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平江模式,声名鹊起!
县委书记那句看似闲聊,实则重若千钧的问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陈铭的心中,荡开了一圈圈深远的涟漪。
钱卫国的位置,空出来了。
你,有什么想法吗?
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近乎明示的征询。
是来自权力顶层,最直接,也最诱人的橄榄枝。
换做任何一个在官场中苦熬的干部,面对这等天大的机遇,恐怕早已心潮澎湃,激动得语无伦次。
然而,陈铭的脸上,却连一丝波澜都没有。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仿佛那里面藏着比权力更深奥的道理。
片刻之后,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坦荡,迎上书记那双深邃的眼眸。
“书记,我没什么想法。”
他的声音很平静,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我只想着,怎么把纺织厂的后续工作做好,把华美科技的投资项目扎扎实实地落到地上,不辜负您和县委对我的信任。”
这个回答,滴水不漏。
既表明了自己“功不自傲,埋头苦干”的态度,又将皮球巧妙地踢了回去,把所有的决定权,都恭恭敬敬地,还给了眼前的这位一把手。
县委书记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双阅人无数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激赏。
不骄不躁,不急不贪。
此子,可堪大用!
“好。”书记点了点头,没再多说,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
谈话,到此为止。
但一个全新的,属于陈铭的时代,其序幕,已然拉开。
……
钱卫国被省纪委正式立案调查的消息,如同一场迟来的春雷,以正式红头文件的方式,传达到了平江县的每一个单位。
之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常委会风暴,其全部细节,也终于不再是少数高层才知道的秘密,迅速在整个县城的官场上传播开来。
笼罩在县委县政府大院上空多日的阴云,一扫而空。
空气,仿佛都变得清新了许多。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平江县的天,变了。
而亲手捅破这片天的人,陈铭,这个名字,在短短几天之内,已经成了一个近乎传奇的符号。
纺织厂的改制工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推进。
由华美科技派出的第一批专家考察团,已经正式进驻平江县。
没有想象中的傲慢与挑剔,考察团的专家们,在陈铭的引荐下,与以总工程师张工为首的技术骨干团队进行了数次深入的恳谈。
先进的技术理念,与几十年积累的生产经验,碰撞出了令人惊喜的火花。
与此同时,面向全体下岗职工的安置补偿方案,也在工会的配合下,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拥护和支持。
那份保留全部技术骨干,分批培训所有下岗工人的承诺,像一颗定心丸,彻底安抚了数千个家庭的焦虑。
整个平江县,都在议论着这场惊天大逆转。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陈铭,却仿佛从众人的视野里消失了。
他没有出现在任何庆功的场合,也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追捧。
他只是如往常一样,安静地待在他那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文件。
风暴过后,真正的建设,才刚刚开始。
……
几天后,市委大楼,一间肃穆的会议室里。
一场由市长亲自主持的市长办公会,正在进行。
会议的议题,是关于全市范围内,困难国企的改革与脱困问题。
各个区县的负责人都愁眉苦脸,汇报的内容也大多是千篇一律的困难与问题。
直到,轮到平江县。
平江县委书记,整理了一下领带,沉稳地走上发言席。
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诉苦,而是将平江纺织厂的案例,用一种冷静而详实的方式,娓述了出来。
“……面对这个积压多年,牵扯上万职工家庭,资产几乎被掏空的烂摊子,我们平江县委县政府,最终决定采取‘休克疗法’。”
“快刀斩乱麻,先让它进入破产清算程序,隔绝一切内部和外部的利益输送渠道,将残存的有效资产,彻底保护起来。”
“然后,我们不等不靠,通过‘隔空招商’的方式,精准对接长三角地区的龙头企业,最终成功引进了华美科技三亿两千万的投资……”
书记的发言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却字字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