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换鱼 - 穿书女配不想当社畜 - 懒散的猫猫啊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6章换鱼

姜桐看着小姑娘的样子,心里只觉可爱。

“甜甜要不要也试一下?这东西其实没有看着那么腻味,吃一块儿两块儿的也不会很难受。而且这东西实在难遇,我上次做熊掌已经是快十年以前了。要是错过了这回,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遇见了哦!”

温甜原本就想尝试一下了,这又被姜桐一劝,立马就投降了。

“那我就小小的尝一下吧……二姐,你也尝一下呗,多难得啊!”

温知( ̄_ ̄|||)这是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真是亲亲的姐妹呢~

“我可真是谢谢你了啊!不过啊~你二姐我没这口福,你还是自己试吧!”

温知:这要不是在别人家做客,高低得给你一电炮!

且不说温甜被熊掌的软糯肥美狠狠击中了心吧,抢着吃完了最后的几块儿熊掌,还跟人预定了下一次熊掌的购买权。

钱芎跟温知俩人率先放下饭碗跟着段驰一起去了村部的小广场。

段驰:“这猫冬的时候没啥活儿干,大家都是一天两顿饭。趁着中午还有太阳,温度还行,大家都在广场上分鱼呢。等会儿到了你们也别着急,往年也有城里人来村里换鱼,等大家都分完以后咱们再去找村长商量今年换鱼是啥流程。”

钱芎到底不是本地人,对这边的事情完全不了解,只能选择信任段驰。

“都听段兄弟,我们不着急,只要能在太阳落山前回城就行。”

也不怪钱芎这么说,这时候太阳落山早,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就看不见光亮了。虽然出门的时候准备了手电筒,但是天黑了到底是不太安全的,能在天黑前回城是最好的。

段驰:“钱老哥儿放心吧,这分鱼年年都是那流程,大家都提前做好准备的,所以分鱼的时间不会太长,毕竟这天气谁都不想在外头挨冻,肯定不会耽搁太久的。

而且,今天是村里第一天渔猎,应该没有太多外村人来换鱼,应该很快就能换到。

不过,我先提醒一下钱老哥儿,你钱票啥的还是要提前准备好,别掉链子啊。”

钱芎点头,“都准备好了的,布票、鞋票、红糖票,还有食用油票、糕点票、酒票跟一张暖水瓶票,如果这些票都不想要的话用钱换也成。”

段驰听完钱芎准备的票证,心里也是狠狠羡慕了几秒钟。这城里人的日子就是好啊……

其实这些票都是钱芎瞒着王云攒下来的,毕竟有温知这个行走的商城在,这些对别人而言没票就买不到的东西都不是问题。所以这票就省下来了,这越攒越多,导致现在钱芎每次想要啥东西了,都会先问一句能不能用票来换。

攒票这事儿温知当然是知道的,毕竟钱芎攒下来的票都是温知在空间保当然了,为了留作纪念,温知把每种票都私留了两张。

村部的位置离段驰家还是不近的,倒是离村口不远。村部是个大院子,分前院和后院。前院跟其他人家都差不多,正房三间是办公的地方,左右两边各有两大间厢房,用来储存杂物和粮食。

管的,就怕藏在家里被王云不小心发现了不好解释。

后院就是所谓的小广场了,很大!以温知的大概估算,这后院最起码有个一、二百平。

广场上已经没有很多人了,可能是已经拿了分到的鱼回家了,还在排队等分鱼的也就十来个人。不过,剩下的鱼还有很多,跟个小山似的。

三人找了个背风的角落,一边看热闹一边等村里人分完鱼。不过半个小时的样子,广场上就只剩下钱芎三人跟村部的几个干部了。

猴子沟的现任村长叫段洪,跟段驰是本家。年纪比段驰稍长几岁,从小就是段驰这一辈儿的领头羊,带着村里的一群半大孩子没少干“坏事儿”,所以段驰跟他的关系一直都不错。

“洪哥,这是钱芎老哥儿,是我认识的城里朋友,来村里换点儿鱼好过年。你看今年村里给他们换鱼是咋个换法儿?”段驰见村里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就带着钱芎跟温知走到段洪跟前说。

段洪先是打量了钱芎一番,至于温知,段洪只当她是来凑热闹的小孩儿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你倒是活泛,连城里都有朋友了?今年跟往年一样,有票的用票换,没票的用钱换呗。咋地,我还能有别的换法儿啊!”

段洪怼完段驰,就问钱芎:“你想用啥换?换多少?”

钱芎也没多话,直接喊温知把准备好的票据拿出来。

“村长叔看一下这些票行吗?不行的话我们就用钱换。想换几条大鱼,好过年。”

温知把准备好的一沓票都塞到了段洪的手里,一点儿都不怕被拒绝。这些票都是温知提前挑选过的,都是村里人过日子需要的罕见东西,所以她很自信。

段洪把那一沓票据挨个看了个遍,嘴角的笑容越来越难压。

“咳咳……那个……这些票都很难得,你们确定都用来换鱼?”

段洪是真的不理解,这么难得的票就这么“轻易”的拿来换鱼了?回家不会被婆娘骂吗?

等钱芎再三保证说没问题、这些票都是专门拿来换鱼的之后,段洪才真的相信段驰这回是真的结识了一个“大户”。

“虽然这些票难得,但是也换不了好几条鱼,这些票我最多给你们三条(每条鱼都有温知腿高,多少斤不知道,作者对重量没概念╯︿╰),不能再多了,再多我就不好跟村里人交代了。”

钱芎点头,“没问题,我们本来也没想全部用票换,除了这三条,我们再用钱换七条吧,刚好凑个整,也好算账。”

这冬天长,鱼都冻的梆梆硬也不用担心会放坏,吃到明年三、四月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有了这十条大鱼再加上从“那地方”(黑市/空间商城)时不时“换”回来的肉能很好的度过今年的猫冬日子了。

这一说要换十条鱼,别说段洪了连村里的会计都坐不住了,那算盘拨的是啪啪响。

“对、对、对,凑个整数好算账。再给个四十块钱就行了!”

这还是头一次见一家就换了这么多鱼的,往年都是一条、半条的换,这猛的来了一个“大户”还真是让人怪激动的。这要是再来几家,年底村里分钱都能多分几块。

想到能多分钱,老会计就开始王婆卖瓜了。

“钱兄弟啊,我可不是跟你吹啊,我们这鱼你就吃去吧!刺少肉多不说,听说吃多了还养人呢,听说城里医院都用鱼汤当营养餐,平时想吃都不好买。

钱兄弟回去吃好了可得多给我们村里宣传宣传啊,这往后半个月我们每天都会渔猎。要是有人想……”

段洪翻了个白眼,打断了老会计的吹嘘。

“你可打住吧!咱们村的河里就那么多鱼,也就渔猎前几天收获不错,够自己人分就不错了,哪有那么多鱼往外换!成天说些不着调的话……”

钱芎看着俩人打机锋,笑着打圆场。

“没问题、没问题,我回去就跟街坊邻居说几句,到时候都让他们来你们村里换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