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陛下万岁,大隋永存
待得到了第二日。
清晨。
灾民休息了一日之后,体力明显恢复,一直挂在脸上的迷茫,已经消失不见,自动汇集成几人一组,正准备生火做饭,却见河岸边搭了一座高台,下方两排衙役列队,皆手持刀剑,神情严肃。
不禁议论纷纷起来。
而站在另一边的东平郡地方官,则个个垂头丧气,像死了爹娘一样。
今日尚书大人只问斩孔嗣业,但后续朝廷追责起来,自己这一帮子东平郡父母官,恐怕也会乌纱帽不保吧?昨晚已有皇城司之人到家中问话了,皇城司是什么?是天子鹰犬,便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待得灾民吃饱饭,裴矩终于现身。
他快步登上高台,在一张太师椅上坐定,左右两边站着两人,一人衣服上绣着吏部的标志,另一人则是个太监,衣角印着皇城司的标志。
又有一人走上高台,衣服上有大理寺的标志。
后者向裴矩拜了拜。
有穷酸秀才立刻脱口而出:“三司会审!”
“什么是三司会审?”身旁之人马上问。
那穷酸秀才伸长脖子看了一眼,确认高台的布置,确实和刑场很像,才道:“三司会审,是朝廷命官问斩地方官的必要程序,一般需要吏部和大理寺作证,剩下一司,或为刑部,或为其他衙门。三司共同确定问斩之人确实有大罪,然后便不需请示朝廷,即可问斩地方官。”
众人马上点头。
原来是要问斩地方官啊。
那穷酸秀才又道:“却说这三司会审,和南北朝时期的使持节,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加入了佐证的衙门,冤假错案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
使持节,大部分都是知道的。
这是胡人带进中原的一种官职,多由封疆大吏兼任,一旦地方官有贪赃枉法的情况,封疆大吏不需要请示朝廷,可直接将地方官砍头。而在西魏时期,很多胡人柱国大将军,都借助使持节的身份,故意砍杀汉人地方官,所以当时出现了很多冤假错案。
隋朝建立以后,废黜了使持节,改成了三司会审。
只不过众人在意的是,今日天朗气清,究竟是哪个地方官犯了法,竟要被尚书大人问斩?
直到孔嗣业被带上来,众人才恍然大悟。
“呔!原来是孔嗣业那狗官!”
“那狗官鱼肉百姓不说,大旱发生后,竟还不肯打开粮仓!”
“对!要不是那狗官,我们也不用背井离乡!”
“杀的好!”