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苏定方,裴行俭,来袭 - 从逃离大唐,到吞并亚欧大陆 - 逍遥货郎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8章苏定方,裴行俭,来袭

当李二在挑选合适的人再次前往宁州时,李恪也收到了枯叶送来的情报。

“两番遣使入朝觐见,圣上欲派苏定方。”

三天后,情报又到。

“苏定方、裴行俭启程,先旨后兵,兵用幽州军。”

看完这封情报,李恪直接乐了,这不是又给我送大礼嘛!来了就别回去了!

李恪知道,苏定方、裴行俭个个都是个狠银!

尤其是苏定方,干东突厥、干百济、干高句丽、干西突厥、干吐蕃,大唐周边也就南边没被他修理过。

特别是在西域时,干翻西突厥后,还一直向西推进,把大唐西部的边境线不断的向西拓展,直达咸海!

前前后后灭了三个国家,都是生擒国王,扭送长安。

霸气的不要不要的!

唐太宗的凌烟阁里,只挂了24个开国功臣画像,那是因为苏定方没赶上。后来的唐德宗,硬是把苏定方的画像也挂了进去。

甚至,唐朝后来的大书法家颜真卿,也是苏定方的脑残粉,他建议让唐德宗设立武将庙,其中就供有苏定方。

直到宋朝时那个极度鄙视武人的朝代,依然有皇帝这么干,把苏定方等武将供在庙里。

而裴行俭,可以说是苏定方一手培养起来的,经略西域、威慑吐蕃、平叛突厥,裴行俭也是到处绽放光芒。

另外,裴行俭和刘仁轨一样,也文武双全,还是当时的书法家。

这些个天生的统帅、天生的拓边者,难道不值得留下来吗!

不过,刘仁轨、程务挺、苏定方、裴行俭,在贞观朝,基本上都是籍籍无名的。

不是他们不够优秀,而是这个时代的大唐,优秀的人实在太多了,掩盖了他们的光芒。

他们都是到了几十年后,甚至年过半百,才开始真正的独当一面。

既然在如今的大唐不被重视,那就拿来吧你!

半个月后,苏定方、裴行俭坐进了李恪的大帐里。

苏定方已过而立之年,是一位典型的魁梧大叔,坐那里坦坦荡荡、堂堂正正,不卑不亢。

而裴行俭是一个与自己同龄的小白脸子,如今虽然是稍显稚嫩,却也雄姿英发。

看着眼前的两人,李恪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名将啊,5a级优秀打手,马上就要到自己的碗里来啦。

“大王,圣上的旨意,臣已经传达,不知大王何时开始执行?”

“不是不愿意执行,实在是因为那些俘虏和部众不肯离开,本王也没有办法呀!”

“大王,您确定没有办法?要不您再想想?”

卧槽!这么高效?这就开始下最后通牒了!

“苏将军,本王确实没有办法,你奏明圣上吧。”

“大王,您……唉!”苏定方欲言又止,“那臣告退了。”

“好,那本王就不送了。”

“臣惶恐,不敢劳大王移驾,臣告退。”

苏定方和裴行俭回了幽州。

李恪知道,苏定方这是开始准备进行第二步了。既然要开始要开始用强了,那就可以进行自己的下一步计划了。

七天后,苏定方率领四万幽州军,经蓟州出卢龙塞,直扑宁州。

上次去宁州时,苏定方就一路留意,记下了沿途的山川走势、道路状况,以及个别可供设伏的危险地段。

另外,李恪大营的布局,苏定方也记了个一清二楚,此一去,他有把握一战而定乾坤。

吴王的兵力,从明面上看,只看到8000名在训练场上的奴兵,具体有多少,不得而知。不过从营帐的数量来看,应该不会太多,无论如何不会超过四万。

苏定方认为,只要是自己亲自排兵布阵,他有把握让四万兵力发挥出四十万兵力的效果。

其实,这次李二给的指示是,便宜行事。至于调兵,看实际需要,最大权限是四万。

于是,苏定方想都没想,直接就调出了四万大军。

毕竟他太想胜利了,而且也必须胜利。他知道,自己已经三十多岁了,年富力强的年龄却依然是个底层将领。

如今大多数将领一股脑的堆在了西部吐谷浑战场,才有了自己露面的机会。

然而,这次可能是自己这辈子最后一次崭露头角的机会了。

如果错过了,又要等多少年?

即便等到了,却已经年迈体衰,耳背眼花,那还有何意义!?

一定要抓住!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只能胜利!而且要胜的漂亮!

只有这样,才能被朝中大佬们记住、熟知,以后再打仗时,才能想到用自己。

作为一个满腹韬略的武将,他不想再碌碌无为下去了,他渴望一展所学,渴望自己的韬略得到验证,渴望舞台!

所以,虽然他很自信,但为保万无一失,直接就把权限内的兵力全带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