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神光山
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集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和游览为一体的城区型公园。公园位于广东省兴宁市福兴街道办神光村,总面积674.6公顷,顶峰海拨360米,森林覆盖率92%,属南亚与中亚热带过渡气候。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兴宁境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粤东地区的宗教文化旅游胜地。
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前身为神光山旅游区。2005年5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神光山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处于粤东北山丘地带。景区内现有各类植物共70科200余属1000多种,各种野生动物400多种。天然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1]。
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有神光寺、祖师殿、墨池与探花书院和墨池寺等景点。
汽车,公园距兴宁市区3公里,1路公交车到达;火车,广梅汕铁路兴宁火车站位于神光山山脚;航班,距梅县机场57公里;高速,梅河高速兴宁西出口距公园入口1公里[1]。
2001年,作为兴宁市最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市委市政府将其建设列入“十五”计划重点发展项目,列入兴宁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由市林业局具体负责建设、管理。
2003年,市林业局又聘请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对神光山森林公园进行祥细规划。
2005年5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神光山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地理环境
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地理坐标:东经115°41′05″—115°41′14″,北纬24°04′59″—24°06′17″。四界范围:梅子管理区山脚(沿公路至)窑山下移民房(沿山脚至)邱屋西侧鱼塘(沿公路至)打石坳山坑(沿山脊至)打石坑水库坝(沿山坡至)曾公塘(沿山脚至)长窝里(沿山脊至)墙脑(沿山脊至)灯盏神(沿山脊至)乌璋水库坝下(沿山脚至)梅子管理区山脚。
地形
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处于粤东北山丘地带,受北东至南西走向的莲花山脉和罗浮山脉控制。
地形地势总趋势是北西向南东逐渐下降,而南部则由南向北递降。
气候
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属南亚与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年平均气温20.4c。全市年平均气温21c,降水量1540毫米。常年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28.5c,极端最高气温达38.3c;常年最冷月是1月,平均气温11.4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7至零下6.4c。年平均降雨量1540.3毫米。夏季降雨最多,占年降雨量的41.5%。年平均日照时数2009.8小时。风向比较稳定,以西北风频率最高,东南风次之。
建群种所组成的森林群落,它包括阵针叶纯林和含有少量阔叶树的针叶林,分布在公园大部分地区,面积36760平方米。含少量阔叶树的针叶林乔木层通常仅由马尾松构成;林下层常见木荷、潺槁树、豺皮樟、黄牛木、鸭脚木等阔叶乔木种的幼树;灌木层常见书匕金娘、梅叶冬青、九节、岗松、三叉苦、山苍子、算盘子等;草本层则以芒萁、华南毛蕨等为主要林下植被。针叶林群落外貌灰绿,结构简单,林冠较为整齐一致。其中在神光寺东侧的一片马尾松林,长势好,雄伟高大,平均胸径30cm。林分高10—15m。景区内现有各类植物共70科200余属100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