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昆仑山口 - 从逃离大唐,到吞并亚欧大陆 - 逍遥货郎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09章昆仑山口

河北道、河南道、关内道的迁移百姓,陆续启程,走上了向天山道迁移的漫漫长路。

沿途要经过关中、河西走廊、玉门关,最终到达天山周边。

而后,迁来的百姓会被按照原籍为单位,分别安排到各地去。

降水丰沛,气候湿润,这里的气候条件太适合发展农业了!

矿产丰富,种类齐全,这里的自然条件太适合发展工业了!

天山周边,以目前的条件,起码可以承载超过一千万人口。

以从内地移民过来的数量来看,还远远不够。可是没办法,也不能把内地人全都搬过来,毕竟内地的人如今也不多。

从西部的天山,到东部的海外倭岛;从北部的寒山,到南部的交趾,如今宁国的人口总共也就4000多万。

这4000万人口,也就后世一两个大城市的人口而已。

如今却要分散到上千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去,地广人特稀!

也只能在重要的粮食产地、工业原材料产地、战略要地布置城镇,用来圈占大量的风水宝地。

虽然眼下没有足够的人口开发,但是可以留给将来的子孙们啊!

往天山周边移民,就是李恪为华夏子孙后代抢夺风水宝地计划的重要一环。

李恪准备往天山周边移民四十万户,约二百万口。

四十万户,十户养一兵轻轻松松,那也有四万兵力了。配合上宁国的先进武器装备,自保是没有问题的。

就算有不开眼的,铁着头要来撞墙,用优势兵力入侵。那么驻扎四万兵力也足以坚持到内地援军到来。

四十万户,十年时间,按每户添三口人算,十年后,那就是添了一百二十万人。

总数就达到三百二十万人!

再过十年就是五百多万人!

再过十年就是八百多万人!

……

各地移民陆续赶往天山道,在前往天山道的官道上,每隔三十里有一个驿站。

如今的驿站已经大变样。

每个驿站旁边都平整出来一大片空地,上面搭了一排排的帐篷。

划定的有用餐区、住宿区、排泄区等。

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卫生问题是李恪反复强调的。尤其是天热起来后,还要防伤寒传染,防瘟疫传染。

另外,有了两支天宁军提前驻扎,震慑、堵截了吐蕃军,避免了他们骚扰、袭击移民队伍。

其中,由苏定方率领的一支,已经由原驻地伏俟城来到了昆仑山下。

东西走向的昆仑山,在这里断开了一个缺口,是原吐谷浑进出吐蕃的必经之路。

“苏总管,前面就是昆仑上口了,东西上千里,只此一处可以前往吐蕃!”屠志指着前方向苏定方说道。

苏定方抬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看来对方已经发现我们了,有两名斥候正在往回跑!”

“要不要抓住他们?”

“不必了,他们有没有准备,都不影响我们的炮兵的发挥。继续前进吧!”

老是同样的配方,还是同样的味道。

骑兵掩护炮兵不断前行,在距离吐蕃人修筑的简易关口大约一里多地时,天宁军开始摆开宣威炮,然后调整角度,炮弹被陆续运了上来。

五月的高原,还是有些冷的,不过天宁军却干的热火朝天。

“苏总管,有一队吐蕃骑兵朝这里来了!”一名斥候飞奔来报。

此时,不用望远镜,肉眼已经可以看到,远远一队骑兵犹如一支利箭初射,荡起阵阵尘土,朝着天宁军的炮兵阵地呼啸而来。

吐蕃兵是尝试过火炮的滋味的,在派往大唐支援的十万大军中,在华州一战中,被天宁军的火炮一个照面干掉一万多人。

因此,吐蕃兵应该对这些黑乎乎、又轰隆隆的大家伙比较恐惧的,看到天宁军又把这玩意推出了!

吃过亏,知道疼。

肯定会趁天宁军的炮兵阵地还没有布置好时,就先过来破坏掉。

很快的,地面上传来了轻微的抖动,紧接着脚底的震颤越来越厉害,甚至连地上的石子都要跳动了。

此时,接近中午,太阳在南偏东。天宁军骑兵立即朝东南奔跑一段路距离,越过吐蕃兵后,面向吐蕃兵而立。等于是,来自北方的天宁军与来自南方的吐蕃兵,对调了位置。

此时,天宁军是背朝东南,阳光直射在后背。

如果吐蕃兵冲杀上来,与天宁军正面作战的话,那就必须迎着将近正午的艳阳,挤着眼睛与天宁拼杀。

可吐蕃兵自然也知道,在万里无云、空气稀薄的高原上,迎着艳阳看前方,无异于自扣双目。

大约五千名吐蕃骑兵,滚滚而来,即将跑到天宁军正对面时,忽然吐蕃兵的队首一人,拍马朝天宁军的更南方而去。

很明显,吐蕃兵是要重新夺回有利位置!他们要绕到天宁军的更南方,从天宁军阵形的背后掩杀上来,逼迫天宁军逆光而战。

“裴将军,要不要继续和他们抢夺有利位置?”王玄策问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