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人生完美4
新恒汇电子
新恒汇正是成立于山东这一工业转型的关键时期。2017年12月,淄博市通过重组引入以紫光国芯原总裁任志军为首的集成电路行业高端人才团队,经过团队不懈努力组建了新恒汇公司。公司位于淄博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也是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随后,新恒汇瞄准芯片封装的“蓝海”高精度蚀刻金属引线框架这个高精尖项目,从全国各地先后引进9名顶级专家来到淄博,建立了研发中心,公司才走上了集成电路封装专业化之路。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恒汇成为了山东省重点关注的集成电路企业,也是淄博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链主企业。目前,新恒汇是除法国和韩国外,全球第三家稳定大批量供应智能卡柔性引线框架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2位,与中电华大、紫光国微、三星电子等国内外知名安全芯片设计厂商合作,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
公司2019年立项的高精度蚀刻引线框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被列为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在2023年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中得到优秀评价,产品已经走在国内同行前列,成为国产替代的首选。公司注重研发建设,年度研发费用超过4,000万元,保持了较强的发展后劲。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柔性引线框架作为智能卡芯片封装关键材料,近年来,我国国产智能卡芯片市场占比不断提升,市场需求旺盛,柔性引线框架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蚀刻引线框架,是替代进口,实现产业链安全不可缺少的一环。
随着山东省产业发展与经济腾飞,新恒汇将继续以持续技术创新、业务创新为核心,努力提高市场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实力,早日成为全球集成电路封装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
越亚半导体
“目前,越亚半导体已从原来的单一的铜柱法,扩展为拥有铜柱法、嵌埋法和行业通用的激光法,并且可以集合上述技术,以满足市场和客户对芯片高密度和精细化线路的需求。”陈先明说。
技术的创新,使得越亚的产品种类也得以开拓。据介绍,目前公司已从原来的单一的射频芯片,特别是射频前端的功率放大器这一个产品,扩展到了射频全线产品的覆盖,以及电源管理芯片和数字芯片。
“与射频芯片相比,电源管理芯片的应用范围更广泛,一切需要用到二次电源的产品都需要电源管理芯片。”陈先明透露,目前,在该领域,公司的技术也已处于全球领先位置。
数字芯片的应有领域则更丰富,可应用于CPU、GPU、MCU、MEMS、Memory以及可穿戴设备等。陈先明坦言:“我们是后进者,今天还在积极的导入阶段,目前公司的数字芯片是从中低端开始切入市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数字芯片全球领先的基板企业。”
应用领域的丰富,将越亚半导体带入了更大的市场。“原先射频芯片的全球市场规模可能只有3亿美元,但现在三大芯片种类的市场规模可达50亿美元。”陈先明说。
曾备受质疑的大客户集中的风险也被稀释。
“在2014年之前,公司两个大客户贡献了营收的95%以上,客户结构的确不够健康。但现在我们拥有80多家客户,其中近40家客户已经实现量产,整体经营更加健康。”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陈春灵告诉记者。
“我们从进入这个行业开始,技术上就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一直到现在我们人均拥有的国际发明专利的数量也是全球领先。未来也将积极导入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陈先明透露,目前,越亚半导体境内外发明专利申请近180项,其中超过100项的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其余发明专利处于公示状态。
中国半导体行业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数据显示,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市场的60%。但长期以来,半导体产业链制造能力的不足导致我国成为半导体进口第一大国。2018年,中国净进口的集成电路全球占比高达56.45%。
“这说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进口替代空间巨大。”陈先明告诉记者,特别是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和贸易摩擦的加剧,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意识到了危机,也迎来了内生发展的巨大机遇期。“许多国内企业开始重点开拓国内供应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客户订单。”
“从我们营收按海内外客户占比的变化也能看出来。”他告诉记者,2012年之前,越亚半导体海外客户比例达95%以上,“但今天,我们营收超过70%都来源于国内客户,海外客户不到30%。”
在他看来,半导体产业不是一个内向发展的产业,整个产业链国际化的参与度很高,面临的竞争也是国际化,人才储备、融资能力、技术持续创新能力,都成为一家公司能不能够持续走下去的关键要素。
“过去的很多年,越亚半导体就像是一叶小舟,在整个半导体产业国际发展的洪峰中,经历风吹浪打。而未来,我们希望,越亚半导体能伴随着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成长而进一步壮大。”陈先明说。
计划扩充产能到6.5亿美元
“技术有了,市场有了,产品也对路了。现在我们要把产能做大,成为真正的技术和产能相匹配的企业。”陈先明透露,珠海越亚的下一步发展规划主要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产能扩充,另一个则是数字芯片的全面导入。“我们现在每年的产能差不多是1亿美元,这是目前产能的上限。下一步将扩展到6.5亿美元,希望能在2025年达成这个目标。”
2018年,越亚落户南通港闸区,成立了南通越亚半导体有限公司。与珠海越亚以射频芯片和中低端数字芯片为主的产品定位不同,南通越亚以电源管理芯片和高端数字芯片为主。南通工厂规划占地面积约140亩,厂房面积规划15万平方米,其中一期计划于2019年底前开始试产,争取2020年上半年正式投产。
选择落户南通,主要是因为南通靠近客户群体。陈先明说:“我们的产业链是由IC设计公司驱动,封装则是由封测厂实现,许多IC设计公司和封测厂都分布在南通周边两小时经济圈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