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颗真心
等了一会儿,田老爷才敢睁眼瞧瞧,他脚步跄踉地往那男子走去,拱手道谢,又问了一声:“请问,阁下是——?”蓦然,船摇晃了起来,田老爷一个不稳,差点就要掉下水,幸好田夫人及时拉了他一把。
她直接将他拉回角落去。
“夫人,我还没问到恩公的名号呢。”
田夫人推了下他的前额:“你傻啊你,这无风无浪的,船怎么就忽然摇起来?这就是人家给你的答案,让你别问了!”
她悄悄瞄了下男子的背影:“他也不过是听命行事。”
“那﹑那是谁让他来救咱们的?又是谁要杀我们?”
她摸了摸怀里的小刀,道:“救我们的十有八九是林大人,或者说,是太子殿下,可要杀我们的……”
田夫人摇了摇头表示她也不清楚,只是刚才他们打斗时,她注意看了一下,另一帮人穿的鞋也是官府的制式。
田夫人片刻才又道:“想那么多也无用,反正现在咱们也只能随着他走了。”
……
盛京宫中,看完最后一道折子的老皇帝,揉了揉眉心,往后靠着椅背,闭目养神。
卓松瞧着,转身去端热茶时,小太监对他道:“公公,凌妃娘娘来了,在门外等着呢。”
卓松想了想,放下了手中的茶,转而走了出去对凌妃拱手道:“凌妃娘娘。
“公公,陛下可还忙着?”
这两日,她每次来时都只能在门外候,不同以往的进出自如。
卓松挂着微笑道:“还忙着呢。”他瞥见了她身后宫婢手上端着的汤盅,“才得一息的轻松。”
凌妃对身后的宫婢使了个眼色,将汤盅呈上。
“如此,劳烦公公替本官将这给陛下,让陛下注意龙体,别太劳累了。”说完她便微微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卓松入内站在了老帝身侧,将汤盅打开:“陛下,凌妃娘娘又给您送汤来了。”
老皇帝一听,本想象之前那样让他给倒去,可当那香味溜进鼻腔时,他顿了顿,恰巧他口也有些干,便“嗯”了一声。
卓松便连忙给他倒了一碗放在他的面前。
老皇帝伸手拿起,快要入嘴时,却又放下,撇了卓松一眼,卓松弯腰从袖里掏出布包,拿起银针往汤面探去。
瞧着银针并无异状,老皇帝这才喝了口,很快,整碗都进了肚。
他盯着空碗沉思了起来,她一直都很懂他的喜好,以前觉得她对自己有心,现在看来……还真是有心。
老皇帝不禁哼笑了一声,从匣里拿出一封信件,紧捏着,后牙槽咯咯作响,随后对程东道:“让她过来。”
于是,才刚回到自己寝宫的凌妃,又转身折返了。
等她去到时,老皇帝屏退了所有人,慢慢起身走到她跟前,一把搂着她的腰,定定地看着她:“爱妃,你来帮朕瞧瞧,这图样可好看?”
他将信凑到了她的眼前,只见她拿过瞧了眼后,自若地浅笑着说:“这瑶字写得不错,只是不知陛下是要将此图样作何用?若是要刻成章送给哪位妹妹,那陛下应当去问她。”
他放开了手,正色道:“你既是宁王的养女,又怎会没见过?”
凌妃心中顿时明白了这两日,一向得宠的她忽然遭到冷待的原因。
她抬起头对老皇帝道:“臣妾的确曾是他的养女,可也不过是在王府上待过些时日,过了一段千金般的日子,这个,臣妾的确不知。”
“曾是?”
凌妃点头道:“嗯,臣妾幼时,经遭父母发卖,那日恰好也正是陛下您出巡的日子,陛下当时定没瞧见臣妾,可臣妾却看见了您,就这么一眼便深深的刻在了臣妾的心里。”
她目光温柔又深情的看着他。
“那时,臣妾就在想,等臣妾长大了,定要嫁给陛下,即便不成,也要嫁给如陛下这般英伟的人。许是老天眷顾,也或许是陛下的真龙之气保护,臣妾如此想后,下一刻,便有个天女之姿的女子突然出现,将臣妾买下。”
“在她的安排下,臣妾便成了宁王的养女,之后就没见过了,虽说是养女,其实更像是捡来的猫狗。在王府时,宁王并不常在,回来了也只是简单又重复地问一下臣妾在府里可习惯,唯有一次,他同臣妾说多过三句话,那一次,臣妾同他说,我喜欢陛下,我想进宫伴在陛下身侧。”
一直以来,在女子的心中,爱慕的更多是宁王,头一回听见有人自幼时便喜欢自己,当下老皇帝愣了愣,一股舒爽的感觉从心中泛起,脸上不禁柔和了一些。
凌妃垂眸:“许是有感作为他的养女竟想嫁与他的兄长,此念想不妥,他听完就勃然大怒地指着臣妄说我若是执意如此,从此便与宁王府再无关系。”
老皇帝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宁王大怒肯定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他知道了……
“陛下……”
老皇帝回过神来,对上她的眼眸。
“宁王养女的身份只是曾经,臣妾现在只是凌家的长女,陛下的凌妃而已,若陛下也是因这而心生芥蒂,那臣妾只能等来世了。”
凌妃的脸上随即多出了两条泪痕,默默地站着,等他的回答。
老皇帝经不住美人的眼泪,轻叹了一声,又搂着她道:“所以你之前才央着朕替你找回父母亲弟,接来盛京?”
凌妃靠在他的胸襟前,眼角仍渗出泪珠,可那双眼眸却是比寒冬还要冷,她缓缓道:“臣妾只不过是想同陛下同心,修得百年,才没提过养女的事,可为何……陛下,是谁?是谁见不得陛下对臣妾的情份,用此事来挑拨我们?”
老皇帝脱口道出了林燕芝。
凌妃听完,哼了一声:“整个宫里都知道臣妾和她不对付,臣妾又怎会同她谈心,说起幼时之事?!这个林大人,真是讨人厌!”
老皇帝一听,八挂心起:“爱妃你为何如此不待见她?”
凌妃抬头,定定地看着他,缓缓道:“因为她每次看到臣妾,表面上很是恭敬,可她的眼底里却透出了同情和瞧不上眼,同当年买下臣妾的那位女子一样。”
这句话,似乎也道出了老皇帝的心情,不由自主地僵住了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