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百家之力 - 三国之败家子闯天下 - 花疼君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95章百家之力

相比于曹操和刘备,孙权孙策要相对好一点,虽然是在东吴,在现在的这个荒芜的地方,可是这里多渔民,他们可以捕鱼,有了这些渔民,孙权和孙策两兄弟要相对好一点,最起码他们没有挨过饿……

大汉生产力的急速变革,其实也不仅仅是农家他们一家学派的贡献,而是融合了墨家,道家冶炼派,公输家,阴阳家的监天派,以及儒家的影响,杂家促进的买卖流通等等各方各面等诸多成分共同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总的来说,现在的大汉的有这么六大产粮区,第一个是就是在南阳郡,第二个是关中平原的八百里秦川,第三个是晋中平原,第四个是河套地区,第五个是在河北冀州的华北平原,还有第六的辽西平原这么六个超级巨大的产粮区。

这六大产粮区,而且基本上都是大汉专门有农官在上面负责种植,种植的粮食全部归大汉的朝廷所有,除了这六大产粮区,大汉的小农民家中也各自有着自己的田地,在大汉的全国各地兴修水利的便利下,大汉底层老百姓的自己各自种植的粮食,上两成的税收以后,温饱已经完全没有了问题!

这就是大汉的社会变革,这些事情,也是大汉的丞相袁绍,努力了三四年,杀了无数的抗拒者之后,终于完成的社会体制改造!

现在的大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体质呢?

说出来,可以可能已经没有人信了,现在的大汉已经完全改变了税收制度,在这方面,发生了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袁耀这个总设计师的指导下,在以丞相为首的百官的努力之下,现在的大汉,富有大将军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特权,不过同时他们也是上税最多的人。

而越是穷的人,他们上的税收则是越低!

我们就拿雍州陇西一个小县城的朱华来说说,朱华家祖上,背景良好,是十代贫农,可以说是生生世世都是给他们县城最大的王员外家里放牛,可是你说这怪不怪,每一代都能够取到媳妇,而且每一代还都能够留下子嗣!

这老朱家,其实也不是没有想过要脱离王员外家的控制,自己单干。

不过就是因为老朱家祖上的单干,现在朱华这一生已经全不属于王员外了,甚至就是他的儿子那一生,也要免费给王员外家干活十年!

这一切的一切,主要还是王员外感觉到自己的额家中的地,自己收拾不过来,想要租出去给别人中,朱华祖上,给王员外家干了那么多年的活,又是主动去租地,王员外就租给了朱华祖上!

可是他们一生都是给王员外家养牛的,养牛当然是没有问题,可是种地,却是门外汉,经过了朱华祖上三年的努力,租种的王员外家中的土地,非但没有收成,还欠下了巨额的税收。

没办法,朱华的祖上,有哭哭啼啼的去找王员外,王员外看朱华的祖上因为欠下了巨额的税收,面临着牢狱之灾,这王员外就帮助朱华祖上,上交了所有的税收,但是写下了欠条。

可是没有想到,遇到了总设计师袁耀主导,丞相袁绍发展的新政,王员外家因为家大业大,要上交的税收,那一年的可就是一大笔财产,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好家伙,王员外也是有办法,把家中的很多田产,买给了像朱华这样的人,这样为王员外家祖上一直到现在,当牛做马是辈人的人。

这样他们欠下的自己的越来越多了,不过同样的,但是他们这样一分开,税收交不了多少!

可是朱华这人下得去力气,拼的了命,愣是在短短的三年的时间内,把欠下的王员外的家中的那些三辈子的欠款,愣是还了一半!

这怎么可能呢?听我说完,现在在大汉的这种体制之下,这些一切的一切,还真的是有可能,首先就是像朱华这样的小罗罗,家中只有五亩地,而税收只有一成。

每一年的收成,九成的都是朱华自己的,这是个什么概念,这在以前的时候,朱华他们这样的老百姓,一年种地下来,收成只有三成是自己的,那些老百姓还是拼命的去种地。

现在呢?还是三倍往上翻。

其次,因为陇西是北方,是干旱地区,种植五谷,一年也就是春种秋收,夏锄草追肥,一年之中,还有很多的时间都是闲着,而朱华这小子,年纪轻轻就去了媳妇,家中还有老妈老爹,一个儿子这样的五口之家,劳动力溢出了,怎么办呢?

现在大汉的政策好啊,在陇西就有修路的,需要的就是朱华这样的年轻小伙子哦,朱华一年的花时间,跟着修路的人,一年修路五个月的时间,朱华有下得去苦力,一天六十钱,一个月将近两千钱。五个月的时间,就是将近一万钱。

这是什么?这是他们一家人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过这么多的钱,可是朱华就这么轻轻松松的做到了,而且还是做得很出色,王员外家中那欠条,也一条一条的被他的那些下属们,都拿走了。

这是朱华在外面的收入,而朱华家中的收入了,还是相当的可观,朱华的家中,朱华的父母两个人基本上能够帮助朱华处理家中的田产,而朱华的老婆,也是一个巧手,每天都去王员外的家中,在王员外的家中织布。

王员外家的工钱给的地,一天只有十个钱,但是一个月的时间,也是三百钱,而王员外的家中,织布机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运行三百天的天。

朱华的老婆,一年的时间,也是三千钱。

朱华和他老婆,两个人一年的收入,就是将近一万三千钱,再加上地里面的收入,朱华非常积极的听取农家的话,每一年的冬天和春闲的时候,朱华这个整个县城里面众所周知的傻子,总是带着他爹两人,把河边那淤积的泥土,往家中的那五亩地里面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