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街头卖艺青年
高兴坐在马车上,随着马车缓缓前行,渐渐消失在了视线之中。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后还站着三个人——牛头山上的郭嘉、戏志才和徐庶。他们三人手里提着一坛酒,懒懒散散地看着高兴离去的背影。
"主公这个人,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就是有时候太懒了。"戏志才摇摇头,无奈地说道。随后,他抱起酒坛,仰头喝了一大口。
郭嘉听后笑了笑:"是啊,主公有时候确实挺懒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有更多发挥的空间嘛。"
继而转头看向戏志才,好奇地问道:"那昨天你为什么不提军队之事呢?"
戏志才似乎没有听到郭嘉的问题,而是自顾自地说道:"吕布这件事情,你们怎么看?一开始我只是以为主公害怕被当地官员阻拦,现在才明白原来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徐庶回答道:"我没什么特别的看法,就像主公说的那样,去留随意。不过我们还是需要密切关注吕布的动向,不能让他破坏了我们的大计。"
郭嘉点点头表示同意,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但随即他又想起了什么,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这个笨蛋,看起来他得到了兵权,但实际上整个兵权仍然掌握在张文远手中。"
的确如此,吕布虽然名义上获得了一万步骑混合军队的兵权,但实际上,张辽不仅掌控着九千步兵,而且还是骑兵的副统领。可以说,吕布虽然得到了兵权,但实际权力仍然有限。
徐庶想到这里笑了笑,不过他立马收起笑容,严肃地说道:“打住,不聊这个。你们说议会制度怎么样?”
听到这话,原本轻松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起来。戏志才皱起眉头,不悦地回应道:“元直,这个话题以后千万别提。不仅如今不合时宜,而且我怀疑主公就是不想管事,所以才提出这样一个制度来的。”
这句话一出口,在场的众人都陷入了沉默。他们互相对视一眼,无奈地苦笑一声,心中明白戏志才所言极是。
然而,徐庶却有不同看法。他若有所思地看着两人,缓缓说道:“不过你们没发现吗?主公坐诊一个月,山寨的人心可用啊!”
听到这话,两人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其中一人不屑地回答道:“一位医道大家免费给他们看病,如果还不懂的感恩那简直是白活了。你以为人人都是忘恩负义之徒吗?”
另一个人也附和道:“是啊,主公这一招可谓高明至极。既赢得了民心,又彰显了自己的仁德。”
此时,众人都明白了彼此的心思。于是,他们默契地不再提及此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重要的议题——如何应对当前局势。
高兴的马车经过界桥之时竟然没有任何阻拦。只不过在界桥依然驻守着大量的军队。
他们大多都是简陋的皮甲,少数人身着铠甲。
具体有多少人无法得知,但是整个纪律还不错。
也许这是他们防守的第一线,所以才是这样的吧。
不过,这样的军队要阻挡朝廷的大军很难啊!
高兴心中叹了一口气,有着隐隐的担忧。
幽州有九郡,分别是蓟郡、涿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辽西郡、乐浪郡、右北平郡和辽东郡。
不过考虑到这界桥还不属于幽州境内就能理解了。
也许这是张角的一种策略,万一打不过就慢慢后退缩回幽州。
高兴没有过多停留,直接去了涿郡。也就是张飞的老家。
街道两旁很是萧条,不知道是天寒地冻的原因还是因为张角的黄巾军占领了这里的原因。
不过在永清县的城门口处能见到施粥救济难民的黄巾军,这让他很欣慰。随之就在粥棚旁边停下马车准备给人看病,顺便看看这黄巾军占领了这里之后到底怎么样。
只是马车停下没多久,病人没有一个黄巾军却来了几个。
几十人的部曲,其实队伍还是很庞大的。都是些高头大马,部曲又都是受伤之后退下来的老兵,各个凶杀恶狠的样子。这让黄巾军不是不郑重对待。
只是他们很快就被部曲们挡在远处,不让他们靠近。
高兴看着也不着声。
一阵骚乱之后,一位高大威猛的身着皮甲的汉子提着双斧带着一彪人马走了出来。
“吾乃黄巾军渠帅官亥,你们是何人?”
高兴挥了挥手,让部曲退了回来。伸手指了指马车上的旗子。
管亥的脸一红粗着脖子说道“吾不识字。快说,哪来的是不是朝廷的奸细?”
高兴能拍额头,这样的黄巾军还有救吗?这智商堪忧啊!
“放肆,我家先生乃鬼谷子门人,医毒双绝。先生慈悲准备停下来给众人看病的。”
其中一位部曲再也忍不住上前一步厉喝一声道。
管亥闻言放下斧头尴尬的摸了摸脑袋。
“先生误会了,俺在这里给你赔个罪。您看俺有病么?”
高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上下打量了他一翻。
“你这个病天生的,没法治。不识字文盲病!”
周围的黄巾军闻言哄然大笑。
“渠帅,你的病没治了,回家洗洗睡觉吧……”
不过经过这么一番打闹,终于有病人人走上前请求给他看病了。
就这样,高兴在清河县停留了下来。
这里的人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不过大多都是饥饿闹的。
少数需要吃药,大多数几针下去就可以缓解疼痛不适等各种症状。
神医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
而黄巾军中,很多受伤很久未死的人也逐渐找到他请求帮忙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