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她不该迈出第一步
清蕴把刚才和杨翊的对话大致复述了遍,隐去李审言的出现,着重体现出杨翊和寻常孩子不同的思维。
她不想说这一定是血脉的传承,杨翊自幼随李贵妃生活在承乾宫,有那样一位生父,可能时常处于心惊胆战中。
聪慧、敏感、体弱,又生活在权力顶峰与危险交织的地方,由此造就与众不同的心性,可以理解。
大长公主沉思了会儿,缓缓道:“这孩子……是有些不一样。”
她道:“当初得知婉仪去世,他一滴泪都没落,而是告诉我,婉怡被先帝所害,让我杀了先帝。”
那时候大长公主沉浸在失去女儿的痛苦中,对建帝同样有怨怼,因此不觉得外孙的话可怕,反而隐隐赞同,回想起来方觉心惊。
哪个孩子会张口就对自己的父亲喊打喊杀?
大长公主带兵时杀过不少人,她曾想过自己接连失去儿女是不是造了杀孽的报应。想到外孙,她情不自禁握住清蕴的手,“如果他和先帝一样……”
“不会的。”清蕴肯定道,“翊儿才五岁,这么点大的孩子,正需要长辈的教导。他只是喜恶相较于常人更明显,只要母亲好好教,挑选好先生,让翊儿明辨是非对错就行。”
在她笃定的语气下,大长公主慢慢点头。
“当务之急,是让翊儿愿意站出来指认柳太后。”清蕴道,“母亲,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和大长公主谈心过后,约定好明日再来,趁着还没有归家,清蕴就让马车换了段路,带着王宗赫一起来到姜玲家中。
来得很巧,正好是姜玲和她的孙子江衡在家。
王宗赫沉默地站在清蕴身后,与众不同的气势和身居高位数年自然而然的威严让姜玲略显局促,她是第一次见到清蕴的夫君。
清蕴笑着向两人介绍彼此,王宗赫微微颔首,他知道姜玲此人。
清蕴说出来意,“我来找衡儿,有些和静王相关的事,想问问他。”
静王兴致来时,会去清蕴和李琪瑛合办的学堂,在那儿结识了大他两岁的江衡,两个孩子很合得来,有时候还会特意相约一起游玩。
姜玲紧张,“这孩子是做错了什么事吗?”
“没有。”清蕴宽慰她,“他没犯错,也没有祸事,是我有话问他。”
姜玲长舒一口气。
江衡正在屋檐下放的小桌子上写写画画,走近一看,正在做算学。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清蕴没惊动孩子,自己缓步走到江衡身后。
檐角垂落的夕照余晖洒在宣纸上,七岁孩童正咬着笔杆凝眉苦思,面前摊开的算题墨迹未干:
“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王宗赫瞥见题目微微侧目,这题在户部清丈田亩时常用。却见江衡突然用笔在纸上写道:“首日两鼠各进一尺,共掘二尺,余三尺。”
“次日大鼠翻倍掘二尺,小鼠减半掘半尺。”江衡念念有词,“次日合计二尺半,两日共掘四尺半,仍余半尺。”
清蕴见他要提笔写第三日,出声,“且慢,第三日未过完便会凿穿。”
江衡闻言怔住,盯着余下的半尺墙垣,反应过来,“是了,大鼠第三日该掘四尺,小鼠该掘四分之一尺,但只需再凿半尺......”
他抓过三枚铜钱排开,重新计算。
算着算着,突然涨红了脸,被某处困住。
王宗赫看着纸上歪歪扭扭的算筹符号,忽然出声:“何不用累黍法?大鼠第三日每时辰掘三又三分之一寸,小鼠掘八又三分之一分。”
他边说边提笔写下方法。
江衡似懂非懂,“这分数如何运算?”
清蕴笑了下,“这便是朝廷设算学馆的缘故。”
说着,将整套算法在纸上列出,渐渐凝成江衡恍然大悟的欢呼:“是七个半时辰!所以总共两日又七个半时辰!”
姜玲捧着新蒸的槐花糕过来时,正看见孙子举着算纸开心,身侧两人都含笑看着,虽不知发生了何事,也露出笑容,“衡儿,休息会儿,别总盯着书。”
江衡很听话,回头看两位客人,起身道谢,“多谢陆姨,多谢陆姨父。”
姜玲稀奇,“衡儿怎么知道这是陆姨父?”
江衡指着王宗赫腰间垂挂的鱼符:“上回陆姨来送书时,袖口沾着松烟墨的香气。今天陆姨父衣摆也带着同样墨香。”
“而且……”他眨眨眼,“两人站在一起时,他左手总护着陆姨——娘说,只有最亲近的人才会留心不让对方撞到梁柱。两人手臂碰触时,陆姨对他也完全不设防,可见两人很亲近,感情也好。”
果然是那个人小鬼大的江衡。清蕴点点头,王宗赫也难得露出笑意,对江衡的观察入微和其评价的“感情好”很很满意。
“很聪明。”
江衡面上带着孩童的小小骄傲,“当然,我日后可是要做状元的。”
清蕴:“我身边这位就是状元郎。”
江衡露出惊讶,默默看了人半晌,然后点头,“确实是我想象中的模样。”
几人都被他的话引得笑起来。
王宗赫曾经好奇清蕴怎么会和一个陌生人一见如故,还对其家中孩子多加照顾,此刻一见,也对江衡生出了爱才之心。
他暗暗看了眼清蕴。
如果和表妹有孩子,无论男女,大概也会是这灵慧活泼的模样。
这厢,清蕴从江衡在书院读书的话题切入,引到他和静王的交往,随后不经意问:“你觉得静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