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当今局势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勉强算是有一段缓冲的时间了。
赵平穿越到东汉末年,又恰巧遇到了张角这样的大人物,他自然是不甘平凡的。
穿越前,他出生就在罗马,也没有享受过任何拼搏的过程,人生从出生开始就是成功的。
从小他就接受了精英教育,一路从小学升到顶尖学府,他都是顺风顺水,从未遇到过任何挫折。
他路上的荆棘早就被他父亲用金钱给铺平了,所以他也并没有吃过任何拼搏的苦。
正是这样顺风顺水的人生经历,让赵平从小便养成了超乎常人的自信。
到了这个时代,自然他也不甘心屈居人之下。
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而来的人,他虽说没有那种天生便高人一等气势,但还是觉得自己不会输给这个时代的人。
那些从历史上看到的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等等,虽说敬仰,但绝不畏惧。
让赵平老老实实的去他们手下做事,是绝对不可能的,既然这样,那就只有自己组建势力,和他们一战了。
在这五天的时间里,赵平想了很多,他确信凭借他对历史的熟知和他的能力,无论在哪个诸侯手底下,都能过得很好。
但他仔细的代入其中想了想,觉得这样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如果不轰轰烈烈的去拼搏一场,临了,难道不会留下遗憾吗?
思来想去,赵平最终还是决定自己组建势力,和这些天下英雄,好好的斗上一斗。
既然要组建势力,那自然要了解当今的局势,并且还要有能够组建势力的资本。
赵平开始分析起了现在整个天下的情况:
当今天下,局势并不算复杂,虽说灵帝昏庸,但大汉还是能够勉强支撑下去。
各大世家贵族,在灵帝的威压之下,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在暗处积蓄实力,等待天下大乱。
这也就是说,在黄巾之乱发生之前,赵平有比较安稳的三年时间能够去发展壮大自身。
并且他有一个寻常人都无法拥有的优势,他的师傅是张角,张角这个名字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赵平如果能够取得张角的信任,那便能够获得大量的资源,能够为他前期的势力发展提供巨大的帮助。
作为回报,他可以帮助张角谋划黄巾起义,但赵平绝不会参与进去,这注定是一场失败的战争。
黄巾起义失败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大汉底蕴犹在,不是简单的一场农民起义便能够撼动的。
赵平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帮助张角,让他撑更长的时间罢了,最终的结果一样是败亡。
赵平绝对不会将希望放在黄巾起义身上,他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积蓄实力,然后再参加诸侯争霸。
确认了自己接下来的计划之后,赵平就要开始准备了,第一步他必须要取得张角的信任,并且得到其支持。
第二步就简单许多,在张角的支持下,赵平有无数种方式能够发家致富,获得大量钱财组建势力。
钱财对于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来说是最容易获取的东西,赵平有大量的商品可以售卖了。
第三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赵平准备用张角的黄巾起义给自己换一块地盘,一块足够支撑他争霸的地盘。
这三步便是赵平的初步计划,当然想要实行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需要一步步慢慢谋划。
在脑海中打好腹稿之后,赵平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浊气,这样长时间的高脑力思考,很累。
大量脑细胞的消耗,让赵平感觉有些疲惫,看了看天色,已经不早了,赵平没有再继续思考。
明月高悬,和衣而眠。
第二天一大早,赵平便早早的起了床,身体已经恢复了他不可能再像前几天一样,天天躺在床上休息。
要想博取张角的好感,他自然要表现的勤奋一点,没有人会喜欢懒惰的人。
赵平起来的时候,天刚蒙蒙亮,太阳刚刚越过地平线,赤红的光芒映射在云层中,将云染成红色。
看了眼日出天边的红后,赵平洗漱干净,来到了厨房准备煮粥。
可进入厨房后,赵平傻了眼,汉代的厨具,非常的简单,就只有一口“锅”,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锅”还不是现在用的铁锅,而是一座巨大的青铜鼎,当然,平民百姓是用不起青铜鼎的,他们一般用的都是陶罐。
赵平看着青铜鼎,心中泛起了嘀咕:“用这玩意儿煮东西吃,真的不会重金属中毒吗?”
强忍下心中的害怕,赵平抓了两把粟米放入青铜鼎中,用火折子点燃了柴火,开始熬起了粥。
不一会儿,粥的香味便开始在整个厨房弥漫起来,这引得正准备走入厨房的张宁,一声惊疑。
张宁还以为家中进了贼,正准备喊张角的时候,却被赵平出声阻止。
“师姐,是我。”
赵平的呼唤声,让张宁打消了喊张角的念头,有些疑惑的问道:
“师弟,你怎么跑到厨房来了?是不是饿了?师姐这就做饭给你吃。”
赵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是,师姐,饭我已经做好了,你等会儿便叫师傅起来,咱们一起吃吧。”
“我煮了一点粥,至于其他的菜,我倒是没有看到,所以也没有做。”
张宁惊讶的看着赵平,显然是没有想到这个小师弟竟然还会做饭,问道:
“师弟,你什么时候学的做饭?圣人,不是说君子远庖厨吗?你一个大男人进什么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