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大结局 - 穿越大明,震惊朝野 - 不是特能苏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八十四章大结局

如今朱高炽的内阁都是有能力的人,林峰并无心干扰朝政,他的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在朱高煦身上。

就在林峰的不经意间,仅仅十个月,朱高炽洪熙元年,不过十个月便去世了,虽然他太子监国了二十年,但是皇帝的宝座真的是还没坐热。

朱高炽死了,林峰心中的悲伤没有太多,因为他和这个孙子的人没接触太多,朱高炽甚至没来得及知晓他的秘密就死了。但他却一直紧紧盯着他的兄弟朱高煦,至于身为太子的朱瞻基,是林峰重孙子辈,林峰必须保证他成功即位。

此时朱瞻基正在南京,必须奔往京城奔丧,而朱高煦的封地在山东,林峰已经通过锦衣卫收到密信,朱高煦准备在太子前往京城的路上设下埋伏。

林峰此时已经派锦衣卫前往南京保护太子朱瞻基,力求避过朱高煦的埋伏,只求安全将朱瞻基送到京城。

可当锦衣卫派出的第三天,朱瞻基到达京城奔丧,没过多久便继位为皇帝。

林峰整个人顿时陷入混乱之中,皇帝驾崩的消息,此时可能还未到达南京,为何朱瞻基此时会出现在京城,这里面似乎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朱高炽的死有蹊跷。

林峰虽然掌握着锦衣卫,但此时朱高炽的尸身他完全不能去查验,而朱高炽弥留之际,并未召见他,从始至终朱高炽并不知晓林峰特殊的存在,而朱高炽死亡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朱瞻基,太凑巧了,但林峰此时已经无能为力去指责一个皇帝是凶手。

林峰此时已经头发开始有些发白了,他这一世还有时间,他不知道是否从朱瞻基的嘴里知晓能够查验出朱高炽的死因,但这些只能让林峰心寒,但却不是什么迷惑的问题,当年他能把朱允炆拉下皇位,将朱棣拥戴上去,现在朱瞻基做了大逆不道的事,但他只要是个好皇帝,林峰并不准备去追究。

朱瞻基的确是个好皇帝,没有让林峰失望,也没有让天下百姓失望,因为朱棣连年在外征战,的确对百姓造成一定麻烦,朱高炽还没来得及收拾烂摊子,就要交给朱瞻基来做了,朱瞻基做的很好,但是有一个麻烦没有解决,谁也不会睡好。

朱高煦想当皇帝,而他也有那个资格,但他偏偏当不上皇帝,如今这已经是他所见证的第五位皇帝,从高祖皇帝道建文帝,再到他的父亲朱棣,还有短命的兄长朱高炽,如今已经是自己的侄子朱瞻基了,朱高煦对于权利的渴望已经到达极限,而他想要谋反的念头,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确全天下都知道朱高煦要谋反。

宣德元年七月,宣德是朱瞻基的年号,林峰手收到锦衣卫消息,朱高煦派遣亲信枚青潜入京城,拜访张辅。

张辅接待了枚青,林峰派出的锦衣卫将这些全部记录下来,但身为朱高煦早年的战友参与靖难的张辅选择把枚青绑起来送到朱瞻基面漆那。

如今朱高煦想要谋反的事情已经写在脸上,张辅不是傻子,如果这时他帮助朱高煦几乎是死路一条,因为无论从哪看朱高煦都不会谋反成功,张辅为了一家老小的性命,选择了时务,抛弃了往日靖难的战友情。

朱瞻基已经抓住朱高煦的把柄,但他不想立即出兵征讨自己的这位叔叔,毕竟朱瞻基的年号是宣德,所以他希望不凭借战事解决朱高煦。

朱瞻基下令派出中官候泰去山东找朱高煦,希望他能放弃谋反的念头,大家都是自家人,可以商量。

但是朱高煦的忍耐已经到了极点,他无法忍受皇帝宝座上不是自己,所以并没有接受朱瞻基的好意,对候泰十分嚣张,仿佛他谋反是正确的事,而且朱高煦还带着候泰检阅了自己的兵马,让候泰回去告诉朱瞻基把那些煽动干掉朱高煦的奸臣抓起来,他才能与他这位皇帝侄子谈一谈。

朱高煦敬酒不吃吃罚酒,朱瞻基为了天下江山的安定,必然是要出兵讨伐朱高煦,但如何出兵却成了问题。

张辅认为他带两万兵马前往乐安,剿灭朱高煦,而杨荣认为皇帝亲征,带领大军鼓舞士气,可一举击败朱高煦叛军。

张辅与杨荣经常吵架,但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朝堂之上都有所耳闻,但剿灭叛乱时大事,朱瞻基必须仔细考虑,皇帝亲征有亲征的好处,的确可以鼓舞士气,但也有危险,一旦不能保证胜利,很容易发生危险,如果被朱高煦钻了空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朱瞻基还也陷入踌躇之中,忽然有一名年迈的大臣,虽然官职不大,却说出了让朱瞻基坚定御驾亲征的想法。

“陛下你还记的李景隆么?”说话的人正是林峰,这将是他第一次在朱瞻基面前留下深刻印象。

李景隆就是那个被林峰亲手斩首的曹国公李景隆,正是因为他的失误,才贻误战机,给朱棣反败为胜的机会,最终登基皇位。

李景隆的事,朝堂之上的大臣都很清楚,毕竟都是从靖难过来的大臣,林峰相信朱瞻基一定会坚定亲征,因为他不想当朱允炆,而朱高煦也不是永乐帝朱棣,他不过是个狂妄自大的失败者。

八月十日朱瞻基下令御驾亲征,二十日大军已经到达乐安城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