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不添主子就不添下人 - 公主遇草原 - 绿豆红汤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公主遇草原 >

第35章 不添主子就不添下人

鞑靼没有统一的交易货币,一向是自产自销,内部以物易物,与外族的交易不是抢掠就是用牲畜做交易。康宁没法像大康的朝廷那样掌握漠北的矿藏和盐湖,只能随了鞑靼的交易方式,以羊作为交易衡量的标准。在大康,羊肉大概是六七十文一斤,康宁要算上往返大康路上耗损的人力物力以及路上可能病死的羊,她暂定是以三十文收购。而洗衣豆用料简单,她定的是五十文一斤,洗手洗脸皂里面掺的有牛黄石英以及姜水,这个贵一些,十五文一块儿。面脂麻烦些,还没能大量制出来,而且还要制盒子,要等些日子才能上架。

前期以赊账的方式给他们,集齐一只羊的价钱了就送只活羊过来,也可以是认识的人凑一起来买东西,买够一只羊了把羊抵过来,私底下他们自己还多少斤肉。

“公主,外面有人等了,可以开门了。”合葵跑进后院通报。

“那就开门。”这里既没鞭炮也没竹子,为了应个喜气儿,康宁雇了巴雅尔来给她耍马鞭,皮质的马鞭在空气里甩出噼啪的声响。

“公主,我这只羊有七十斤,是我们十家人凑起来的,洗衣皂和洗手皂都要,要一样的,你能不能帮我们分一下?”说话的妇人康宁面熟,她是巴雅尔的婶娘。

“可以,吴百户,赵百户,来称羊。”康宁拿了算盘出来,每家两斤一两的洗衣豆,七块儿洗手皂。

“公主,是七十斤。”赵百户回话。

“寒秋,二十一斤洗衣豆分十份,再拿七十块儿洗手皂。”康宁化身小二当传话的。

洗衣豆就黄豆大小,衣袖衣摆哪里脏了刚好能砸在脏位置,不大不小刚刚好。洗手皂就羊蹄印大小,手掌那么厚,这两样买回去,只要不是家里一大家子人,买一次用半年是没问题的。分摊到每家也就七斤羊肉,牧民都还承担得起。

送走第一波聚起来的人,康宁刚想喝口水歇歇,就见一个小姑娘躲躲闪闪来了,是那个被徐氏骗了绿松石的那个小姑娘。

“公主,我能用绿松石换您的洗脸皂吗?”

“暂时只收羊。”康宁摇头拒绝,绿松石和玛瑙都是论品相和色泽大小的,定价不一,太麻烦了。

“噢,那我赊账吧,我要五块儿洗脸的,两斤洗袍子的。。”

“你叫什么?”康宁唤来合葵,“你可会写鞑靼文字?”

“阿木尔,我叫阿木尔,我只会写我自己的名字。”阿木尔不会拿毛笔,她用手指在地上画出她的名字,看合葵给腾到纸上,她羡慕道:“姐姐,你写的真好看。”

“是你名字好听。”合葵拿来红泥,让阿木尔按了指印在她的名字下方

阿木尔拿到了她换来的东西也没急着走,磨磨蹭蹭地蹲在店铺门外的墙角,见没人赶她,她一点点凑近门口。

康宁使眼色别让人吭声,她也当没看见,搬了椅子继续当卖货的翻译。过了一会儿,她想起阿木尔,再看过去就看她进了店铺在帮忙递货,她没作声,由着她继续在里面忙。

日上三竿,顾客一窝蜂地来,陆陆续续地走,但不儿罕山就这么点人,一上午来了七七八八,下午就可以关门歇业了。

“怎么样?还剩多少存货?”康宁走进店铺问。

“洗衣豆不到十斤,洗手皂还剩二十块儿。”寒秋已经盘点完了,做之前她们先去跟鞑靼妇人询问过的,估摸着量制的。

“收拾收拾关门吧,下次集市再开门。”另一波目标客户则是山里的牧民,他们拿下来的东西千奇百怪,康宁给寒秋交代的定价都是大康物价的一半,越是不好保存的价钱越低。

“阿木尔,你去哪儿?”康宁余光瞄到阿木尔往外走,她叫住她:“今天你给我们帮忙了,本宫今天请你吃饭。”

“真的?”阿木尔惊喜。

“真的。”

“那下次我还来给你们帮忙。”阿木尔欢欢喜喜地跟着公主走,听公主问她要不要回家去给父母说一声,她大大咧咧道:“我家就我一个人,我阿布在我小时候病死了,额赫嫁给了我阿巴嘎(叔叔),他们都跟着可汗出去放牧去了。”

“你额赫嫁给了你阿巴嘎?”康宁惊讶,她虽然知道鞑靼的习俗就是子承父妾,弟及兄妻妾,但这还是她来鞑靼遇到的第一例。

“唔。”阿木尔点头,还疑惑公主为什么会惊讶。

“走吧。”难怪这丫头会反复拿颗绿松石来换东西,鞑靼的每个姑娘婚前都会有一副娘家给打制的头面作为陪嫁,但是是没有其他嫁妆的。她这颗绿松石可能是她娘留给她的,能给她的也只有这些。牲畜是鞑靼人最宝贵的财产,就像大康的田产房契,家里的女性是不能做主的。

“公主回来了?这是?”许嬷嬷听到动静迎出来,就见一个鞑靼姑娘颠颠地跟在公主身后,眼睛清澈,一副乐呵呵的模样。

“阿木尔。今天在店铺给我们帮忙了,本宫邀她回来吃顿饭。”康宁要上楼换衣裳,她把人交给许嬷嬷:“午膳让她同寒秋她们一起吃。”

公主没吩咐用了膳之后怎么安排阿木尔,许嬷嬷想了一下,就放她在眼皮子底下,由着她帮忙递砖铺楼下的小路。

康宁午睡醒来站楼上看了片刻,在许嬷嬷来问是不是想收阿木尔当婢女时,康宁摆手,“府里的人够用,不添主子就不用再添下人。就先这么着,阿木尔要是来了,嬷嬷你就带她给你搭把手干个活,管她一顿饭。先观察着,顺便教教中原话,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再说。”

许嬷嬷听到不添主子就不添下人这句话,下意识地看向公主的小腹,一想不对,月事过去的还不到半个月,就是有了也发现不了。可见是公主随口一说。

哎,白激动一场。

九月十五,赶集日,山里的牧民下山交换东西,顺便去额古涅河撒网捕鱼。这次康宁没再去店铺坐镇,她骑着红豆,带上了二十个侍卫也跟了过去。

额古涅河水面宽广,撒网的人直接拖了靴子和袍子下了水,康宁没想到还有这操作,避之不及,猛不丁地看了个正着。但同行的姑娘、妇人都处之不惊,全副心神探头看男人撒网,康宁也不好像个异类匆匆避开,只好顶着侍卫们炽热的视线,硬着头皮看向水里。

她想如果这是常态,那她总是要适应的,鞑靼这么多人,她不可能要求本土的人改变生活习惯来迁就她。

“满喽,拉网!”河里人打个号子,岸上拽着绳子的人使劲往上扯,一个个肌肉紧绷。康宁的视线不可避免地扫到他们的臂膀,肌肉愤起,膀大腰圆,手指粗大,看着壮实,但不及塔拉的体型流畅养眼。

塔拉也有肌肉,撑在床上的时候他的臂膀鼓起弧形线条,捏着很有韧劲,他太猛的时候她就捏着他的大臂膀稳定身子,免得头撞上床柱。

河里的男人站在浅水河岸,汗巾子飘在水面,汗巾子上方是鼓起的肚子。为什么马背上的男人也会像大康的文官一样有臃肿的腰身?康宁撇过眼,不再有兴趣看撒网捕鱼的。

“公主,接下来您要去哪儿?”跟随的侍卫见公主要往驻地外面跑,忙问。

“本宫去看看牧草,你们不用跟着,一来一回要不了多长时间。”康宁调转马头,对侍卫说:“等鞑靼人捞完鱼了,你们同他们借渔网一用,也撒几网鱼回去腌着冬天吃。”

“是。”

牧草已经晒干了,康宁下马翻看了一下,觉得可以往回运了,她招来监工,用鞑靼语问:“往年你们是什么时候把牧草往回运?”

“大军回来路过的时候,每匹马和骆驼身上各驼六捆,一趟就给运回去了。”

“如果大军回来时已经下雪了呢?”康宁追问。

“这……可汗会提前回来的。”怕康宁要让他们往回运,监工还补充说:“即使下雪了也没事,不到三月中不会化雪,扯草喂牲畜的时候把雪抖掉就行了。”

这种喂养方式也太糙了吧,在大康,就是一头羊羔也是极为重要的家产,牲畜的草料不仅要保持干爽,偶尔还要给牲畜加个餐,喂些豆萁米糠之类的。

“过个冬,你们的牲畜要瘦不少吧?”康宁打趣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