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一杯清茶,一把扫帚 - 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 爱爆更的楚楚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5章一杯清茶,一把扫帚

门,被轻轻带上。

屋子里,只留下三个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困惑、惊疑和一丝不安的老油条。

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这个新来的年轻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

第二天,上午十点整。

当陈铭和林薇的身影,准时出现在那间“档案室(三)”的门口时,里面的景象,与昨天别无二致。

依旧是那股尘封的霉味,依旧是那三张破旧的桌子。

头发稀疏的老头孙毅,依然埋首于报纸的字里行间,仿佛与世隔绝。

体态臃肿的赵静大姐,手里那件红色的毛衣似乎又织长了一截,针线翻飞,心无旁骛。

而那个四十多岁的男人钱浩,则继续用文件盖着脸,鼾声轻微而平稳,延续着昨日的梦境。

他们用这种最消极,也最无声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态度,等待着看陈主任的笑话。

然而,他们预想中那个提着公文包,准备发表就职演说的领导,并没有出现。

陈铭空着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他身后的林薇,则一手提着一个暖水瓶,另一只手拎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茶叶、瓜子和几样便宜的点心。

这一幕,让孙毅看报纸的眼神,和赵静织毛衣的动作,都出现了一瞬间的凝滞。

陈铭仿佛没有察觉到屋子里诡异的气氛。

他自顾自地找了张还算稳当的椅子坐下,从林薇手中接过茶叶和纸杯,开始给每个人泡茶。

“孙老师,您是老前辈,您先请。”

他将第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恭恭敬敬地递到了孙毅的面前。

孙毅愣住了,他看着眼前这杯茶,又看了看陈铭那张真诚到看不出丝毫伪装的脸,一时间竟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赵姐,您也尝尝,这是今年的新茶。”

陈铭又将一杯茶递给赵静。

赵静织毛衣的手彻底停了下来,脸上那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也僵住了。

最后,陈铭走到还在打瞌睡的钱浩桌前,没有叫醒他,只是将一杯茶轻轻放在他的手边。

那袅袅升起的热气,带着茶叶的清香,似乎比任何声音都更能唤醒一个装睡的人。

钱浩的鼾声停了。

他尴尬地挪开脸上的文件,坐直了身子,看着手边的茶杯,老脸一红。

“好了,今天不谈工作。”

陈铭拍了拍手,笑着对众人说道:“大家从不同的单位调过来,以后就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同事了,今天咱们就开个茶话会,随便聊聊,互相熟悉一下。”

他说着,将瓜子点心放在桌子中央。

“就聊家常,聊聊以前单位的趣事,聊聊县里最近有什么新闻,畅所欲言。”

三个老油条面面相觑。

他们混迹机关多年,见过无数新官上任的场面,有敲桌子立威的,有画大饼许诺的,有拉拢一批打压一批的。

唯独没见过这种,把上任第一会开成居委会老干部茶话会的。

这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打法,让他们心里那套准备好的“应对预案”,彻底失了效。

气氛有些尴尬的沉默。

陈铭也不着急,他自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打开话题。

“说起来,我刚来县里的时候,还真有点不适应。以前在乡下待惯了,觉得县城哪哪都大,人也多。”

林薇立刻心领神会地接话:“是啊,我刚来也一样,路都认不清。”

两个年轻人一唱一和,聊起了自己初到县城的窘迫。

这种毫无攻击性的话题,终于让紧绷的气氛松动了一丝。

织毛衣的赵静大姐,忍不住插了一句嘴:“你们这算什么,想当年我刚从市经贸局调回来的时候,那才叫不习惯呢,感觉县城小得跟个村似的。”

“赵姐您以前在市经贸局工作?”陈铭立刻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佩服,“那可是咱们江州市的核心部门啊!我听说那里的个个都是人才,尤其是搞数据分析的,水平特别高!”

赵静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得。

“嗨,那都是老黄历了。”她嘴上说着,手里的毛线针却放了下来,“当年我也是局里数据科的骨干,好几个全市的经济分析报告,都是我主笔的。”

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对往昔荣光的追忆,和一丝难以掩饰的落寞。

陈铭立刻顺着杆子往上爬,又将话题引向了看报纸的孙毅。

“孙老师,我听县府办的同事说,您可是咱们县里最早一批正儿八经的农大高材生,是真正的农业专家。我这个农业办主任,在您面前可是班门弄斧了。”

孙毅扶了扶老花镜,冷哼了一声,但眼神里的轻蔑,却淡了几分。

“专家谈不上。也就是当年一根筋,觉得学了点东西,就想改变点什么,结果跟领导拍了桌子,就被发配到农技站去看大门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