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海外基地建设(4000字大章预警)
听了刘仁轨的详细分析,姚广浩觉得也很有道理,那就筑城于兴隆岛中间部位的海湾吧!
“姚将军,你安排一名机灵点的将领带上一船货,叫上那些搭我们船的波斯商人一起,去把货物卖掉,买成粮食、马匹。”
“另外,再看看能雇用劳力什么价格,雇上一批回来,我们就可以开始筑城修港了!”
刘仁轨向姚广浩吩咐道。
“喏!末将这就去办!”姚广浩爽快应答,然后离开了大帐。
接下来,刘仁轨传令,天宁军前往兴隆岛中部的那处海湾驻扎。
天宁军这次远赴商州,没有随军携带战马。因此行军只能用走的。
没有随船运输战马,一方面是航程太远,马匹无法适应数月的航行;另一方面是波斯大食这边的战马更能很好的适应这边的气候。
因此,一万名天宁军虽然都是骑兵,但没有配马,战马需要到了这边再采购。
如今的波斯,到处一片混乱,想买战马应该不难。甚至是波斯军队中正在使用得战马都能买到。
虽然没有随船携带战马,但是其他的物资可没少带。
由于路途遥远、补给困难,李恪直接让刘仁轨带了500门宣威炮。大量崭新的铠甲、兵器。另外还有很多的大量的药品。
这些重要物资,都必须提前备齐,不能等用的时候才从宁国本土调运,最起码需要一年时间才能运到,黄花菜都凉了!
既然确定了筑城的大致位置,那就能确定驻军位置了。
整个兴隆岛长度大约两百里左右,宽度大约在三四十里左右。面积有两个新加坡大。
这个面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不过,由于是在一个海岛上,又是狭长的形状。因此只需要重点驻军商州城,然后派少量兵士在岛屿两端驻守就行了。
刘仁轨把驻军分成三个军营,在三条河边各安排一个,有了这三条岛上最长的河流在这里,1万驻军的吃水问题不用愁了。
三个兵营成品字型布置,最大的兵营安排在商州城旁的河流上游。
河流下游,依次是商州城与商州港。
兴隆岛的面积虽然不小,但是由于这里气候干燥、土壤贫瘠,想大规模种植粮食,并获得大丰收是不可能了。
不过,倒是可以在河流附近,种上谷物、小麦,种上瓜果蔬菜等等,整个岛的土地养活几十万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接下来的几天里,刘仁轨挑选了一些适合耕种的土地,安排兵士们开垦、耕种。
至于城市、港口、道路的规划,这些都不需要他做,李恪已经画好了图纸交给他。等到雇佣的当地劳力到了,就可以开始施工。
天宁军将领罗明智被副统领姚广浩指派,护送宁国商船去波斯销售货物。
由于宁国商人还没有把商路拓展到波斯来,此时宁国到波斯湾这条海上商路,完全被波斯商人垄断着。
为了能顺利完成这次交易,早在商队出发之前,李恪就向波斯王子阿罗涵要了几名他随行的波斯商人作为向导。
阿罗涵身边有很多商人,都是他的铁杆支持者,李恪通过“友好协商”,借用了几个过来。
由于是受阿罗涵王子指派来,而阿罗涵王子又有求于宁国,所以这几个商人都不会耍那些小伎俩。
这次陪同罗明智和宁国商船,前往波斯进行销售的波斯商人是马赫亚尔。
马赫亚尔往返波斯和大唐经商已经十多年,汉话说的异常流利,这也是李恪选中他的原因之一。
“如今波斯遭受入侵,距离大食近的地方肯定人心惶惶,难以销售这么多的货物。”
“咱们去莫克兰地区吧,那里远离战火,百姓应该没有那么恐慌。”
登上船后,马赫亚尔就向罗明智建议。
“你说的有道理,那咱们就往东走吧,争取尽快完成任务!”罗明智自然也知道如今波斯国内的状况,他听取了马赫亚尔的建议。
宁国货船由一艘护卫舰护送着向东航行,前往莫克兰的港口城市伊兹赫鲁。
几天后,货船来到了伊兹赫鲁的港口。
“现在伊兹赫鲁怎么如此繁华!”马赫亚尔惊叹道,“以前这里只是一个打鱼船只停靠的小港口,如今竟然有这么多大型货船停靠!”
罗明智倒是没什么吃惊的,毕竟他见惯了锦州港的盛况,再见其他地方,也就那样。
“你都说了,波斯西边受战火影响,那别的商人应该也能认识到这一点,还不都挤到这里来了。”
罗明智无所谓的说道。
“不过,这么多船排队停靠,估计要等上几天才能靠岸卸货了!”马赫亚尔摇头叹气道。
看着前面数十艘船排着长长的队伍,罗明智也有点眩晕。
“不会吧,还得等好几天!你不是在这条商路上走了十多年了吗?应该对这种事比较熟了吧?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提前卸货。”
“能有什么办法?进入港的通道都堵上了,就算能插队,我们也进不去啊!”马赫亚尔无奈道。
确实,越是等的时间长,那些排在前面的就越心急,总想偷偷摸摸往前蹭一点。
结果呢,你蹭我也蹭,大家一起蹭!
出入港口的航道被堵塞了。
罗明智,忽然灵光一闪:
“马赫亚尔,有办法了!前面排队的这些船上,你肯定认识不少商人吧,可以直接去通知他们,来咱们的船上看货,想要了就直接才自咱船上搬到他们船上,这样就不用进港卸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