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如同名花,必须精心浇灌滋养 - 春夜引 - 松下有鹤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春夜引 >

第26章如同名花,必须精心浇灌滋养

建帝命人查案,最开始的震怒过后,又和颜悦色,说和此事无关的人尽可安心,在天穹山继续玩乐。

不管内心怎么想,所有人都表现出一副和自己无关的模样,应声散场。

清蕴慢慢往回走,眼眸低垂着。

万云刚才的话很值得琢磨,有人窥伺帝帐、发现两具男尸。

怎么个窥伺法?如何发现?在哪儿发现?死者是谁?

他说得简单,让人议论纷纷,有种故意搅动人心的感觉。

但如果不是昨夜出了周墨一事,她也不会想太多。所以被搅弄的,只能是心中本就有鬼的人。

慢慢走动的她,和李秉真都没注意到对方的步伐,忽然在帐前碰了下。

对他来说,这种完全忽略周遭的神游是很罕见的。

抬起头来,李秉真看到她眼底的询问,低声道:“进去说话。”

一杯茶后,两人跽坐在小几旁,一缕直雾升腾,没有遮掩住彼此注视的眼眸。

“昨夜的事,我已经查明了。”李秉真开口,“留下血迹之人,是李审言。”

“……他?”

“嗯,昨夜藉香来告知我帐前异样时,我正和众学子一同讲书,而后没多久随藉香回帐,左右查探,皆无异样。”李秉真道,“但今早去拜见母亲,见她心腹侍卫有异状,就多问了几句。”

其实是逼问,他身份特殊,侍卫抵挡不住,没几句就交待了出来。

“陛下口中窥伺帝帐之人,可能是母亲所派。”

清蕴瞳孔微缩。

抛出这惊天之言,李秉真抵唇把咳嗽咽回,解释道:“她不是要行刺陛下,而是……在找李审言。”

“母亲想杀他。”

准确来说,是因为李审言一直随侍天子身边,想要确定他的行踪,只能连带着盯梢建帝。

但这种盯梢,和窥伺帝帐有天壤之别。如果建帝发现的真是他们,只能说,他在这件事上夸大了许多。

且找到李审言之后,趁他离开天子身边,大长公主的人就跟随离开了。他们暗中下手,李审言猝不及防受伤,逃离的方向不是人群,而是最近的李秉真夫妇帐篷。

可能是无意为之,也可能是知道李秉真昨夜不会回帐篷,碰见的只会是清蕴,想借她的身份给自己掩饰。

结果清蕴和身边的人警惕至极,仅是看到一点血迹,就没有回帐。

清蕴微微抿一口茶水,掩去心底的惊涛骇浪。

以李审言的身份,大长公主恨他是理所当然。可她想不到,这位殿下会冒如此大风险,宁愿引起建帝警惕,也要强行杀他。

“这并非第一次。”看出她的想法,李秉真继续,“早在六年前,母亲就已做过类似的事。”

六年前,跶虏倭寇之乱还未停歇,民间起义仍有盛行。李审言在府中度日艰难,被大长公主这座大山死死压住,他注定永无出头之日,便冒险混入平乱大军,想以军功傍身。

他继承了齐国公的军事天赋,从小兵到都尉不过短短一月,敢于冲锋、擅长谋略、无惧生死,且立下赫赫战功,无论谁都知道他回京就会受重赏。

这支平乱军并非齐国公、大长公主麾下任何一脉,可有他们相熟之人。提前得知消息后,大长公主设陷杀李审言未果,便转而让人顶了他的军功。

朝堂上下皆被利益裹挟,何人会为他伸冤?自然不可能有。

这条路也被大长公主堵死,李审言沉淀数年,许是发现,不管再怎么脚踏实地,也比不过天子的一份赏识。

李秉真记得那时情形,因为他恰好处于重病之中,太医连连摇头,让国公府准备丧事。母亲悲之欲狂,如何能容忍李审言立功封官?

"今早看他仍跟在陛下身边,安然无恙。"

李秉真说:“他受的是轻伤。”

“死的那两人……?”

摇头,李秉真道:“我目前也不知身份,很可能是十二卫中的人。”李审言警惕至极,死的人有大概率是做了他的替死鬼。

按他的意思,如果牵涉到大长公主,李审言但凡查到蛛丝马迹,绝不可能放过,甚至可能借此搅弄风云,狠狠报复国公府。

关键在于,如今查案的不止他一个,还有三哥王宗赫。

假如死者之一是周墨,为掩饰真相,他必会暗中阻拦李审言。

清蕴沉默了会儿,在李秉真说完后,告诉他,“昨夜我们也遇到了一事。”

“和陛下所言有关?”

“不一定。”清蕴瞥了眼帐外,“此事和我干系不大,但可能会和你方才说的有关。你去找三哥,如果他认为可以告诉你,自会说出来。”

指节轻扣桌面,李秉真道:“好,今夜我再去找克衡。”

说完这句,他抵唇低咳两声,眉头紧锁,状态比在马车上还要不如。

少思,少思。为他取这一字的人,是让他要少思虑,方能无忧。

昨夜几乎没睡,今日又在思索各事,对于李秉真的身体而言,负担不小。

“先歇会儿罢。”清蕴为他顺背,轻声,“无论什么事,总要先休息好。”

“嗯。”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