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民意
卫弯弯第一次见郁子清,是在她爹卫枢举办的诗宴上。
卫家是书香门第,卫枢年轻时放肆浪荡,但自从收敛心性后,倒在文人儒林里闯出了不小的名声,常与文人士子诗歌唱和,编纂付梓的文集诗选都出了好几册,又曾数次担任科举主考官,便颇有些门生,地位和名望都颇重。
而去年夏,赶赴秋闱的举子陆续抵京,卫枢便在卫府举办诗宴,不拘出身来历,广邀应考举子。
郡望无名的寒门贵子郁子清,便也因此得以被邀入席。
彼时,正被自家娘押着今儿相看这个公子,明儿相看那个侯爷的卫弯弯,又被她娘拉着,躲在诗宴旁的小楼上,悄悄打量那些举子们。
“那个紫衣玉冠的,是于尚书家的小公子。”
“那个圆领璞头的,是魏王世子!没想到他今日也来,弯弯,你快看!”
……
卫弯弯怀疑正在相看未来夫君的不是自己,而是她娘,不然怎么她娘能激动地脸都发红呢。
近日已经明里暗里相看了太多人,程蕙娘刚刚所说的那两人,更是早已看过许多次,卫弯弯便很有些兴致缺缺,目光漫不经心地一扫,从那些天潢贵胄们身上扫过,最后视线却定在角落里一人身上。
“娘,那个蓝色道袍的,是谁?”
程蕙娘听闻,目光看过去,随即拧眉,“不认得,外地举子吧。”相比之前说起于公子魏王士子时的热络,语气已经明显冷淡。
卫弯弯倒不在意这份冷淡,兴致勃勃地看向那蓝衣道袍的年轻人。
他很年轻,才十七八岁,身形瘦弱,长相斯文,最重要的是身量不高,正是这点一下吸引了卫弯弯的目光,但是,场内身量不高的举子可不止他一个,能让卫弯弯的目光一直停留在他身上,自然还有别的原因。
这个原因便是――他没有像场内其余举子一般,用十足热切地目光看着卫枢。
他自斟自饮,不往卫枢身边凑,亦不跟着其余举子那般对卫枢舌灿莲花,大加颂扬,甚至,卫弯弯居高临下地看着,竟然还从他眼里看到一丝冷冷的不屑。
卫弯弯顿时就……兴奋起来了!
恰此时,卫枢作了一首诗,满座举子皆拍手叫好,恨不得把那短短一首小诗从诗题到诗尾裱进金框里夸。
然而,一直盯着他的卫弯弯,分明看到他借着喝酒时酒杯的遮掩,轻轻吐出一个字:
“呵。”
-
诗宴结束后,卫弯弯便打听到他的姓名来历。
郁旋,字子清,今科举子,河东人氏,家中从前也算小有薄田,但父亲早丧,家道败落,由寡母抚养长大,日子渐渐艰难,在郁子清取得秀才功名前,母子两人甚至是靠郁母打短工度日。
妥妥的寒门贵子。
是绝不会进入卫家小姐择婿名单的人物。
但偏偏,卫弯弯对这人好奇地紧。
卫弯弯不是没见过寒门贵子,也不是没见过一身傲骨,不事权贵的清高狂徒,但这人跟寻常的寒门贵子和清高狂徒还不一样。当时宴上亦有其他品级高的官员,然而无论是对其他官员,还是同科举子,他始终斯文礼貌,既不拘谨,亦不卑怯,很是落落大方。
可见他不是对谁都狂,他只是对她爹不屑。
卫弯弯十分好奇其中原因。
于是,打听到这人来历居处后,她便打扮成寻常百姓家的女孩子模样,在他暂时租住的院落门前的小巷里,制造了一场堪比碰瓷的“偶遇”。
相撞,跌倒,崴脚,然而,还没等卫弯弯实施下一步计划,刚刚抬头欲哭,就听郁子清道:“卫小姐,可有伤到?”
?
“什、什么卫小姐?我姓程。”
不得不说,那时候卫弯弯道行还是太浅,一被道破真实姓氏,便心虚地眼神都躲闪起来。
郁子清就微笑地看着她。
看得卫弯弯不打自招。
“我就是卫小姐,怎么样!”
“不怎样,卫小姐可有伤到?若是伤到,在下送您到医馆,若是无事,在下便告退了。”
卫弯弯自然是无事的,已经被识破的情况下,还要她硬装模作样,也太难为她了,于是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
郁子清便告退。
“既然如此,在下便告退了。”
说着,就要走。
卫弯弯急了:
“你不喜欢我爹?!”
郁子清转过了身,清澈温柔的双眼春水般荡漾。
“不,不是不喜欢。”
“是厌恶。”
-
之后卫弯弯又去了几次清安坊。
尤其被程蕙娘逼婚逼地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