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分赃
听到杨二陛下的话,众人皆心中一寒,实在不敢想象梁武帝旧事若在杨二陛下身上发生,大隋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恐怕到时候将遍地黄庙,僧尼无数,不事劳作,专吸民脂民膏,国库收入剧减,大隋大半的财富,会落入黄教手中,神权再一次高于皇权,百姓也会变得信神而不信天子,甘愿接受僧尼的盘剥。
虞世基酌着道:“陛下,当今大隋国富民强,百姓皆以天子为尊,黄教不可能有行风作乱的机会。此次有妖言传开,也是因为碰到天灾,正好被黄教利用了。”
“那可不一定,黄教起源于天竺国,自南北朝传入中原,百十年时间便能扎根,可见其在蛊惑人心方面,有独特之处。”杨二陛下脸色阴森,顿了一会儿。“朕偿闻,黄教有三害,一是教人不事劳作,二是教人不孝敬父母,三是教人断子绝孙,凡此种种,皆与汉室礼仪相悖。”
“那陛下的意思?”虞世基小心问道。
杨二陛下冷笑了一下。
“朕为天子,代天治民,君权天授,便是土生土长的教派,也没资格欺负到朕头上,何况一个异国教派?朕许其在中原传教,已是开恩,竟妄想兴风作浪?”
“其令。”
“其一,户部清查天下黄寺土地,凡有强取豪夺者,其寺庙一应土地、钱财、宝物,皆入少府,僧尼全扔给长沙王,带至欧洲英吉利国。”
“其二,自大业十二年起,朝廷不再增发新的碟印,天下黄庙,但敢蛊惑百姓剃发者,凌迟之!”
“其三,黄寺内不许再放置感业箱,亦不许僧尼以其它方式接受百姓善款,但敢违逆者,剥皮实草!”
“既然选择了剃发为僧,就该清心寡欲吃斋念佛,也应该自己种几亩园地养活寺庙,谁给他们权力向百姓收钱?”
“这天下,有权力向百姓收钱的人,只有朕一人!”
“反敢越界者,皆视为窃取皇权!”
几句话,说的杀气逼人。
虞世基等人皆明白,黄教的日子要不好过了。
先说圣旨的第一条。
现今大隋朝最大的地主,不是世家门阀,也不是朝堂百官,而是黄教!
那些黄庙的土地,哪个不是靠强取豪夺得来的?然后转租给无地的百姓,收取高额租金!某些寺庙,甚至知道向民间放高利贷,利滚利之下,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卖儿卖女?
户部只要清查,没一个屁股是干净的。
黄庙里的僧尼,当然也不是好东西,都是些吸附在百姓身上的寄生虫,赶到英吉利国多好?不仅为大隋除去一大祸患,还能给那劳什子欧洲埋下祸根,最后欧洲若出现‘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壮观,届时大隋必送一座大大的佛像过去祝贺。
接着,是圣旨的第二条。
黄庙为什么能在中原快速发展?其一是因为朝廷的放纵,其二,是因为黄庙的宣传本身极具蛊惑性,天子下旨不再新增碟印,便是定死了天下僧尼的数量,你要是多了一个,那不好意思了,即便你是出家人,朝廷也会把你拉出来凌迟。
第三条,也是最后一条。
黄庙为什么能起家,根本原因在于百姓们捐赠的善款,若禁止他们收受,便是断了黄教的根,以后只能自己种地,那些脑满肠肥的僧尼,谁会种地?不消多少年,僧尼的数量会自动减少。天子此举,真真是一棒子打在了黄教的七寸上,妙不可言。
只不过天子的命令,看似为天下生民立命,可细细品味,怎么又有假公济私的嫌疑?若杨二陛下将寺庙的财产转入国库,那没说的,虞世基等人一定会拍受欢迎,还会相信杨二陛下是真真正正的想为天下生民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