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朝堂上的斗争(二)
此话一出,除了坐在龙椅上的刘宏和站在台阶上的张让不惊讶之外,所有人都感到惊讶。
这名官员就是张让安排的,张让在朝堂上有自己的势力,否则他也不可能和世家打擂台这么久。
站在武将最前列的何进皱了皱眉头,他还没有搞清楚这其中蕴含的状况,却看到三公之一的袁逢,站了出来。
袁逢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此举不妥,还需将这计划说出来,让咱们所有人都看看。
如果这真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那自然是可以全国推行,可如果这只是吴大人的一厢情愿,可不闹了笑话?”
袁逢知道,刚刚站出来的那人是张让的爪牙,虽然不知道张让的目的是什么,但缘分必须给他添添堵。
张让看到袁逢站出来,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心想:“来的好,你要是不站出来,我还真不知道怎么找你的晦气?”
张让开口说道:“司空大人,所言极是,咱们也不能听信一人之言,既然这样,那就让咱家来读读这份计划如何?”
刘宏没有说话,其他人要么不敢得罪张让,要么觉得这个办法可,都没有作声。
张让走下台阶,将写着计划的布帛,拿在手中,缓缓打开,冲着众人念了起来。
等张让将布帛中的计划念完,刘宏第一时间便鼓起掌来,大声说道:
“好好好,没想到我大汉竟然还有如此贤才,此法一出,不仅造福百姓,还能够为朕赢得威望,真是一举两得。
诸位爱卿,尔等觉得计划如何?”
刘宏刚刚的话已经为这些人接下来说的话定了基调,如果有谁敢说这计划不好,肯定会被刘宏记恨。
这下,袁逢和何进都陷入了沉默之中,此时他们二人怎么可能还不明白,这是张让设的局。
他们两个已经被算计进去了,现在要想的是怎么少付出点代价脱身。
何进直接说道:“天佑陛下,这个计划确实非常不错,不仅能够造福百姓,还能够提高陛下的威望。
提出计划的人,确实是个人才,我觉得应该要重赏,不过,我想知道,这个人是谁?”
何进觉得能够想出这样计划的人确实是人才,他想试试看能不能招揽到自己的阵营。
袁逢看出了何进的想法,不由得摇了摇头,这个家伙还是太嫩了。
这摆明了是张让的人,不然张让会为了此人如此费心费力吗?张让又不是什么大善人。
袁逢是不会问这么没有价值的问题的,他现在想的是张让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帮此人邀功,张让最终想让此人坐什么样的位置,这才是袁逢最关心的事情。
听到何进的问题,张让直接用眼神示意刚刚站出来的官员说话。
那官员直接对着何进说道:“回禀大将军,献上这个计划的人是北海郡太守赵平。”
“赵平,这是谁?怎么好像没有听说过?哦,原来是他。”
何进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最终想起来赵平是山园小梅的作者。
何进由于是屠户出身,一直都对于自己的身份有些介意,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他一直坚持学习。
在场也有部分官员,记起了赵平这个人,赵平在洛阳的名声还是很大的。
听到这个名号后,在场的这些官员也能够接受,毕竟能够写出流传千古的名诗,有这份才华,也不足为奇。
张让看到文武百官听到赵平的名字后,都接受了这个方案,趁热打铁的说道:
“陛下,能够献上这样的计划的人,绝对是难得的良才,并且他对于陛下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我认为应该提拔。”
刘宏挑了挑眉,没有开口说话,他想要看看世家和何进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袁逢看到张让终于露出獠牙,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张让这次只是为一个人谋求好处,不会付出太多的利益。
何进则是觉得提拔这个赵平,未尝不可,他现在还不知道赵平已经是张让的人,他还想尝试拉拢一下。
刘宏看到世家和外戚都没有说话,知道这次算是他们吃了一个闷亏,他们的态度是默认了。
刘宏看了看文武百官后说道:“北海郡守赵平,献策立下大功,等计划全国推广取得成效之后,再对其封赏。”
这个结果也是张让和刘宏商议后的结果,他们认为赵平的年纪还太年轻了,无法胜任,青州刺史这样大的官位。
但要是计划推行成功,赵平就能获得非常好的名声,再去当青州刺史,就没有太大的阻力了。
袁逢的脸色立刻变阴沉了下来,如果现在封赏,最后封赏的东西肯定不会太于过于珍贵。
等到赵平的名声真的闻名天下的时候,封赏的东西可就不轻了,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
可袁逢最终还是没有站出来阻止,现在的大汉还在汉灵帝的掌控之中,他们袁家还没有办法完全控制朝堂。
他现在出声反对,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还会得罪灵帝,得不偿失。
这一次的亏,他们是吃定了,张让既然布局了这么多手,就不会无功而返。
袁逢将这个仇记下了,同样也将赵平这个人记下了,之后会将这一次的场子找回来的。
接下来,没有什么事情之后,便退朝了,张让和刘宏回到后宫后,笑声就没有停止过。
刘宏好久没见世家吃瘪了,今天看到袁逢阴沉的脸色,让他非常开心。
站在刘宏身旁的张让脸上的笑容也是没有停过,被世家和外戚联手压制了这么久,今天他终于是扬眉吐气了。
前面在朝堂上,他的人一直被打压,还有一些被流放,让那些想要投效他的人,都不敢投效。
今天之后,原先那些想要投效他的人,又会重新投入他的怀抱,让他的势力增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