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金兰篇(十三)缘
“很早。”遥岚眼眸轻垂,“你还记得兰绬第一次来瑞光寺,见那位残尼时是什么表现吗?”
逝川点了点头。
他当然记得。
那时候,兰绬一言不发地拽住了遥岚的衣袖,说什么都不肯再在瑞光寺逗留。
现在想想,不过是她不愿意面对罢了。
而那位残尼,逝川记得,在他们主动搭话之后,她只是惊讶了短短一瞬,然后就将注意力放在了遥岚的左手上。
当时,他以为她在看的是遥岚手上雅致古朴的画竹。
但实际上,她看的分明是站在遥岚左手指环上的、只有缥缈魂体的兰绬。
兰绬那一分魂魄得以保存,是受了醉笙林的庇护,应该少不了冥女在背后运作,而残尼这一分魂魄,则是靠瑞光寺数千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虔诚供奉得以保全。
在瑞光寺阵阵的钟声中,残尼的身影越来越淡,面容逐渐变得模糊不清。
“她们要融合了。”逝川看着台阶上的人,“公子若有什么要问的,恐怕需要抓紧了。”
得到了提醒,遥岚连忙上前两步,不得以打扰了“她们”。
“抱歉,”遥岚道,“请问师父,瑞光寺可曾改过处所?”
“处所?”残尼一怔,没有意料到他会这样问,反应了一会儿才答道,“也算是改过。”
“烦请师父明示。”遥岚请教道。
“最初的瑞光寺建在东丘皇陵脚下。”残尼道,“当时,贫尼确实有看守此地的想法。”
数千东丘将士连带着帝后一同被困于皇陵,此事,“兰绬”是知道的。子桑筠死时的惨状,在当时也传得沸沸扬扬。
兰绬站起身来,同残尼一齐将目光投向遥岚。
清脆婉转和苍老沙哑的嗓音异口同声,交织在一处,带着说不出的奇诡。
“此处化为凶地,是不可避免的。”她们道,“贫尼本意是在此处度化。”
还有一个隐秘的愿望,她没有说出口。
她想再见一见那个人,亲自将她送往来生。
“但不知为何,无法度化。”
开始一切正常,彼时兰绬还是凡人,尚未积累下深厚的功德,能够依仗的佛法也极为有限,只能靠心中的信念和夜以继日的磋磨。
直到德昭帝于狱中病逝。
这位帝王传奇一生,早年间也曾有不少政绩,之后更是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壮举,几乎所有人都曾经以为,他会带领着东丘的子民开启全新的时代,可到了最后,等待他们的却并不是兴盛,而是覆灭,东丘的历史戛然而止,结束在了它最辉煌的时刻。
依照皇室一贯的丧葬规制,德昭帝自然而然地被葬入皇陵,且应他的要求,与子桑氏合葬。
奇怪的是,在那之后,兰绬再感应不到皇陵中一丝一毫的动静了,那座山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一片死寂的深渊。
直到后来,她坐化多年,佛法愈加高深,才依稀看出,皇陵竟然被一个繁复的大阵锁住了,那阵蜿蜒曲折、纵横交错,毫无规律可循,甚至还在不断地变幻。
这就是为何,金樽楼的先生明明能说出皇陵的大概位置,可那些探险者们却屡屡无功而返,这处宏大的皇陵最终成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传闻。
“贫尼看不透那阵。”兰绬道,“但能看见山里愈加浓重的怨气。”
结合瑞光寺如今的位置,遥岚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脸色沉了下去:“无法超度,只得镇压。”
凌羽点了点头。
逝川也皱起眉,看向了遥岚。
这情况,分明与白府后院的那些冤魂如出一辙。
是巧合?
“最初的瑞光寺建在东丘皇陵脚下。”逝川神色凝重,“意思就是,真正的皇陵如今就在这山体之中。”
“正是。”兰绬道。
遥岚回过头去,凝神聚气,重新审视瑞光寺之下的这座山体,莹莹的浅绿色光芒幽幽地从他的眼底亮起。
果然,正如兰绬所说,一座大阵正在他面前轰然运转,只是因为此地佛光耀目,几乎将那阵掩盖,并不容易发觉。
正当遥岚专注地审视那座大阵时,身后传来一声低低的惊呼,打断了他。
他循声望去,原来是兰绬一个恍惚,险些从台阶上跌落,当归连忙上前,一把搀住了她。
残尼的身影淡得几乎看不见了。
此前,她的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在兰绬身上,还是才注意到这个一直沉默地站在旁边的小妖。
她的脸上露出惊讶之色:“你是……”
当归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着她:“师父,莫非您认得我?”
残尼皱着眉,似乎是在回忆什么:“你来自西南方向?”
当归闻言一怔:“正是……”
“阿弥陀佛。”她双手合十,“不想在此地得见故人。”
在场众人皆是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