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与匈奴的遭遇战 - 史上最强西域王 - 澄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9章与匈奴的遭遇战

“你来这里,绛候有什么要说的吗?”林恒很好奇自己那个岳父大人。

“绛候说很高兴听到你还活着的消息,并提醒你,小心匈奴。”剑客伸手从怀里,将绛候的密信双手奉上。

林恒看了密信,确定此人所言非虚。

“你叫什么名字?”

“刺客无名!”

这话含义很多,林恒抬头看了他一眼。

“好吧,以后我就叫你无名,你既然背叛了高家,已经回不去汉地,以后留在西域吧。”

无名行礼:“愿听从西域王调遣。”

林恒突然想明白一件事,这是老丈人给自己安排的保镖,但是自己已经有了小黑,自然不需要无名来保护自己,只是这家伙功夫确实很厉害,将来也有大用。

老丈人祝贺自己还活着,看来他当初并不看好自己一定能安全到达西域,却把女儿硬送来给自己,这老头,真是心狠手辣之辈啊。

林恒愣愣的想着。

当年一起打天下,其实是三家一起,林家,高家,周家,林家为帝,高家为后,只有绛候周家,一直低调,不争权也不争利。

但是看到无名,林恒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高家随便用一个人,都是绛候的人,这事儿,本身就透露着古怪。

不过,大汉的朝堂,林恒其实并不太感兴趣,他现在,心都在西域。

说也奇怪,自从林恒离开,工匠们的造纸术越发娴熟,很快就制造出来了可以使用的纸张。

林恒又赶紧发明了墨水和羽毛笔,先让孩子们从写字开始练习。

这才是真正的发明,是历史上文明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无名直接住进了王府。

因为小黑要随时陪着林恒身边,王府并无守卫,无名主动请缨,组建了一个王府近卫,专门守护王府安全。

外城的城墙尚未完工,人工湖却已率先开挖。

当雪山融化的地下河水从人工湖下方喷涌而出时,围观的众人齐声欢呼——正值春季耕种时节,这股突如其来的水源恰似救命稻草,成为全体居民的命脉。

众人齐心协力,将喷涌而出的湖水引入新开挖的沟渠,最终汇入内城的主水渠。

至此,内城的用水问题得以彻底缓解;随后,他们又通过暗渠将部分湖水引至城外,形成人工河流,蜿蜒流经周边耕地,开始对农作物进行灌溉。

至此,轮台内外城的供水与灌溉难题皆已迎刃而解。

待教育设施与水源系统同步完善后,林恒便带领工匠们着手研究玻璃制造工艺。

最早的玻璃制品可追溯至战国时期,但彼时仅是偶然烧制的零星成品,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制作工艺。理论上,只要熔炉温度足够高,玻璃生产并不复杂;然而要制备出透明且质地均一的玻璃,工艺难度则显著增加。

所幸林恒并非追求极致的完美主义者,他并未要求一步到位达到现代玻璃的工艺水平,仅需保证玻璃表面平整、具备透光性即可。即使成品略带杂色,也暂且接受。

待玻璃成功制备后,林恒又着手设计门窗结构,详细规划门框与窗框的安装方式及玻璃固定方案。

这东西在现代人看着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古代,第一个发明窗框的,也是人才。

已至巳月末,春种的庄稼初见绿意,田野间鲜花盛开,一片生机盎然。

若能维持这般稳步发展,林恒深信,待一年后外城城墙彻底完工,轮台的科技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届时即便人口规模有限,凭借先进的防御与生产技术,亦无人能撼动这座城池的根基。

北方那个庞大的匈奴帝国,并未打算给林恒一年的发展时间。春天一到,便按捺不住地挥师南下,大军直指西域。第一个目标,便是车师国。

车师举国震恐,急欲向大汉求援,却被楼兰阻断了通道。林恒凝视地图,车师距离轮台太过遥远——别说他如今势单力薄,就算倾尽所有兵力,也难以及时支援。

“车师……恐怕保不住了。”林恒低声叹息。

话音未落,赵武突然撞门而入。

“殿下!殿下!”他满脸惊惶。

“出什么事了?”林恒心头一紧。

“我们的骑兵在雪峰山口遭遇匈奴斥候,交火中三死七伤!”赵武喘息着汇报。

“什么?!不是配备了望远镜吗?怎么还会中伏?”林恒猛地起身。

“殿下,雪峰山口地势险峻,山谷曲折,望远镜视野受限。匈奴铁骑突然现身,猝不及防……”赵武声音发颤。

罗子强也慌张闯入,抱拳自责:“殿下,是属下疏忽!我侦查到匈奴骑兵逼近雪峰山口,便估算需数日才至,才让赵将军派兵巡逻……没想到对方侦察小队提前现身!”

“对方有多少人?”林恒皱眉。

“约三四十骑,是匈奴的精锐突击队。”

“可我们一个骑兵队人数相近,装备快弓铁甲,理应占优,为何伤亡如此惨重?”林恒愈发疑惑。

“殿下,对方竟也身披铁甲,手持连弩,射速快得惊人!”赵武咬牙道,“我们猝不及防,近距离被连弩压制……”

林恒脸色骤变,瞬间明白:“匈奴从北境撤兵,必是高家以贡礼赔偿所致。可她疯了吗?铁甲与连弩也送?”他倒吸一口凉气,“立即收缩骑兵防线!罗子强,匈奴主力若出雪峰山口,务必严密监视其动向!”

赵武不服气地争辩:“殿下,平原上我们不怕他们!”

“别轻视铁甲与连弩的威力。”林恒打断他,“滑轮弓虽强,但敌众我寡,不可硬拼。先稳守轮台,再图后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