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人之初性本善或恶 - 学医救人:从东汉末年开始 - 南派基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八十九章人之初性本善或恶

曹操被袁绍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完全打懵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说的就是如今袁绍的打法,完全是奔着同归于尽去的。

高兴却一点都不着急,呆在长安每天悠哉乐哉的过着。

长安如今的长安令是糜芳。就是出卖关羽的糜芳。

生于商贾之家,不懂得打仗。但是却知道如何治理地方。

至于治理的如何,这个没法评价。

高兴搞不懂,为何就不会把糜芳放到军中去的。

猜测大概就是看不起别人出身商贾之家,因为军队中大多数都是寒门当中底层军官,因此死亡率比较大。

但是高兴却把兄弟二人都丢到政务中来了。

糜竺不说,不仅长袖善舞。而且能力很不错,谁在户曹任佐使。但是六曹都离不开他的帮助。

因为有钱有能力啊。

关键是别人当了官之后,家中的钱财不当钱用,那个部门缺钱他不会赞助。

按侯爷的意思打欠条,可是所有人都知道。欠条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所以当初平定关中夺取长安之后,徐庶把糜芳弄到长安当了长安令。

一是忠心,全家都在幽州呢。背叛的可能性非常小。

二是有钱,长安经过各路人马嚯嚯之后。经济非常萧条。

最后就是人脉,发展一个地方不仅需要良好的政策,还需要有人脉有头脑把经济搞起来。

所以糜芳来到了长安。

他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民,宣传政策、分发土地、打击青皮流氓。

然后就学幽州的做法,以赈代工修路、修城墙。

只是这里的百姓别看靠近长安,那是真的穷。

董卓之时为了养兵完全不顾百姓死活,收一石粮食他要收税九成……

糜芳来了之后一看就麻了。

以工代赈说的好听,可是百姓瘦的能被风吹走。指望他们以工代赈能干嘛。

所以他有改变策略,养你们。

几十万百姓而已,他还养的起。

结果,人的孽根性被他养出来了——不劳而获。

糜芳再次麻了,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干活没动力,发粮食时跑的比谁都积极。

高兴来了之后了解了这个情况,忍不住长叹“本侯宁愿是一群灾民也不愿养一群刁民啊!”

随即召来糜芳、徐庶等人。让郭嘉充当一次书记官全程记录这次会议要点。

“养民没错。”

高兴一边翻看糜芳的整个施政要点一边说道。

“但是要知道,前人对于人之初性本善或者性本恶一直没有结果,原因何在?因为这两种人都有。”

“你养民发放粮食,初衷很好。但是结果为何和你的目标相去这么远?”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你虽然给了他们足够的粮食,分发了土地,可是因为各种原因,例如土地贫瘠、发生了病虫灾害,部分又遇上了干旱或者错过了最佳收割时机遇上了洪涝等是这个原因吧?”

糜芳连忙起身,汗水直流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然后你再次送了粮食,总体说干的不错。因为你糜家有钱啊!也想给元直给本侯做个样子出来显现你的能耐。”

“可是你做错了一点,为何要一直免费送?升米恩斗米仇不懂么?打借条、让钱庄免息借钱财、让他们去做工修路修水利甚至开采石头都可以啊。为何要免费发放给他们?”

“好了,如今你们告诉本侯下一步该如何做?”

高兴说完向后一靠,自己心中虽然有想法但是却不能事事都是自己拿主意他们去执行。这样会让他们养成不好的习惯。

徐庶这次感觉侯爷不仅是在说糜芳,也在说他。毕竟这边的政务都是他管的。

“主公,臣以可以不必管他们了。但是却要加大法典的宣传谨防他们闹事。毕竟人员太多,只能以法治理了。”

高兴不置可否的看向糜芳。

“我的长安令大人,你说呢?”

“谨遵参知政事的指导。”

高兴没有评价,神游天外。众人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只有熟悉他的郭嘉和徐庶两人知道,对于这个回答自家侯爷不满意了。

“刺激他们的激情,法治是根本,理治是基础,良好的引导才是我们的重点。例如从现在可以宣传了,来年收割,谁家亩产最好可以赏一金或者一头羊之类亦或者按侯府的名义给与嘉奖,例如在长安县搞一个勤奋之家的嘉奖令,给与一个优先进入学堂的资格这样类似的奖励,既不需要现在拿出钱财又能让他们的行为刺激周边的邻居。如何?”

“主公这天马行空的想法,赞!”

别人还未回答,暂时担任书记官的郭嘉却发言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