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这将会是一项价值上千亿的技术
“我赞同张永的说法,的确金属坦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跟石墨烯发生任何化学反应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对金属坦进行相应的处理,只有那样,才能够顺利跟石墨烯技术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得双方都趋于稳定!”
林枫再次缓缓道来。
“好,既然林董说到这里了,那我就冒昧问一句,您知道怎么对金属坦这种稳定元素进行相应处理吗?
它可是最稳定的金属,这也就预示着,它很难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你现在不仅想要让它先跟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还要在反应后又一次跟石墨烯发生化学反应。
这技术难度,我觉得比制造所谓的光刻机还要难,甚至说以目前的技术理念,根本不可能!”
“别那么轻易下定论,在低于150c的条件下,钽的确是化学性质最稳定的金属之一。
但是当它的温度达到300c时,它的表面会开始被腐蚀。
当金属坦被腐蚀之后,它会迅速分化出来坦结晶体。
这种坦结晶体虽然不比原材料坦稳定,但是它却可以跟许多物质进行化学反应。
这其中就有石墨烯。
当双方碰撞在一起并进行高温加热后,会产生一种新的物质,坦-石墨烯金属混合物。
这种玩意的稳定系数比金属坦低,但是却远远高于石墨烯本身。
将其作用在电池上,不仅能极大增加其稳定性,同时还可以保证它的耐久度。
当然了,虽然它的稳定性大幅度会增强,但具体增强多少,在多少强度的电流下才会彻底趋于平稳,这就得依靠你和你的团队进行大量充分的实验去证明了!”
林枫这话一出口,现场瞬间鸦雀无声。
何风和董小姐完全是一脸懵逼。
他们听不懂,但是又觉得好像有点道理,这就使得他们既是支持也不合适,不支持也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
而张永没吭声是因为,他还真没试过用金属坦来进行高温加热。
毕竟一直以来,在电池行业里,就没有金属坦的一席之地。
至于林枫所说的坦结晶体和石墨烯再次发生化学反应,他也闻所未闻。
这也使得他也不敢保证林枫说的话到底是不是对的。
不过严谨的他还是再次开口提出了自己的疑虑:“林董,您的这一套理论知识点是出自何处?”
“当然是有高人指点了!”
林枫没有要把自己脑海里全球知识库这件事公布出来,所以自然是瞎编了一个理由。
但也就是这个理由让张永对这个理论更加充满怀疑了。
“林董,咱们可不能随便听信一些江湖术士或者是披着科学家的民科们啊!”
这时,何风好奇道:“民科是啥?”
“民科是游离于科学共同体之外而热衷于科学研究的人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民间科学家!
这些民间科学家很多时候都是在想当然,总是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理论知识来。
然后通过完全不成熟和没有依据的实验来去“验证”他们所谓的观点!”
张永主动解释道。
林枫摆了摆手:“我这可不是民科,当然了,这理论到底是不是真的,你亲自实验一遍就知道了!”
张永还是不相信:“林董,恕我直言,如果真有人会这玩意,这技术早就曝光出来了!”
林枫不以为然:“任何技术都有第一个发明的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之前,谁会知道这玩意竟然会是被一个几乎没受过教育的人先发现的?”
他这一怼,张永自然也无话可说了。
再加上对方可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即便是董小姐都得靠边站。
所以他只能开口表态道:“林董,我可以试验一下你的这个办法,只不过可能会需要一些额外的科研经费。
同时我不会对这一项科研成果的失败负责,因为在我看来,这根本就是一个没有理论依据的摸索性尝试,它的失败率一定很高!”
张永这话也说得很明白,那就是你有钱拿出来我就陪你随便玩。
但是到时候研究不出来你所谓的坦-石墨烯金属化合物,那你也别怪罪到我头上,我可不当替罪羊!
“没关系,我会注资进去供你研究,但是我给你的时间期限只有两个星期。
所以无论如何,两个星期后,我需要你给出我一份严谨并且有大量实验数据支撑的研究报告,这点能做到吗?”
“没问题,这种实验难度不高,不就是高温溶解金属坦,然后再利用坦腐蚀后分离出来的坦结晶体再跟石墨烯进行融合吗?两个星期的时间完全够了!”
张永回答得也很干脆!
“行,那就这样了,另外让参与这一项实验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要签订一份保密协议。
毕竟这一项技术一旦发明出来,我们就要立刻申请专利技术,否则万一技术理论泄露出去,让别人抢先一步,那我们损失的可就不是几十个亿或者上百亿了,你明白吧?”
林枫的提醒在张永看来十分可笑。
随便说一个乱七八糟的理论知识依据也就算了,还担心这玩意会被别人抄袭,当下他自然认为林枫是在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