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史诗级大移民(三) - 从逃离大唐,到吞并亚欧大陆 - 逍遥货郎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06章史诗级大移民(三)

一切交代完毕,李恪随后决定,派出两支部队,挺进吐蕃。

一支由雷良发统领,从松州进入吐蕃。

吐蕃援助大唐的十万大军有七万计划通过商於道逃往松州,结果被薛仁贵永远留在了商於古道上,没能到达松州。

而雷良发则提前带兵堵住了从松州侵入剑南道的吐蕃军。

松州是从剑南通往吐蕃的一条相对好走一些的通道。

另一支由苏定方统领,从伏俟城,经过黄河源头进入吐蕃腹地。

李二拿下吐谷浑后,在伏俟城驻扎八万唐军,就是为了适应当地环境,有朝一日好攻入吐蕃。

可没想到,还没等到那一天,长安城破,大唐宗室、嫔妃、官员西迁,这支军队被命令断后。

可天宁军铁骑一到,这支唐军就被包围,死伤两万多人,余者被俘虏。

这支适应了两年的唐军,终于可以在高原纵横驰骋了,不过却成了天宁军的俘虏,也被编入天宁军的战斗序列。

追击唐廷西迁后,班师的天宁军,其中有一部分被李恪也安排在原吐谷浑的高原地带。

如今这里一共有十五万天宁军驻扎,苏定方将率领这十五万天宁军中的一部分,直插吐蕃国都逻些城!

贞观十五年,二月。

洛阳城西门外,李恪及众官员送别苏定方、雷良发一行。

虽然议定的开战日期还早,但苏定方及雷良发等诸位将领还是打算尽快到边境与驻军会合。

毕竟边境的兵士们已经驻扎很久,早已适应当地环境,而从洛阳选出的兵士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另外,这些将领也是需要适应的。

总不能兵士们都挺得住,而将领却倒下了,那就太丢人了!

再一个,让他们提前到达边境,也能震慑吐蕃,防止其在宁国大移民时,出兵骚扰。

这次出征的兵士们,身上都配带两件神奇的小物件,一个是特制的墨镜,一个是一块小镜子。

就连苏定方和雷良发都有。

“王上,这个臣刚才试戴了,想必是避免光线太强难以睁眼。可这块小小的玻璃镜是做什么的?”

雷良发拿着手里的玻璃镜,翻来覆去看不明白。不会是让我战时也要注意梳洗打扮吧?

其实,苏定方以及其他人也都不大明白,但是没问出口。

雷良发是很早就跟着李恪的,知道李恪的为人,没那么多顾虑。

李恪接过他手中的小镜子,“假设两军阵前,我军没有抢到背光位置,”说到这里,李恪逆光而立,突然举起小镜子……

“懂了……哎哟!”雷良发立即抬起手臂挡在眼前。

其实,李恪拿着镜子逆光一站,雷良发就明白过来了,不过还是被镜子反射的光刺了一下眼睛。

“想想看,在我们这里,眼睛被太阳光猛然一照,就让你眼花片刻。如果是在光线更强的高原上呢?”

“我军佩戴墨镜,不怕强光,可吐蕃军怕啊!怕什么就给他来什么!”

众人:……

在光线比平原强上多倍的高原,猛然间被强光一照还不得瞬间瞎眼啊!

然后,趁机上去,“噗嗤”!

说实话,这招够无耻的!

不过,在生死决斗的战场上,双方必定都会想尽一切办法保命,想尽一切办法杀敌!

自己一方既然具备这样的工业条件,当然要把特殊装备武装起来!

送走了苏定方和雷良发等一众将领,就该正式安排移民的事情。

去年一直在做人口普查,半年时间,人口情况已经统计清楚。

而需要迁出的人也已经选定,今年将正式开始移民。

从河北道、河南道、关内道,到天山道,有近万里。

由于路途遥远,部队开过去也需要半年多的时间,百姓自然走的更慢。

这样的话,启程的时间必须选择在年初,这样的话,经过半年多的艰苦跋涉,走到目的地后,天气刚好冷起。

如果不然,在后半年启程,越走天气越冷,最终估计会有大部分人冻死在路上。

李恪带着沙进等护卫准备去原武码头。

通过大运河把河北道、河南道的移民都运送到这里,上岸后,就只能靠两条腿走到天山道了。

码头附近一两里地都已经挤满了人,没法再继续往前了,李恪只得放弃。

“走吧,去附近的荥泽县看看。”

李恪与几名护卫前往距离原武最近的荥泽县。

为了尽量不把迁移百姓们家族、亲戚分开,宁国的这次大移民,是按照整乡迁移的。

李恪来到的是荥泽县大栗乡。

所有百姓都在忙着整理自家物品,到处都是乱糟糟的。也没人注意李恪几个生面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