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压镇
这时候需要一个带领舰队上前冲破汉军的猛将,宛如那张定边大胆来刺杀朱元璋一般。
虽然有林峰这样的猛将在,但他显然不得这样的本领,他无非是一个大兵,可以杀敌,但带兵冲锋显然不是他该做的事。
这时,一艘旗舰异常英勇,指挥它的将领是丁普郎,手持双刀,与昨日张定边之风采有几分相似,船头上更是挂着七尺白布。
上面写着:旁人不问唯诛九四。九四正是陈友谅的小名,丁普朗如此恨陈友谅是有原因的。
丁普朗当年是徐寿辉手下的四大金刚,在陈友谅杀掉赵普胜后,为了活命不得不投奔朱元璋,如今看了这见利忘义的小人,丁普朗正是要趁此机会报仇。
有丁普朗这样的猛将带头,加上林峰在后压镇,朱元璋的军队顶住了汉军猛烈的攻势,即使丁普朗最后没有斩杀陈友谅,战死沙场,而他为朱元璋大军争取大量时间,等来了风。
近十艘火船早已准备完毕,只等起风之时,除了点火的弓箭,还有点完火的稻草人,一同向陈友谅的舰队冲去。
因为用铁锁连接战舰,所以汉军根本无法逃脱,只能满眼火光,看着战船一艘接着一艘烧起,陈友谅已经无力回天了。
汉军数十条战舰已经燃烧殆尽,汉军士兵的惨叫环绕在彭泽之上,与之相呼应的是朱元璋大军的冲锋,彭泽诺大的湖面上火光血色交融。
一切都完了。
但汉军的数量终究是朱元璋舰队的数倍,这样一场大败依旧剩下一半,陈友谅似乎还有机会。
第四日,陈友谅将剩余队伍召集,此时江洲是不能回了,唯有破釜沉舟,死战。
当双方战舰再次对峙时,朱元璋的战船立即冲锋,凭借之前的胜利和之前的经验,派小船灵活作战,很快击沉陈友谅的战船。
彻底败了,汉军只能退却,守在退守鄱阳湖西岸的渚溪。
在接下的日子,朱元璋虽然没有立即进攻,但却好消息不断,因为陈友谅的部将陆续向自己投降。
七月十六号,陈友谅决定逃跑,拼尽全部兵力勉强打开湖口,而朱元璋的十万大军就紧跟其后。
双方有一次展开大战,这一次陈友谅彻底失败,一支流矢射穿他的头颅,陈友谅的残兵败将退回武昌。
三十六天的战争,朱元璋赢了,他干掉最大的对手,但是他真是这天下的主宰了么?
显然不是,因为张士诚还在虎视眈眈地看着他,元王朝还在苟延残喘,而他的军中也有一些人不是那么消停。
击败陈友谅后,朱元璋没有选择趁势追击,而是率兵返回应天,虽然经历一场大胜,但是战士疲惫,此时应该修整安顿。
回到应天后自然是按功行赏,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人都获得不菲的赏赐,士兵有得到奖赏,而全军上下却有四人没有任何赏赐,朱元璋甚至是闭口不提。
这四人分别是林峰、朱文正、李善长、林基。
林峰不得赏赐也就算了,军中谁都知道,除了朱元璋那便是林峰,他若真需要什么,向朱元璋请教表示,可此次大战苦守洪都许久的朱文正,可位列头功却不得赏赐。
而李善长、林基两位谋士同样出谋划策,也该得到些赏赐,为何无赏?
这种事朱元璋有自己的打算,而且这四人又是他身边最亲近的四人,别人的确不好插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