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改革之始
文丑自然不敢隐瞒,把刘备和他说的话一字不漏的告诉了袁绍。
袁绍阴晴不定的心,别人也不知他如何想的。最终也没有传刘备询问,也没有再说幽侯失信之事。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主公,有几百逃兵被我们的人抓住了。按照常规处理方式是丢给政务那边处理,不过这次我觉得可以利用一下。”
回去的路上,郭嘉找到高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概得意思就是丢给张辽的大军去做一个月的后勤,然后赶出去。
这么好的劳动力为何要赶走?
因为这都是刘备的兵,刘备的兵大多都是有家小的兵。
这也意味着刘备手下的兵很多都互相认识。
一个月的后勤兵可以让这些俘虏看看幽州大军日常吃的是什么。
然后赶出去之后他们肯定会回家,回家之后刘备必然关注。
这样他们不管是会不会被刘备重新征战都会宣传幽州大军的伙食好。
这一招不是闲棋的闲棋其实很有作用。
一旦在外传开,今后大战很容易引起地方投降。
“不错的策略!奉孝不愧是有鬼才之称。”
想通了之后,明白小手段也会有大作用。一个月的吃喝能损失多少?
“哈哈,这一切还要得益于主公的手段。别人的士兵都是面黄饥饿瘦的,再看看我们的士兵感觉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高兴笑了一声没有接话,如今天下诸侯养兵,别说吃肉一天两顿杂粮能吃饱就不错了。玉米也推行了好几年了。
中原的玉米种植依然没有大面积推行。这里面的问题很大。
普通人拿不到种子,也不许种植。因为害怕给别人做嫁衣。
世家豪门有了种子也不允许外传,平民不饿怎么会卖身为奴,怎么会把手中的田地卖出去?
这就是现实,大家都知道这是高产的好东西。可是高产的好东西只能自己掌控才行。一群贱民死了就死了,与他们何关?
高兴回到侯府召集所有官员开会,这是自己占据幽州这么多年第一召集所有人前来。
军中的司马以上全部要来。
政务中县令起也要都到。
侯府自然无法容纳这么多人,不得已只好搭建临时的场地。
上面皮革盖的密不透风,下面临时的地炉子烧起来。
新年来临的前半个月,所有的准备都弄好了,人员也都到位了。
“大雪覆盖之下,大部分都无事可做了。这也是本侯召集大家一起的原因。”
高兴看了看名单,政务体系的有一百二十五人,包括荀爽。
军队中有四十七人,包括牛头山的黄叙。
“先说政务这一块,元直统领之下做的不错。截止十月底的统计如今人丁五百零七万人,田亩三千一百万亩。人均六亩地,所以本侯不允许听说有地方饿死人的事。
年产三百一石万石盐,本侯也不一样听说还有人吃不上盐。”
高兴看了一眼。
“有些人做的不太过分,本侯就不当众点出来了,贪墨这么一点盐只能说你们眼皮子太浅。”
境内的盐都是根据各县的人数下发到站,然后在成本价的基础上加了两成售卖给境内百姓。
这是为了让保持不亏本,因为运输成本太高。
不早说渔阳郡的百姓吃亏,只有统一售价才不会出乱子。
但是有的县令却要贪墨一部分,偷偷的贩卖出幽州赚取钱财。但是又不敢量太大怕露馅。
其实他们哪知道,当他们贩卖没多久郭嘉就查出来了。只不过看着量不大所以没有追究。
“糜竺”
糜竺连忙起身站了出来。
“今后的盐只能有侯府授权的人贩卖,如今本侯把这个权限赋予给你。你可自行组织商会,利润本侯要七成。其余的归你糜家,如何?”
糜竺顿时手足无措,在他看来自己可以不要利润的。
“侯爷,这是您的产业。我?”
高兴挥了挥手“就这样。境内的售卖价格只允许比当下低不允许高。离开幽州什么价本侯不管。”
“境内的铁矿未经本侯允许,任何人不得私自开采。民间任何人不得私自铸造刀枪器械。铸造农具的匠人需到当地官府报备。”
这是高兴等了这么久才实行的盐铁专卖政策。
如果一开始就这样做必定有很多人心中抵触,如今大多数人能吃饱喝足了,也就没人能煽动闹事了。
盐铁专营唐宋一直在推动,可惜阻力很大。直到明朝才真正把这一项纳入国家管控。而高兴不仅要这样做,还要把盐这类的必需品价格管控下来,如今中原一斤盐比十斤粮食还贵了,这非常不合理。
百姓没有油吃暂且不说,没有盐吃哪有力气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