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钱家的过往(2)
“没过多久,钱家族地就莫名其妙的燃起了一场大火,众人忙着救火的时候不知从哪跳出来很多蒙面的人,把钱家族人杀了大半,只有少数人通过密道逃走了。
自那以后,族里就有了新的祖训,除了族长以外的人都不许碰那枚玉佩,历任族长也只当它是钱家的祖传之物好好保存着,关于它的来历也没人再提及。
钱家留存的那部分人自那以后也就彻底避世了,除了按时出山购买日常生活补给以外很少有人出来。
这一次避世之后又过了百年,山中突逢大雨,大雨断断续续的下了一个月,接踵而来的就是山洪,那场山洪就是钱家族人经历的第二次浩劫。
山洪冲垮了大山,冲散了人群,很多人都在那场山洪里失去了家人。山洪过后,钱家人就因为意见不合分成了两派。一部分人想离开去寻找更安全的居住地,另外一部分人严守祖训要继续留在山里修复家园继续避世。”
温知此时插话道:“那舅舅是想离开的那一部分人是吗?”
钱芎:“我哪部分都不是!当时还没有你舅公我呢!”
温知:“好吧,那也就是很久之前的事儿了?后来呢?舅公快接着讲。”温知当这是故事听了。
钱芎:“当时想离开的那部分人不在少数,族里根本没办法阻止,只能同意了。”
温知:“那离开的那些人是在京都安家了是吗?我们家不是在京都吗?”
钱芎:“当然不是了。找一个宜居的地方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们家也是在你奶奶那一辈才搬到京都的。那又是一回事儿了。”
温知好奇的问:“什么事儿?”
钱芎:“是钱家遇到的第三次劫难。当时从深山出来以后,众人就靠着医术一边行医一边跟人打听宜居之地。多方比较之后选择了鲁省一个盛产人参的地方。
那是一个大型的山谷,多平原、少丘陵、近海,当地人都很直爽对我们这些外地人也很友好,所以就在那定居了。”
温知:“那第三次劫难是是什么?近海?是发生了海啸吗?”
钱芎摇了摇头说:“天灾人祸,不是天灾那就是人祸。钱家人遇到的第三次劫难是战争。那地方虽好,但是却也引来了外族人的觊觎,时常有倭人来抢东西。但是因为有自卫队,他们也掏不着多少好处。
但是,谁都没想到他们会大规模来犯,当时的政府临时征兵抵御外敌,许多新兵都没有经过训练就被强制推上了前线。
战争不论输赢,最终倒霉的永远是老百姓。所以,当时已经七零八落的钱家人就只能另寻寻找出路了。
只是那些年战乱不休,也只有京都勉强算的上安稳,所以钱家经历了战乱以后就在京都定居了。”
温知:“那舅公知道那些在山里没出来的人还好吗?”
钱芎:“唉!要是好的话,那族谱也不会落到我手上啊!当时,在京都站稳脚跟以后钱家就成立了商队做起了药材生意,也曾专门派了一队人回去寻过,结果去的人只看到满地的白骨和荒废破败的院子。
唉……钱家是真的没人咯!”
听完舅公的话,温知都觉得不可思议,那曾经是多大的家族啊,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真是令人唏嘘!
温知:“舅公,你还没说我们家为什么会住小院子呢?”
钱芎:“因为我们家做药材生意挣了些钱,所以就在城外买了些庄子自己种些药材什么的,谁知道后来会“打地主”呢?
时间也是巧的很,那时候你爸刚出生,你奶奶难产走了,你爷爷就把错都怪到了你爸身上。你爸可以说从小就是你大伯带大的。
我当时在外地收药材,因为路途不顺没能按时归家,等我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才五岁的温安抱着阿诚到处求人给阿诚喂口奶。
我一气之下卖了姐姐名下的大宅子,带着他们两兄弟回我现在住的院子了。
再后来,两兄弟慢慢长大、工作、结婚,我就帮他们买了宅子让他们自己出去过日子了。我自己一个人也住不了那么大的院子,再加上得罪了人,索性就把前面两进院子都租了出去,只留下后罩房自己住,也不惹人注意。”
温知继续问道:“舅公得罪了什么人啊?”
钱芎:“哼!什么人?当然是贪得无厌的坏人!不过是新政府里的一个小小的办事员而已,什么都不做就想直接伸手要我的宅子。我气不过,第二天就把房子都租给了街道办,我连租金都不要,让他们免费用,气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