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国势煌煌 - 这个明武宗真不当人 - 清墨弄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8章国势煌煌

第158章国势煌煌

《国史》有载,征始元年七月,大明武宗武皇帝迁都洛阳,改洛阳为承天,自此大明国势逐步而上。

自从朱厚照告知应天府百姓迁都之事后,消息就逐渐传了出去,作为应天府中唯二留守的臣子,张仑、王华两人也是立马开始了准备。

短短两月时间,张仑就将能够汇聚起来的闲散工匠全部汇聚了起来,而王华也是用这两月的时间让手下人员以人带人的方式让一批还没来得及入仕的人对于他们所要做的事情有了部分了解。

很快两月时间一到,除却应天府所需人员以及当底百姓、一部分驻军外,其余所有人都随朱厚照直接北上。

应天府往洛阳而去,即便有不少人拖累时间,最终也还是在七日之内抵达了洛阳。

鉴于之前建设应天的经验,大明一号包工头张仑也是在第一时间确定下了新都建设区域—洛阳古城以东,黄河以南的小平原。

建设面积暂定十五万亩土地,共分三期建设。

与此同时,随着太后张氏、朱秀荣二人被送至洛阳,北京大改造也在王守仁的主持下迅速展开,鉴于北京要作为日后的军都,所以并未划出主城区域,就连原本的城池也开始了拆除,而作为劳动力的,正是几大京营以及部分第一军团将士。

好在南方也已经逐步步入了秋收,再加上以往积攒下来的粮食,所以两都建设期间粮食上并不需要担心什么,其余各种建设物资,也是随着都城主道的开辟由南至北开始供应,首先吃到都城主道开辟福利的,自然是新建设的承天府。

不过好在最早建设的本就是建设材料的初级加工场所,比如砖窑、钢铁作坊之类,所以从南方而来的建设物资基本都是一些当地没有的最基础材料,此外就是粮食、菜蔬、肉类的供应。

至此,朱厚照数年对于民间的积累彻底爆发出了其积蓄的力量。

对比之下,北京军都的改建,就要困难上许多了,除却充足的食物供应外,几乎没有更多的资源供应,但好在建设者基本上都是将士们,基本上王守仁的处理办法就是自给自足,木材没了去砍,烧砖的土没了去挖,完全遵从了一开始应天府的建设方式,遇山开山、遇水改水,人力的资源被其充分利用了起来。

累确实是累,但食物却始终未曾短缺,甚至对比于以往要好上不少,所以也就没有人多嘴说过什么。

大明能够出来当兵的,本来不就是为了混一口饭?现在自个儿建设自个家,还能吃饱饭,吃好饭,还有什么牢骚发?

都是出力气,往哪儿出不是出?

再加上在建设中越来越多的人被王守仁提到第一军团预备军中,所有将士们的热情直接就开始了第二波爆发。

没办法,谁都看得到第一军团将士们的待遇,基本上都是肉菜管够,粮食随便,只要不浪费。

而预备军的待遇虽然差一点,但说过来其实也差不到哪儿去。

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北京这一部分第一军团的将士们也逐渐完成了脱产,而后进入了全面军事训练当中。

谁都能看出来,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等真正上了战场,脱产训练与不脱产训练就是精兵与非精兵的区别,二者所能创造的战绩大概率也绝不相同,所以在功劳上也必然有很大差别。

军队以战场为根本,所能创造的战绩,才是一军真正意义的体现,同样也代表着其未来所能享受待遇的高低。

虽然底层的将士们说不出来这些较为深奥的道理,但他们却早就深明这一切。

然而这一切随着征始元年的结束,征始二年的到来,大明迎来了第一波真正大面积的军改。

一道军令从承天府发出,分别北上南下至顺天府、应天府二地。

所有参与基础建设的生产军队全部并入第九军团建设军团,取消相应旧有军队编制,边关一切军队暂且不作改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