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第220章——U-17世界杯德……
第220章第220章——u-17世界杯德……
其实毛利寿三郎隐约觉得,“第六感”或许不会再次出现在这场比赛里的第六感不无道理。
毕竟众所周知,能力共鸣和双打同调不太一样。
相比于强调默契、以及绝对的心意相通的后者,能力共鸣看重的是能够发生共鸣的能力,只要能力存在,那么就有诞生实现能力共鸣的可能,——重点是“能力”。
要是放在眼前的这场比赛里具体来解释,那能够让德川和也和幸村精市之间产生能力共鸣,“第六感”的重点,就是“预感”和“灭五感”这两项能力。
“第六感”本就是曾经,被博格和弗兰肯斯坦纳逼入绝境的德川和也和幸村精市在机缘巧合、因缘际会之下的意外收获。
而意外之所以是意外,就是在意外发生之前,没有人能准确预料到它的到来。
就算是曾经见过德川和也和幸村精市之间能力共鸣的越知月光和毛利寿三郎也不行。
因为这一次,提前组上了上场表演赛的搭档组合的德川和也和幸村精市,囿于他们现如今的基本实力情况,制定了同越知月光和毛利寿三郎记忆里有关这场比赛的发展不太相关的计划。
而其中,最大的变量,自然是幸村精市在今年的全国大赛团体总决赛上所第一次使用的异次元领域,天神的存在。
……
但无论场下的观众如何思考和讨论,网球场上,这场比赛还在继续。
u-17世界杯德日表演赛第三场第三局,德国代表队,弗兰肯斯坦纳发球局。
也几乎是在这一局的比赛一开始,无论场上场下,无论是选手还是观众,在场的所有人差不多都能明显感觉到,弗兰肯斯坦纳动了真格。
就像是机器终于充满了电,显示电量百分比的那一栏数据终于亮起,弗兰肯斯坦纳看向德川和也和幸村精市的双眸里,也有了不一样的光。
“——不,但是不管说,人的眼睛应该没办法发光吧?”
注意到弗兰肯斯坦纳当下模样的白石藏之介下意识皱了皱眉,并顺口就吐了槽。
“毕竟被称作‘网球机器人’呢。”一旁的不二周助接上了话。
不过他们大概是故意的。
因为自从第二局比赛德川和也和幸村精市差不多将他们的底牌全都揭露了开始,日本代表队这边的气氛多少便有些沉默。
更何况德国代表队明显已经开始反击的现在。
只是很可惜,白石藏之介和不二周助并没能成功活跃日本代表队内部的气氛。
因为这时候的网球场上,弗兰肯斯坦纳恰好从幸村精市为他准备的美梦中挣脱,以精准无比的控球,拿下了属于他的发球局的宝贵分数。
“15比0!”
这场比赛的局势便是从这一球开始正式被逆转的。
因为紧接着,——
“本局结束,博格、弗兰肯斯坦纳获胜,1比2!”
“本局结束,博格、弗兰肯斯坦纳获胜,2比2平!”
德川和也和幸村精市不仅没能再次拿下德国代表队,属于弗兰肯斯坦纳的发球局,还丢了幸村精市的发球局。四局比赛结束,在发球权再次回到博格手中之时,双方算是勉强打平了局面。
而随着第五局比赛的开始,黑洞也重新出现在了网球场上。
不过这一次,黑洞并没能为日本代表队带来能够扭转局势的转机。
甚至不需要博格出手,弗兰肯斯坦纳便已经找到了黑洞的弱点。
通过削减空间、制造真空口袋,德川和也确实能够迫使所有接触到黑洞的网球停下没错,但是,他制造的黑洞,可不是物理意义上,真正的黑洞。
换句话来解释便是,——德川和也能够削减的空间有限,就算他能够提前布置下黑洞,以扩大自身所能够防守的回球范围、减轻幸村精市的回球压力,但在德川和也所布置的黑洞范围里,总归还是有能直接方便网球穿行的漏洞存在的。
也就是说,弗兰肯斯坦纳正在瞄准被德川和也削减的黑洞空间之间的缝隙回球。
甚至于因为过于放心黑洞的防守能力、或是没有料到黑洞竟然会被对手以这类的回击正面攻克,因此,无论是德川和也还是幸村精市,他们一时半会间,都没能成功赶上回球的最佳时机。
“15比0!”
弗兰肯斯坦纳径直拿下一分。
以他绝佳的观察力和控球水平。
甚至于博格对此似乎并不意外。
也因此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或许早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点,不过是留着当锻炼弗兰肯斯坦纳所以没有主动开口。
而在这种情况下,德川代表队能够守住他们的发球局,倒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毕竟原先,在德川和也和幸村精市的计划当中,用黑洞防守半边球场,以此在博格的发球局缩短需要防守的半边球场所需的反应时间和速度,在弗兰肯斯坦纳突破黑洞的防守以后,这项计划便算是彻底落了空。
“本局结束,博格、弗兰肯斯坦纳获胜,3比2领先!”
在这之后,德川和也发球局,天神也未能够挨住博格和弗兰肯斯坦纳的进攻,自然而然的,日本代表队再丢一局。
“本局结束,博格、弗兰肯斯坦纳获胜,4比2领先!”
眼看着黑洞和天神两大异次元领域依次被攻克,德川和也和幸村精市之间的气氛到底还没有自家队友之间那么沉重。
毕竟对手是博格,是王者德国,眼下的局面他们多少还是有所猜测的。
“在这么短的比赛过程中,就已经把我们的招式能力完全摸透了吗?”德川和也先是擦了擦额角的汗,然后才开口说道。
幸村精市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片刻后,他才睁开了眼,看着身前的高中生前辈认真应道:“看来,只能尝试一下了,德川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