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出征剿匪
春之秋来,岁月变迁,转眼半年的时间便已经过去。
营陵县外,军营之中,三万名士兵身着精甲,手持长刀,一招一式,演练着杀伐技巧。
三万名士兵,排列整齐,无论是横看还是竖看,都如同一条条整齐的长龙,一入眼便能看出训练有素。
赵平一袭黄金甲,站在这三万大军前,腰间悬挂着宝剑,浑身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气势。
这半年来,赵平一直跟着大军一同训练,各方面的实力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尤其是剑术,他已经距离王越不远了。
赵平看着面前训练有素的军队,心中非常满意,这是他半年来最大的成果,接下来就要去检验检验了。
赵平大声说道:“将士们,首先我要恭喜你们成功通过了我的考验,全都留了下来,成为了一名战士。
但想要彻底达到我的标准,你们还缺乏一项最后的试炼,这次试炼,很可能会有伤亡,你们敢去吗?”
“敢~敢~敢~”
三万人同时大喊,喊声响彻云霄,气势之盛,可比拟十万之众。
赵平笑着说道:“好,不愧是我的兵,有志气,既然没人害怕,没人退缩,那咱们就一个字——干。
这次的任务由我亲自带队,目标是剿灭整个北海境内的匪寇,留他们到现在就是用来磨练你们的。
这些匪寇全都是穷凶极恶之辈,手底下都有几条人命,可不会对你们手下留情,你们若是心慈手软,丢掉了就是自己的命。
我告诉你们,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我希望你们完完整整的去,能够完完整整的回来,不要有人再也回不来了。”
说完之后,赵平开始安排如何进行作战,他自己带着一万人,去攻打北海郡最为强大的山寨。
至于其他两万人则是分散开来,由各自的将领带领去进攻中小山寨,必须保证每个人都有充分的磨练。
分配完各自带领的人员后,所有人便开始各司其职,经过这半年的训练,他们都成为了精锐的士兵。
赵平为每一名士兵都配备了专属铠甲和武器以及带有编号的战马,这样的装备,可以说是武装到牙齿了。
大部分正常的官兵都只能佩戴皮甲,能够全员佩戴铁甲了,赵平记得好像就只有高顺的陷阵营了。
但赵平可以肯定的是,他手底下的这些人见过血后,战斗力不会比高顺的象征性差,甚至还要更强。
这半年来,赵平在这些新兵身上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可以组建十多万大军。
这样训练出来的成果,赵平这几天就能够看到了,如果能够达到他想要的成果,那他所有的付出就不算白费。
可如果这三万人没有办法达到他想要的效果,那赵平接下来的计划,就有些难度了。
赵平也想知道,这三万人真实的战斗力如何?没有参照物,就自己找一个参照物吧。
这些北海郡盘踞多年的悍匪,就是最好的参照物,赵平从李杰口中得知,北海郡其实一直都有匪患。
可由于李杰自己是名文官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办法去肃清这些悍匪,这也就使得这些匪徒更加猖獗。
不过,他们也并没有在北海郡大肆劫掠,因为北海郡的百姓实在是榨不出什么油水,别说钱财了,连粮食都很难劫到。
这些悍匪通常都只打劫过往的商队,遇到货物多的商队,护卫多的商队,他们便要些过路费。
如果遇到的是小型商队,或许所有的一切都会被这些匪徒给吞掉。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匪徒在,北海郡的商业从繁荣不断落寞,在赵平到来前,甚至已经趋于凋零。
除了那些大型的商队之外,很多小型商队都不会来北海经商,这也使得北海经济根本发展不起来。
赵平到来之后,从李杰口中得知的这个情况,并没有在第一时间便向朝廷请求援助去围剿匪徒。
这些匪徒,就是留在今天用的,这些人手中都有人命,杀起来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能够让战士们起到磨练作用。
手中见过血后,赵平肯定,这三万名新兵都能够发生蜕变,彻底成为军中精锐。
赵平骑着一匹白马,行驶在大军的最前面,他身后跟着的是一万骑兵,两队排成长龙,动作整齐划一。
离开军营后,赵平突然加速,双腿一夹,胯下白马便开始飞奔起来。
跟在他身后的骑兵,也纷纷加速,保持着和赵平很近的距离,不敢有丝毫的掉队。
骑兵队伍,最难的就是在冲锋的时候还能保持阵型,可赵平身后的这一万骑兵,没有一丝一毫的队形混乱。
全都坐在马上飞奔,可每个人之间的间隔距离都是差不多的,看上去异常整齐。
要想做到这一步,必须得经过大量的训练,光从这点上看,这支骑兵已经能够成为精锐了。
如果他们能够完成骑射,以及各种阵型的骑兵冲锋,那他们面对异族骑兵时也不会落入下风。
北海郡不算太大,在赵平等人全速行军之下,仅仅用了半日,便赶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柳泉县。
柳泉县旁边的山林中,就盘踞着整个北海镇最大的一窝匪寇,这伙人无恶不作,周边百姓深受其害。
这一次赵平就是专门来剿灭这一波匪寇的,这伙匪寇的人数大约有一千人,有着易守难攻的山寨。
赵平要想以最少的伤亡击溃这伙匪寇,还得做出周密的计划。
山林中骑兵派不上任何用场,也就是说赵平只能够让这一万人徒步进入山林,赵平有些担心。
这些匪寇常年混迹于山林之中,对于周边山林的地形了解,远远要超过他们这些外来人。
这半年来,赵平没有对这些新兵进行过专门的三年作战训练,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适应山林作战。
赵平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先花一点时间来训练一下山林作战,再去剿匪。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