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王安如
钱芎惊讶的反问:“你说谁?”
王安邦也同样惊讶于钱芎的反应,就把钱花的名字重复了一遍。
“有什么不对吗?她不是您……?”
钱芎这才反应过来,王安邦说的确实是自己已经过世多年的姐姐。
“没,她是我姐没错,但是她已经过世二十多年了。你们是从哪儿打听到我姐的?怕是消息不太准确。”
王安邦和沈盈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费尽心思打听到的居然是已故之人,还以为终于找到了希望,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
“你们打听我姐是为了看什么病?给谁看?可以跟我说一下具体情况,我们钱家世代跟医药打交道,我姐虽然已经故去,但是我们钱家还有其它行医的后辈,再不济还有祖上留下了的行医手册和方子。”
王安邦听了钱芎的话立马又恢复了神采,开始说起大姐王安如的往事。
王安如今年也不过才二十六岁,可是如今却已经是满头白发。
一年前,前线传来了严序牺牲的消息,起初大家都怕她会撑不过来,没想到她异常坚强。带着三岁多的儿子给丈夫办理了身后事,一声都没有哭。有人说她是冷血,丈夫死了连眼泪都没掉一滴,也有人说她是太伤心了哭不出来。但是,毕竟也不是自家的事所以也只是背后说说没人放心上。
连王安邦这个当弟弟的都以为她是为了孩子所以才故作坚强,没有在人前掉泪。直到严序的丧事办完,大家才发现她有点儿不对劲儿。
王安如竟然在严序下葬那天晚上一夜白发,只不过是过了一晚上而已对王安如来说好像是过了三十年一样。
自那天以后,王安如的话也是越来越少。除非有人开口问话,否则她是不会主动开口说话的,连对待自己的儿子也是一样。
严愈当时才三岁多点儿,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原本开朗外向的孩子也在妈妈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沉默。
都说医者不自医,王安如这个当医生的明知道自己病了却没办法治好自己,慢慢的连医院的工作都不能胜任了。医院那边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规劝王安如暂时停职留薪让她回家休养。王安如知道自己是心病,但是她却控制不了自己,只能趁着自己还算清醒的时候把儿子寄养到弟弟家里,免得儿子也变得跟自己一样。
“严愈这孩子本来就不是个内向的,这又跟着军和那个泼皮玩了些天倒是慢慢的变好了。但是,我姐她却是更严重了。都说存了死志的人救不回来,我姐明明还心系着孩子却也是救不回来。
我们也找了很多中医,都说是“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也照着方子喝了药,但是都不见效,这才想着再寻摸一些有名望的中医给看看。
前些天您来家里做客我才想起小时候也是听说过钱家医馆的名望,只是我那时候还小记得不是很清楚,所以就找了朋友打听到了您家。只是没有想到消息闭塞,真是很抱歉。”
“原来是这样啊!”钱芎在火车上的时候听沈盈说过王安邦的老家就是京都,所以他儿时听说过钱家医馆也是可能的。
“之前大夫开的方子可是“归脾汤”?”钱芎问道。
王安邦点了点头,激动的回答:“对、对、对,没错,就是归脾汤。但是,每位大夫开的方子里边的药材总有一、两味药材不一样。”
钱芎点了点头说:“方子也是因人而异的,有所添减也是常事儿。其实,我们钱家医馆之所以出名,其一是因着钱家祖传的医术,其二是因为药材。
我们钱家有专门的商队常年走南闯北按照时令去不同的地方收购药材,每位采购人都是从小接触药材的,所以我们钱家出售的药材总是最好的。
归脾汤中有一味木香,这味药材以前最为难得。钱家以前都是从固定的天竺商队那边换的,自从世道变了以后跟那边的商队也断了来往。现在世面上的木香都是滇省那边引进种植的,虽说药效也不错,但还是跟以前在天竺换来的有所区别。
如果你们信得过我钱家,就等上一等,等我回京以后问一下家里还有没有存放的药材。我们钱家有祖传的储存药材的法子,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还是有的。”
沈盈和王安邦在听到钱花已经过世的时候,就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转折。王安邦立马激动的说:
“信的过、信的过,怎么会不相信您呢。真的是太感谢您了,给您添麻烦了。”
钱芎:“不过,以防万一,最好还是跟病人见一面能诊个脉是最好了。”
“没问题,没问题,她就住在山那边的庄子上,就是得麻烦您跑一趟了。”
“这都是小事儿,上门问诊也是常事。”
“那等山上的雪化的差不多了,我就进城去请您。”
几人说过了正事,才有闲心说笑闲聊。
------我又是颠簸的时间分割线
“呼!这绝对是我最后一次坐这个车,真是服了!”
温知再一次被颠吐了以后,趴在钱芎的怀里抱怨。
“知道了,你都说了一路了,赶紧歇着吧,再抱怨两句也不能让你好受点。”
温知委屈的吸了吸鼻子,趴在钱芎怀里不说话了。
钱芎抱着温知回了家,赶紧给她冲了杯蜂蜜水还加了点儿温知拿出来的柠檬,温知咕咚咕咚喝了一大杯,才感觉活了过来。
“啧啧啧,瞅瞅这可怜的小模样,这要是让你爸妈看见还以为我虐待你了呢。要不要躺着睡一会儿?”
“不要,我现在好了,我要听沈姨今天都跟你说了啥,怎么他们的态度转变的那么快?”温知实在是好奇,中午吃饭的时候,沈盈对她那叫一个献殷勤啊,恨不得抱着她喂到嘴里了都。王安邦也是一直在给舅公夹菜,好话也是一句接一句的说,这跟上次去他家做客的待遇可是天差地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