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大唐使团 - 从逃离大唐,到吞并亚欧大陆 - 逍遥货郎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9章大唐使团

大唐派往宁国的使团成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朝中任职的京官,一部分是各地的地方官。

京官从长安出发,结伴一起前往宁国。

地方官不必到长安集合,可以从任职所在地直接去宁国,规定时间内到达就可以了。

京官到达三天后,地方官也陆续到齐。

所有这些人,带队的是吏部的官员,检校吏部侍郎高季辅。

吏部侍郎,是吏部的二把手。

所谓“检校”吏部侍郎,意思也就是还没有转正,先干着试试看,考察一段时间,可以的话就转正。

若是表现不怎么样,那就得调离了。

不过,高季辅对这次的出使任务,很有信心!

毕竟自己代表的是大唐,是当今天下最强大的帝国!

如今来宁国,那可是替大唐天子巡视的,谁敢不开眼!

高季辅带领上百京官一到宁城,就颐指气使的要求带他们去宁国各部门、工厂、军队,进行考察。

宁国方面由外事部负责接待,外事部尚书柳康成,以宁国正在举办诗会为由,抽不出人手同时安排考察事宜。

高季辅一番抱怨、指责后,也只能接受。

大唐派出了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十二卫等各官署的官员,这些官员都是各官署年轻的小机灵鬼。

就是打着巡访的幌子来偷师的。

可诗会没有结束,宁国不安排官员陪同,哪里都不让进,也只能等待。

高季辅只好给他们暂时放假,趁这段时间也好好在诗会上放松一下吧。

说是诗会,可只要人一聚集起来,以宁国商人的精明,以宁国对商业的鼓励,必然要将诗会办成一个综合性的盛会。

凡是划定为会场的地方,在旁边必定会有一个商业街,或者某类商品的专业大市场。

另外,这附近还会有一个美食街。

这些年轻的官员们一来到这里,直接就放飞自我了。

诗会上,大家相互交流、彼此畅谈,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成为朋友、挚友。

然后相约,去拜祭先贤,去专业的书市购买书籍和文房用品,然后就近去享用宁国美食。

三五好友,促膝长谈、把酒言欢,爽的不要不要的。

这些使团的成员,原本都是由宁国负责安排食宿。

大唐来的使团,京官一百多人,地方官三百多人,近五百人的数量,国宾馆肯定是住不下的。

外事部在国宾馆附近,还另外租了几个旅店,安排给低级官员住宿。

每到饭时,会准时供应各种菜品。

可那些官员在外面玩的正欢,还能享受丰富的美食。

他们怎么可能再大老远的跑回国宾馆,吃一顿一成不变的饭菜后,再大老远的回到会场周边。

于是,绝大部分官员都选择了在外面自费吃喝。

大唐官员们的买买买加胡吃海喝,可劲的给宁国商业繁荣添砖加瓦。

外事部供应了一天五百人量的餐饮后,就改为预约制的了。

如今的宁国诗会,已经从原来的十天,在各国文士的强烈要求下,延长到了二十天。

二十天的诗会终于结束了,高季辅又找到了宁国外事部尚书柳康成。

“柳尚书,我大唐官员已经到来到宁国将近一个月了,部分官员带的钱都快花光了,你到底何时安排我们参访!”

柳康成憋住笑意,他也没想到大唐的官员会这么肥,带的钱竟然能坚持到现在。

原本就不存在抽不出人手的情况,举办诗会是教化部的事,外国文士入境,是各边关、海关负责。

外事部根本就没有参与到诗会中去。

可自己王上有叮嘱,要先晾他们一段,把这些官员的荷包榨一遍,然后,然后再榨……

看着高季辅这些天急的坐立不安的样子,柳康成“关心”道:

“高检校实在太急躁了,对身体不好啊。这不是诗会刚结束嘛,你放心,今天就安排你们参访!”

一听被称呼“高检校”,高季辅差点吐血。

虽然如今的官职的确是检校阶段,可谁说就不能转正了!?其实,你可以直呼高侍郎的!

高季辅翻了个白眼,也懒得计较这些了。

可万万没想到,柳康成安排的第一天参访项目,居然是参观宁城的城建。

高季辅都快疯了。

他们已经在宁城的大街小巷转了快一个月了,这,还用参访吗?

可柳康成一句话就把高季辅打发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