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蠢蠢欲动的突厥 - 回到隋朝当暴君 - 杨二陛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44章蠢蠢欲动的突厥

深夜的一次策问,算是给开发江南定下了基调。

经过几次大清洗,现今大隋的朝堂运转非常高速,第一天晚上皇帝才和几名重臣定下调子,第二天朝堂上便通过了开发将江南的决策,紧接着更多细节被定下来。

江南各郡闻风而动。

老天爷哟,自夏商周以来,华夏的中心一直在北方,南方在朝廷眼中,一直是块可有可无之地方,和荒山野岭没什么两样,现在朝廷终于决定开发江南了,陛下他老人见真真是英明无比。

开发江南的价值,谁看不出来?

但历代朝廷,重臣都出自北方,压根没人愿意开发江南,甚至刻意打压江南的官场,皇帝即使知道开发江南于国有益,可朝堂的阻力让皇帝也寸步难行。

好在当今天子头铁,顶住了压力。

其实说起来,杨二陛下决议开发江南,也遇到了重重阻碍,最直观的例子,便是在年初的时候,他便在大朝会上说要开发江南,却被朝臣一竿子捅到以后,到了二月底都没有定论,若是继续耗下去,天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出结果?

忍无可忍的杨二陛下干脆弄个小朝堂,私底下先和樊子盖等几名重臣定调,然后再放到朝堂上讨论。

隋朝的统治结构是三省六部。

大的国策需要通过三省议定,三省意见统一后,再下发到六部实施,然后再具体到各地的郡县。

但杨二陛下穿越过来,先是将中书令苏威给剥皮实草,接着又将门下省侍中柳述撸了下去,尚书省原本便没有尚书令,是由左、右仆射在理政,也因为盐商之事被连坐。

现在三省能称得上大佬的,只有樊子盖一人。

而樊子盖是妥妥的帝党。

只要樊子盖没异议,中书侍郎等人没胆子跟杨二陛下唱反调。

此时杨二陛下不禁感叹自身英明无比。

将三省的权力架空之后,他的决定施行起来容易多了,六部也被他撸下去不少人,具体实施部门也没人再阳奉阴违。

只是杨二陛下知道,这种状况不能持续下去。

权不专一司。

即使樊子盖没有野心,后来者呢?

集三省权力于一身,除了兵部,其余五部也俯首帖耳,这得是多超然的地位?杨二陛下对此有堤防,等到将天下整明白,他会着手挑选贤能充实三省,让三省恢复其原本的职能。

……

长安城里,杨二陛下在琢磨开发江南的事。

漠北龙庭,始毕却蠢蠢欲动。

寒冷的冬天快要结束了,突厥损失惨重,剩下的牛羊不足以支撑庞大的人口,草原人必须从外部寻找鲜血补充,始毕自然而然的,将目光瞄准了中原。

“都议一议吧,突厥该怎么弥补冬日里的损失?”始毕头疼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