做什么?

她这样询问了贾诩,贾诩只是神秘地笑了笑,告诉她不必担忧,郤俭翻不出什么风浪。徐妧想了两天,最后放弃了,转而去研究被秦政留下的熊猫团子。

熊猫团子近来又长大了一些,抱起来的时候越发费劲,徐妧艰难地把这只上树的团子从树上抱下来,然后把他按在桌面上,从上到下的一遍又一遍地打量这只小家伙。

熊猫团子啃着竹子安静地看着她,时不时还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十分的天真无辜,徐妧才不会被他这种假象所蒙蔽,她一只手翻着魔法书,一只手对着熊猫团子打响指,随着声音越来越小的响指,熊猫团子也在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化。

一阵烟雾消散,桌子上出现了一个穿着黑白相间衣服的小男孩,看起来白白胖胖,十分可爱,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孩子头上顶了两个半圆的毛绒绒的耳朵,背后出现了一个雪球一样的尾巴,一看就知道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仍旧抱着竹子的小男孩露出了一个萌蠢萌蠢的表情,似乎是不清楚为什么一眨眼的功夫,自己就变了形状。

“这个魔法原来是做这个用的吗?”徐妧低声念叨着,“梅林先生的恶趣味似乎有些重,不过,好像没有转换的魔法。”

她将书往后翻了翻,没有找到解开这个魔法的魔法,这让她有了一瞬间的慌张,不过,她很快想到,或许可以通过逆推来解决魔法的变幻问题。

徐妧又开始用另一只手打响指,在心中将魔法倒念,效果良好,小男孩很快就变回了小熊猫。她合上了书,开始左右两只手交替着打响指,桌子上的熊猫团子一会儿变成小男孩,一会儿又变回来,在数次实践后,那两只圆耳朵和尾巴也隐藏了起来。

徐妧默默吐槽:“所以,这其实是一个看熟练度的魔法。”

系统小姑娘忙着拍照,闻言也只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不过,你不应该用伏羲所著体系的法术吗?为什么会选择用梅林先生的魔法?”

“为了确认一个有趣的想法。”徐妧将书放回了屋子里,然后将桌子上的小男孩抱了起来,变成小男孩后,熊猫团子的体重也相应发生了改变,“我发现,针对同一件事物的效果相同的魔法,使用起来却不一样,梅林的魔法使用起来和在总局的时候效力相同,但是伏羲的法术在这里却得到了削弱。”

“我有理由怀疑这件事情和我的幸运值有一定的关系,不过,现在还没有太多的证据,只能先放着,等到有了足够的证据证明我的观点的时候,再仔细研究这件事。”

她抱着小男孩往外走,路上遇见了准备进行每日‘教学’的贾诩,贾诩好奇地看了一眼徐妧怀中的小男孩,却没有多问,他么打了个招呼,便各自去做各自的。

回到了蜀郡的徐妧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需要做的,处理文书这种事情贾诩一个人就能全部搞定,看守郤俭这件事也费不了多大的心力,好在郑玄已经在蜀郡安置下来,秦政命人安排了清净之地,门外就是一条清澈的溪流和碧绿的竹林,看上去令人赏心悦目。

益州本地闻郑玄之名而来的学子这些日子都聚集在此处,他们不敢打扰这位经学大师的安宁,于是,便老老实实在这附近要么租下房子,要么买下房子,很是带动了一下蜀郡的房地产生意。

徐妧的身份和其他人不同,她来这里是为了抄书——十分悲伤的事情是,在她忙碌了许多天将这本魔法书抄录完成后,以为自己即将得到解放的时候,她还是得继续抄书。

系统小姑娘在这种时候可帮不上她太大的忙,原因只是总局用这种方式来告诉所有的任务者,记住你们的根本任务是收集文化,而不是去做别的,收集文化总共有三个步骤,第一,找到需要t找到的书籍;第二,拿出纸和笔;第三,开始漫长时间的抄录。

通常来说,一个任务者在任务世界中的标准停驻时间是六十年,在这六十年中,大概四十多年是在抄书,另外那十多年是用来成长和获取知识。所以,只要任务者去做了任务,就代表着这人没时间搞事了。

像徐妧这样开局就能够得到王炸的,少之又少,而徐妧之前搞事搞得相当开心,现在依旧要去抄书。

徐妧抱着小男孩去见了郑玄,然后从他那里小心地取出了两本书,去到主屋隔壁的静室,开始认真抄录书籍,在她抄书的过程中,小男孩需要坐在旁边乖乖地看书启蒙。

抄书是一件很枯燥无趣的事情,徐妧本身的文化底蕴是很丰厚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她能够看懂抄录的每一本书,或者说,每一个字她都认识,连起来的表面意思也大概能够弄明白,但是让她讲一讲这些话的深层涵义,她就只好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并且,这个时代的文言文书籍和后世现代文的小说又是两种概念,徐妧抄书的过程痛并快乐着。

小男孩艰难地捧着书蹲在房间一角,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一些伤害,他只是一只弱小,可怜,又无助的熊猫团子,为什么要听话地坐在这里看书呢?但是他悄悄侧头去瞄了一眼徐妧,绝望地低下了头,他打不过那个女人,而且,那个女人身上的气息也令他畏惧。

他只能将书上艰涩的字句记下来,等着晚上接受徐妧的教导,小小的一只熊猫看着书,觉得自己未来的熊猫生涯简直是一眼可以看到边际。

徐妧揉了揉手腕,拿起了下一卷竹简,已经抄录好的,晾干墨迹后被直接传送回总局,等到她抄录完一本书,总局那边会将复制品传递过来——别问为什么不能直接把书籍传回去,问就是总局的规章制度。

“我觉得这个制度真的可以改了,但是那几位大佬却一定要保留这一条,难不成是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徐妧再次提起笔,并且有理有据地对系统小姑娘发出了疑问。

“你的敏锐可以用在其他方面上。”系统小姑娘不知道正在做什么,被徐妧的这个问题问得有些慌张,她平复了一下语气,斟酌地说,“这件事情你暂时不需要知道,对你本人和你将要做的事情无关,但是和隔壁的迦勒底以及时政有关,所以,这事儿等到回总局之后在研究就行。”

徐妧从系统小姑娘的话中听出了很多东西,她不再问下去,而是继续抄录起书籍来。

——

在经历了数天的颠簸后,荀攸一行终于进入了汉中,汉中在之前的黄巾之乱中并未受到什么太大的冲击,再加上已经开春,田垄里,满是挽着袖子的农人在耕种,热烈的气氛给人一种极为繁荣和温暖的感觉,不管是荀攸还是那十个侍卫,心底里同时涌上了一个念头,这位秦太守是个好官员。

他们会在汉中修整两天,再去蜀郡,到了住处后,荀攸简单收拾了行李,便向外走,准备去街上看一看。

然后就无比巧合地遇上了郭嘉,郭嘉穿着一身青色的衣服,一只手里提着一只鸭,一只手里拎着一条鱼,顺便身后还跟着一只白鹅。

荀攸对这个神奇的景象表示了震惊,他在颍川的时候见过郭嘉,知道这个聪明的孩子基本上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现在这种分外居家的造型宛如梦中。

郭嘉也看见了他,快步走了过来,“公达兄,好久不见,怎么突然来汉中了?”

“过来代替长辈拜访故旧,听说你在秦太守手下做事,现在看来倒是深受重用,我后日离开,有时间可以去酒肆坐一坐。”荀攸这一次出行,全程都会被侍卫盯着,虽然现在跟着他的侍卫离得不近,但是很多话也不能说,在汉中和秦政见面也只能是公式化地客套客套。

郭嘉自然是知道这其中的意思,他和荀攸定好了时间和地点,便拎着东西回太守府了,晚间的这场会面,他还要好好准备一二,这样才能够得知更多有用的信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