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我靠直球风生水起 - 梅雪午言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5章

“累死我了,吃饭去?下午没课了,商业街那边新开了个店,现在还有优惠。”

“那还说啥,走着呗。”

“哎,要不要叫一下他啊?”

“叫谁?”

“阮悠恬呗。”

“要叫你叫吧,我都没跟他说过话,多尴尬……”

“要叫吗?”

几个人说话声不小,阮悠恬也起身要走,自然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他是没什么尴尬不尴尬的,尴尬这种情绪不适合他,他向来就是在别人对他的尴尬里走过来的,无所谓多或少,有还是没有。

热热闹闹的几个人看向正要往外走的阮悠恬,最后还是招呼了一声,“哎,阮悠恬,要不要一起去吃饭?”

阮悠恬摇头,“你们去吧。”

之前说话的人一副“我就说吧”的表情,又吆喝着同伴走了。练习室里就剩下阮悠恬自己,他习惯了这样独来独往的日常,也不觉得特殊。

刚才耽误了些时间,错过了进电梯的最佳时机,阮悠恬不想等,便没走电梯,反倒是在安全通道的楼梯上慢慢往下走,不巧刚拐进去就听到了别人谈论中自己的名字。

“就他一副清高样,跟瞧不起人似的,都来当练习生了还傲什么啊,不一样想出名吗?”

“哈哈哈当婊|子还立牌坊,他第一天还是凌总给带过来的,我当时瞄了一眼,他对凌总不冷不热的,进大门的时候我就跟在后面,把他俩对话听得真真的。”

“他们说什么了?”

“没说几句,都是凌总自己给他介绍,完了之后告诉他别紧张,踏进AY的门就是AY的人,熟悉起来就好了,有需要的去找他。”

“妈呀凌总的画风有些不对诶!他不是高冷冰山挂的吗?怎么遇着阮悠恬这么温柔?”

“我在公司都没见过凌总几次,但每次他都冷着脸,那气势,吓人。”

“我总觉得他不会练习太长时间,要不怎么说呢,管他有没有演技,有那张脸就够了。”

“不知道上面会让哪个经纪人带他,可别是跟我一个经纪人,我本来资源就不好,他可别来抢饭。”

“你想得美!人家能看上你经纪人?弄不好还是凌总亲自带人呢。”

“卧槽!这么牛|逼?!”

“悖那谁清楚是什么交易啊……你是不知……卧槽!”

阮悠恬从门后阴影处的拐角走出来,冷着脸用眼神把说话的三个人轮番扫了一遍,什么也没说。

说话的两人连忙禁声,都没顾上手里的烟。

阮悠恬并不需要他们的答案,直接略过他们走了下去,没再施舍一个眼神。

凌风说他是隔雾观花的花,自带朦胧的疏离味道,他心说好笑,这不过是美化过的说辞,散掉那层礼尚往来的滤镜,他也就是没有人情味的漂亮哑巴。

――不会分辩,也不想分辩。他独行于人世,不愿意再舍出自己的心掰成几瓣去在意无关的人。阮悠恬心里清楚人的攀比和嫉妒心,哪怕他们口出恶言,他问心无愧,便随你去说。

又过了两天,到了要交读后感的日子,阮悠恬在去公司的路上还心里好笑,教表演的老师大概是看他们这一批毛头小子不顺眼来个跨级下马威,留下了一周内读完《演员的自我修养》并写读后感的课堂作业。

当时一众练习生瞬间懵逼,为什么我都来当练习生了还要写读后感?!难不成把这玩意读好了我就能演技大涨吗?如果真有记忆面包这种东西岂不是人人都是大艺术家了?!

不过他们纵是在心里如何吐槽,也不敢明面上说什么。他们你看我我看你,瞥见角落里新来没几天的阮悠恬,心里窃喜,这家伙才上几天课,想必又是个花瓶的料。

阮悠恬进公司后没直接去教室,而是背着双肩包在三楼大厅的落地窗前站了一会儿。上课的教室也在这个楼层,四楼和五楼是练舞室以及声乐室,六楼是公司的录音棚和创作间,七楼是办公区,八楼则是高层办公的地方。

阮悠恬透过落地窗看向公司楼外的三两人群,不知在想些什么。他到得早,人都没来齐,从电梯里走出的人偶尔有看过来的,阮悠恬无知无觉,过了好一会儿他收回视线,转身进了教室。

交完读后感的第二天,表演老师看看表,点了阮悠恬出列。

表演课上课的时候大家坐成半个圆,阮悠恬本来就在角落里,此时被点名只好站在半圆的中心点。

“新鲜感对于你来说是什么?”表演老师问道。

这话有些没头没尾,其他人也听得一头雾水,但阮悠恬听完就反应过来,老师问得是自己交上来的读后感的内容。他在读后感里阐述了新鲜感和创造性的关系。

阮悠恬答道:“新鲜感是自我认知。”

这答案听起来并不合规矩,但表演老师没有立刻发表看法,而是示意他继续说。

“任何事物和行为在失去新鲜感之后,一般都会进入索然无味或是机械性运作的怪圈。而不管是索然无味还是机械性运作,在我看来,都是在自我认知淡化后出现的结果。”

“首先,如果角色体验缺少了新鲜感,那么演员对于角色的理解便容易僵化,就像人与人之间的首因效应一样,过于主观的初认定很容易造成角色后续发展和解读的呆板,甚至是跑偏――这是片面的自我认知。”

“其次,如果演员对于演戏缺少了新鲜感,那就很容易发展成坏的匠艺,如果能力不达标,那就变成了橡皮图章的表演,对于演员自己和观众来说,都是灾难――这是逆行的自我认知。”

“角色是需要解读的,不仅仅是要做到形似,演员也不仅仅是扮演,而是要成为角色。所以我说,新鲜感是自我认知,没有新鲜感,解读这一关,便跨不过去。”

表演老师又问:“那创造性呢?”

阮悠恬说:“如果新鲜感是一元一次方程,那创造性就是高等数学了。保持新鲜感是一个长久的必需品,创造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却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进阶成表演艺术家要有创造性,但对于初级演员来说,拥有新鲜感就已经很难了。”

“那你认为,你的新鲜感足够支撑你的角色体验吗?”表演老师继续追问道。

阮悠恬思考了一下,也就两三秒的时间,他不急不慢地组织语言,说道:“因为未知的东西很多,所以我的新鲜感还掺杂着更多的一时半刻无法解释的游离感,这种游离感可能会是我入门的钥匙,也可能成为绊脚石。所以现在下定论还早,但我是个目标导向的人,过程曲折一点没关系,只要路没走错就可以。至于角色体验,这个等我真的有机会接到角色的时候,我再回答也不迟,如果老师你到时还想听的话。”

表演老师点头,思索了一阵儿,然后又问了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你似乎并不紧张?”

阮悠恬眼里充满疑惑,心道我为什么要紧张?这不就是上课答题吗?而且这种见仁见智的问题,即便自己答的和出题人理解不一样也不会挨骂……既然不会被指责,那就没什么可担心和紧张的。

表演老师自然看出了他毫不掩饰的疑惑和不解,笑道:“很多人不喜欢表达,也不擅长表达,有时候三两句能说清的内容,耗上三五分钟也依旧是磕磕巴巴。我们从上小学时就开始写作文,但很多人连照着自己的文章读都会紧张得不行。在社交上也会畏畏缩缩,游离在边缘地带。但你是个例外,我之前低估你了,现在一看,你不仅有想法,而且很会表达,只是不喜欢表达,对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