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弟弟混的太惨了
第62章弟弟混的太惨了
这场早间会议其实非常的简短,主要议题只有两件事情,一件是凉州的动向,以此延伸出征兵、练兵,如何得到益州的自治权等一系列分支事件。另一件事则是郑玄入蜀,没错,这位经学大家在接到邀请的半年后,终于整理好了所有的家产,带着一些学生往益州来了,去迎接着未经学大家的人选暂时未定,但是从这件事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那便是人手不足。
目前,秦政手下用的是益州固有的领导班子,汉中那边,荀彧离开前打理好了一应事务,让秦政得以在蜀郡待上更长时间,但是他毕竟是汉中太守,总不能一直不在。可是他一离开,蜀郡这边也未必压得住,贾诩和郭嘉虽然不至于身兼数职,可一个个的也不轻松,秦政提拔了张任和甘宁后,好歹军事这一块的压力减轻了一些。
在徐妧回来后,有一部分工作可以直接移交给徐妧,郭嘉得以抽出手来轻松一些,但是他接下来还要继续负责蛮族那边的事务,准确地说,工作甚至比之前更重了一些,简直是令人悲伤。
好在郭嘉并没抱怨庞大的工作量,虽然徐妧觉得很可能是他觉得现在的工作很有趣,在完成工作的时候还能学到不少的东西,这才如此积极,并且,在历史上,对于郭嘉的记录主要是记载他在军事上的成就,但是就徐妧目前来看,秦政大有把郭嘉打造成十项全能的意思在。
其实益州现在的这个领导班子,对于治理这一州之地已经非常够用了,只要没有战争,两个顶尖的谋士和两个武力值很算得上数的武将基本就能保证益州的安稳。可惜,秦政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这一州之地,所以,他现在需要更多的人才。
郑玄入蜀是一件好事,他带来的弟子中有一些只需要稍加调理,就能够直接开始工作,文官这一部分暂时是不用愁了,而这个时代的文官也并非是后世那般,他们学的是君子六艺,能文能武,若是真的有了战争,也可以让他们改变一下形态,去客串一下武将。
而郑玄带来的最重要也是最宝贵的东西,是书籍,一位经学大家的书籍收藏远非常人可比,这些书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普及知识的确很重要,而且是一个漫长的工作,而一下子让所有的人都能够读上书也是显而易见的不现实。
益州本地就有书院,能够入学的九成九都是当地的士族子弟,能够入学的寒门子弟寥寥,秦政并不打算继续放任世家这样坐大下去,但是又不能够完全地抛弃世家,半年前的蜀郡内乱给了他一个非常好的理由整治,现在的益州境内,还能存在着的世家都是聪明人。
现在的益州维持这一种诡异的平和,秦政和这些还存在的世家之间也维系着岌岌可危的关系,世家现在还不出手,一来是因为秦政之前的杀戮让他们吓破了胆,一时半会儿的不敢再试探,二来则是这些家伙至今还在想着是不是能够从秦政身上捞点儿好处出来。
这就是世家,即便是一时的不得意,也一定要在别的上边找补回来,这些也曾经打过把自家的女儿嫁给秦政的主意,可惜主意打到一半,刘宏那边就赐了个天下皆知的婚事出来,这无疑是让益州的这些世家气得磨牙,他们虽然对朝廷派来的官员态度暧昧,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朝廷的态度也暧昧,不管怎么说,他们现在还是大汉子民。
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宏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所以,现在摆在秦政和一干人眼前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尽快加强益州的军事力量。而同样近在咫尺的一件事情就是迎郑玄入蜀。
用徐妧的话来讲,他们既不能做得过于热切,也不能太过冷漠,像郑玄这样的经学大家,见多识广,做得过了容易掉好感,而且他们需要的是尊重,尊重郑玄,尊重知识和学问,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徐妧最感兴趣的是郑玄带来的书籍,这可是她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她还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去做,所以,去迎接郑玄的人中便不包含她。
徐妧在蜀郡没待上几天,就收拾行李准备去荆州,在她将秦政引入魔法的世界后,秦政的进度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徐妧毫不怀疑,等到她从荆州回来,就能够看到一个魔法大家,这让她既有些挫败,也有些欣喜,想想吧,她居然引导着秦政走上了魔法这条路,她居然t成为了始皇帝的引路人!
这让徐妧的心情变得好起来,即便是在年假其间还要出差工作这种事情都没有让心情变差,况且,她这一次去荆州也是为了探望一下自己已经离家半年的弟弟徐庶。
徐庶的运气显然不错,到了荆州没多久就成功地成为了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弟子,而也是在他拜师的时候,兖州泰山郡丞诸葛珪带着儿子来荆州探望弟弟诸葛玄,诸葛玄是刘表的属臣,而刘表在光和七年被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中平二年的年初又代替王睿成了荆州刺史,徐妧这回来荆州,也有想要见一见这位的意思在。
诸葛珪目前有两个儿子,长子诸葛瑾,幼子诸葛亮,因为诸葛珪同司马徽关系不错,便把幼子诸葛亮交托给司马徽,让他代为照看一些日子,诸葛珪则带着长子去进行官场上的一些应酬,而刚刚拜入师门没多久的徐庶就接手了照看诸葛亮的任务。
诸葛亮这一年只有三岁,却可以看出来他日后一定会很聪明,徐庶跟他相处了一段时间,觉得这孩子还是挺有趣的,而诸葛亮也觉得徐庶是个聪明的大哥哥,于是,也很愿意和徐庶待在一起,司马徽给徐庶上课的时候,诸葛亮就坐在一旁听。
最开始的时候,没人觉得这么小的一个孩子能够听明白司马徽所讲的东西,但是徐庶在课后与诸葛亮进行过几次交流,发现这孩子虽然有一些思维还很稚嫩,但是最中心的问题却已经看的很明白,这不由得让他啧啧称奇。
徐妧到的时候,刚好见到诸葛亮骑在徐庶的脖子上,被徐庶带着往前走,这神奇的一幕让徐妧双眼发光,她赶忙让系统小姑娘将这历史性的一幕拍下来,然后对着年仅三岁的小孩子发了发花痴,“看一看,年少的武侯,多么罕见啊!”
“别说的像是濒危动物一样好吗?”系统小姑娘一边叹气一边说,然后把三岁孩子作为了自己的头像——这可是活生生的武侯,虽然年纪小了些。
徐妧没声张,而是跟在徐庶身后走,她这一回走的水路,下船的时候一点儿都没觉得疲惫,这才有精力跟着徐庶和诸葛亮爬山,到了半山腰,徐妧看着这两个人走到了一片空旷的土地上,支起了一个筐,往里面撒了些粮食,用细绳拉扯着,等待着几只迷途的鸟儿钻进陷阱中。
“所以,我为什么要爬了半座山来看他们捉鸟?”徐妧有些怀疑人生。
“我怎么知道,不过,这大冬天的,哪里来的鸟被他们捉?”系统小姑娘也有些怀疑统生。
她们就看着这一大一小非常有耐性地在草丛中趴了快半个时辰,但是仍然没有任何一只鸟飞过来,徐妧终于看不下去了,她几步走到徐庶身边,伸手拍了拍徐庶的肩,“弟弟啊,你们想要捉的是什么鸟?”
她并不觉得徐庶是一个这么有童心的人,所以她正在思考让徐庶在这里捉鸟的原因,徐庶却被她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差一点心脏停摆,等到他反应过来站在他身边的是他的亲姐姐徐妧而不是什么别的人之后,这才大喘着气,放松下来,“阿姊,你要吓死我了,你怎么来荆州了?”
“之前我不在蜀郡,赶在过年回来了,见了母亲,然后过来见见你,免得你一个人孤零零的,你这是为了什么?”徐妧指了指那个空荡荡的筐,然后发现徐庶脸上露出了一种混杂着心虚和悲伤的神色。
徐庶看了看诸葛亮,诸葛亮也看了看他,两个人一起叹了口气,“阿姊,老师喜欢吃菜,不喜欢吃肉,我和阿亮这段日子一点儿荤腥都没尝过,所以——”
他拖长了语调,脸上写满了绝望,徐妧捂住了脸,亏她还以为徐庶是有什么大事筹谋,谁能料到只是为了给自己私下里开一顿火,她看了看徐庶的脸,发现虽然精气神还好,但是脸比半年前瘦了不少,看徐庶今天这举动,估摸着是第一次溜出来捉鸟,这应该是实在忍不住了。
徐妧拍了拍徐庶的肩,从内心里表示了对他的同情,“弟弟,这里是捉不到鸟的,与其在这里捉鸟,你为什么不进城去买一只鸡呢?”
徐庶的脸色在她说完这句话后彻底地灰暗下来,他和小小的诸葛亮抱成了一团,缩在树下可怜极了,“阿姊,我没有钱!”
徐妧:......弟弟啊!能混到这个份上,你也实在是太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