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十常侍张让
赵平洒脱一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三人谈论到很晚才休息,第二天一大早,赵平依旧在生物钟的驱使下按时起床。
赵平起床的时候,其他三人还睡得很香,他也没有去打扰这三人,而是开始每天的固定晨练——练剑。
功夫就是这样的,每天都必须要按时练习,一段时间不练手就会生疏,功夫就会倒退。
拳谚有云:一日拳练一日功,一日不练百日空。
赵平并没有带剑过来,但袁绍这里怎么可能会少得了宝剑?赵平在问过宋妈妈之后,便找到了一柄宝剑。
赵平在无人的后院,练了半个时辰剑,等他练完剑,其他三人也正好起床,四人在一起吃了早饭。
吃完早饭之后,赵平和书生便准备离开了,他们也不能一直待在青翠楼,何况赵平还有要事要做?
赵平原本想拒绝诗会的奖励,但最终还是拗不过袁绍,袁绍豪气的说道:
“赵兄,你若是将我当朋友,那就不要拒绝,我给你一千两黄金,当做买诗的费用。”
赵平也只能含泪收下这一千两黄金,出了青翠楼,书生询问赵平要不要去他家做客,被赵平婉拒了。
赵平今天的行程早就做好了安排,他等会儿就要去十常侍之首张让的府上,暂时还没有时间。
赵平问了书生他家的地址,准备等拜会张让之后,再去书生家做客。
赵平乘车回到了洛阳周边的县城,在客栈中拿到了波才给他准备好了的奇珍异宝,骑着他的骏马,再一次入了洛阳城。
这一次他就不准备再回县城了,就住在洛阳城中,反正意外发了一笔小财,狠狠的消费。
在洛阳找了一家上好的客栈,赵平把马扔在客栈之中,人却是前往了张让府上。
他刚刚看了一下波才准备了奇珍异宝,确实很不错:鸡蛋大小的夜明珠,价值连城的宝石。
赵平相信这些东西一定能够让张让满意,他要交换的官职,不过是个郡守而已,这些东西绰绰有余。
赵平仔细研究过后,最终决定将地盘选在了青州,为什么选择青州这个地方呢?
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点,青州这个地方人口不少,赵平只要有钱就可以很快的组建起来精锐的军队。
第二点,青州的世家力量不强,赵平能够很快的掌握当地的力量,不至于被世家掣肘。
两点结合起来,青州就成为了赵平起家的宝地,赵平也很有信心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掌握整个青州。
青州没有什么厉害的人物,以赵平的手段,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郡守,但也没人规定,郡守只能掌握一个郡啊。
整理好衣裳后,赵平轻轻敲响了张让府中的大门,只用了几个呼吸,便立刻有人将门打开。
开门的是管家装扮模样的男子,男子看着赵平有些陌生,问道:“汝是何人?来张候府上干嘛?”
赵平没有立即回话,而是从兜里掏出了一袋银子,隐秘的递给了面前的男子。
男子轻轻一抖就知道袋子中银子的数量,确认赵平给的银子数量不少后,立刻露出了笑脸。
赵平也借机开口说道:“大人,我是来找张侯商议要事的,还望大人能够通报一声,让我进去。”
男子连声答应,收了赵平的好处,自然要给赵平办事,这是他一向的准则。
他的规矩都是跟着张让立的,可以收别人东西,但是别人拜托的事情也一定要完成,否则就得给别人退回去。
让赵平进去这件小事,男子还是可以决定的,至于张让能不能答应赵平的请求,那是张让的事,和他没关系。
男子直接便带着赵平进入了张府,将赵平带到大厅中后,男子进入了书房,告知张让。
赵平之所以会选今天的时间,就是因为今天是张让休息的日子,不用入宫,伺候皇帝。
一个月他也就只有这么一天休息,不是重要的事情,一般没人会来打扰他。
张让听管家汇报,说有人找他有要事商议,知道自己这是来生意了,没有拒绝和赵平见面。
赵平只等了半炷香的时间,张让便从书房来到了大厅中,看到张让,赵平起身行礼说道:
“小子赵平,见过张侯爷,侯爷万福金安。”
伸手不打笑脸人,赵平是将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起手便是行礼,问好,张让挑不出一点刺,并且非常开心。
作为一个身体残缺的人,很多事情张让都不是非常在意,唯独对于别人对他的态度非常在意。
有些人求他办事,可对他的态度非常不好,将他视作阉党,对于这种人,张让只想说:
“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要想求他办事,最少态度得好一点吧。”
赵平刚刚的态度,张让非常满意,语气亲切的问道:“后生,有什么事情让你来找我啊?”
赵平笑着说道:“侯爷,事情是这样的,小子的年龄已经到了,想要入朝为官,可惜没有门路。
听人说侯爷这里是最有门路的,所以便求到了侯爷身上,想用些东西换个官职。”
赵平直接开门见山,没有隐藏自己的目的,他知道像张让这样的阉人,对于那些虚伪的面目早就看过无数次。
说假话是过不了关的,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够让张让真心实意的帮他。
张让看到赵平如此坦率,欣赏的说道:“你小子倒是不错,没有像那些人一样,开口就是假话。
有些人求到我这里,一开口就是什么很敬仰我,我一个太监,有什么好敬仰的,一听都知道是屁话。”
说这话时,张让的眼中难免闪过几丝落寞,显然,他对于自己的太监身份还是有几分遗憾的。
赵平没有在这个时候再说张让的伤心事,拿出身后的小包袱,岔开话题说道:
“侯爷,我这里有几件宝贝,想让您给我鉴赏鉴赏,以我的眼力,看不出来有多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