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山园小梅 - 三国:黄天当立 - 一点墨染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五章:山园小梅

在全场都安静下来之后,青翠楼明面上的管理人,一位中年女子站上了中央的高台。

中年女子落落大方的开始主持起了这次诗会,念起了开场词,说道:

“感谢各位客官,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到我青翠楼参加本次的诗会,在这里先感谢各位到来。

本次诗会,我们有一个特别的节目,那便是推出新的花魁,到时候,花魁会亲自表演节目,供诸位客官欣赏。

诗会的流程,我相信来的各位客官都应该清楚,就像这样的诗会,我们已经办了十年了,在这里我便不重复了。

等会儿,会有专人为诸位客官送上笔墨,你们将自己的大作写在布上,最后会由我们的考官统一打分。

分数最高者能够获得本次奖励,黄金百两,文房四宝一套,和花魁共进晚餐的机会。

说到这里,我相信各位客官心中都已经有了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标,希望各位能够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在场的气氛被中年女子推向高潮,就连那些不喜欢文学的富商,也不由自主的被感染。

赵平看着中年女子,向一旁的书生问道:“吴兄,此时站在高台上的这位是谁?我看她好像在青翠楼的地位不低。”

“何只是不低呀,她就是青翠楼的掌控者,我们都叫她宋妈妈,具体的名字没人知晓。

在洛阳非常吃得开,背后的人权势非常大,以我的层次不知道是谁,根本接触不到。”

听完书生的介绍,赵云心中倒是有了些想法,看来这位还是个奇女子,不简单啊。

这青翠楼背后的人肯定是某个大世家贵族家的公子,又或者是皇室的人,否则不可能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开青楼。

中年女子走下高台之后,便有许多丫鬟模样的人端着托盘,走了出来,托盘上放着的,赫然是笔墨布帛。

这样规模的诗会,自然不可能用纸或竹简来写东西,用的都是纯白色的布。

赵平忽略统计了一下,就光是这写字的布,都得不少钱,办这样一场诗会的花销很大。

赵平从丫鬟的托盘上拿起了,属于他自己的一套东西,放在桌案上等待着题目。

对于诗词,他并不会,但他会抄,他脑子里有许多经典的诗词,拿出一两首,就足以秒杀在场所有人了。

这后世的经典,都是经历过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实验的,不是经典,没有办法出现在赵平脑海中。

书生也拿了一套用具,对着赵平问道:“赵兄,你平日里是擅长四言、五言还是七言?”

“没有特别擅长的,但都略知一二,具体些什么事还得看他们出什么题。”

赵平没有把话说的太满,虽然他有必胜的把握,但谦虚一点总归是更好。

书生点了点头,他最擅长的是五言诗和古体诗,对于七言并不擅长。

由于他今天和赵平是初相识,虽然聊得很好,但并不了解赵平的学识,所以也想看看赵云会写出什么样的诗?

要是赵平写出的诗比他好,那他就会真心实意的认一下赵平这个好兄弟,将其引为莫逆之交。

可如果赵平学识并不行,只是沽名钓誉,那他们就只能做普通朋友,日后再也没有交集了。

赵平显然是不知道书生心里的想法,要是知道了,绝对会骂书生,狼心狗肺。

亏他还想着每三天给书生,送一坛醉仙酿,书生竟然还要考验他的学识,简直是恩将仇报。

所有人都拿到作诗的工具后,中年女子再一次登上了高台,向所有人宣布,今天诗会的题目是什么?

中年女子朗声说道:“各位客官,听好了,咱们今年诗会的主题是梅花,时间为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后必须交上作品。

如果有人没有将作品交上来,那就会被我们青翠楼除名,再也无法进入我青翠楼。”

女子的声音有些冷冽,显得很不近人情。

赵平倒是不在意这些,反正他又不住在洛阳,能不能进青翠楼对他来说并不重要。

但来都来了,就写首诗,也算是人前显圣一把。

赵平听到题目之后,开始在脑海中筛选起了诗词,写梅花的诗词,出名的太多了,到底选哪一首好呢?

想了一会儿,赵平都快想出选择恐惧症了,还是没有想出来,一旁的书生也是冥思苦想,没有动笔。

二楼大部分人此时都还在思考,没有动笔,反倒是一楼的人,不时就有人说写完了交卷。

这并不是说一楼的那群富商比二楼的这些人有学识,而是他们早就准备好了,许多的诗词,就只等待诗会的时候,拿出来抄一遍。

他们准备的诗虽然很平庸,但至少不会出丑,反正他们是为了花魁来的,诗会能不能得奖他们并不在意。

思考了很久,一旁的书生都开始动笔了,赵平依旧还在想,书生诧异的看了一眼赵平,有些怀疑。

“赵兄怎么还在思考?难不成他要写的诗很困难?时间已经不多了,要是再想下去,到时候写不完就糟了。”

书生不敢再去担心赵平,他自己的事还没有想完,先把自己管好吧。

在时间只剩下半炷香的时候,赵平终于拿起了笔,在洁白的布上写下了他要写的诗词。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写到这里,赵平就停了下来,后面半阙诗的内容不适合于这个场景,并且赵平觉得仅仅这四句就足够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